染疫研究助理 曾兩度遭實驗鼠咬傷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九日晚間公布本土確定病例,是中研院P3實驗室研究助理,臺北市政府昨天出動行動採檢車,在中研院活動中心提供院內員工採檢。攝影/陳壁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晚公布本土確定病例,是中研院P3實驗室一名二十多歲女性研究助理(案一六八一六),這也是國內首起實驗室人員確診病例。目前臺北市框列九十四人送往集中檢疫所隔離,六十六人是職場接觸者。副市長黃珊珊昨天證實,中研院職場有兩人出現症狀;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兩人初步採檢為陰性。
指揮官陳時中說,該案於職場內感染的可能性較高,接觸者已採檢一百一十人,其中八十六人為陰性,二十四人檢驗中。
黃珊珊說,疫調顯示該案曾兩度被實驗鼠咬傷,十月十五日被咬傷後有做快篩,呈陰性,十一月十九日再度被染疫老鼠咬傷,卻未快篩,十一月二十六日起出現咳嗽,十二月八日出現嗅覺、味覺異常,就醫採檢後,九日確診。
中研院說,目前院內P3實驗室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病毒株,都是從疾管署分讓而來。廖俊智強調,中研院調查小組將在十天內,向指揮中心提交相關報告,包括從基因體序列釐清病毒來源,也會進行下水道採檢,並調查該研究助理是否受到職場霸凌。
因應國內再次出現本土確診,指揮中心宣布,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隔五個月的民眾,可施打第三劑疫苗,廠牌是莫德納疫苗,劑量為基礎劑的一半。
臺北市政府昨天出動兩輛行動採檢車,分別在中研院活動中心提供院內員工採檢,以及在中研院門口供附近居民採檢。市長柯文哲宣布,臺北市原先有七個篩檢站,昨天開始恢復全天作業。
至於病毒是否為動物傳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根據美國報告,去年十一月丹麥首次發現水貂大規模感染新冠病毒,並傳給養殖場人員,荷蘭、波蘭也出現相同狀況。小型哺乳類如兔子、倉鼠,中小型如水貂,靈長類像是狒狒,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紀錄。
針對中研院事件,指揮中心成立專家調查小組進行外部調查,另針對國內十二間有操作新冠病毒病原體的高防護實驗室,在一週內完成現場查核。
昨天無本土、無病歿病例,有十六例境外移入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