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情提要
某國小五年一班的導師,外號三隻眼老師,在他的私人筆記簿第一頁,以工整筆跡寫著:「本班一號:宗教怪咖。二號:汽車怪咖。三號:密碼怪咖。四號:美食怪咖。五號:遊戲怪咖。六號:科學怪咖。七號:反對怪咖。八號:命理怪咖。九號:排行榜怪咖。十號:自戀怪咖。」
第二頁還有:「十一號:收集怪咖。十二號:情報怪咖。十三號:法術怪咖。十四號:音樂怪咖。」最後一句是:「破解大計:不要被他們改造成怪咖。」
〈1皺巴巴手指〉
上完游泳課,十四號哭喪著臉向三隻眼老師控訴:「我下週上完游泳課後,得去幫音樂老師拍一段鋼琴獨奏短片,可是你看我的手。」
十四號攤開手掌,只見每個指頭都皺巴巴的。「如果影片中我的玉手是這副模樣,能見人嗎?請老師幫我請假,我的指頭不能下水啦!」
三隻眼老師回答:「我每次泡完澡,手指頭也都皺成波浪狀,看起來很可愛呀!」
「老師,您的手只須寫黑板與改考卷,又不必彈鋼琴,更不必拍影片。」十四號嘟嘴,「我在影片上得完美的詮釋土耳其進行曲,皺巴巴的手會毀了這一切啦!」
三隻眼老師居然反駁:「我的手還可以用來操作迷你棉花糖機,你忘了?」
六號聽見了,走過來插話:「有個方法,既可以下水游泳,又能保住你的手不會皺起來,而且全游泳池裡的人都一起受惠。」
「我知道,套上游泳圈,然後將雙手舉高,對吧?蠢。」五號也走過來對三隻眼老師說:「可憐的阿薩斯,你困在這間怪咖教室,何時能突破重圍,進入下一關?」
「我本來已經快破關了,只是被你打斷。」三隻眼老師敲敲五號的頭。
「不會吧,難不成老師您又正好看到科學月刊有此篇報導?」六號很心急,怕被老師搶答。
「莫擔心,我的破關方式是要六號在空中寫五遍班規,誰叫他老是吊人胃口,有話不快說。」
眼看老師真的要祭出班規這一招,六號趕快揭曉答案:「如果希望游泳或泡澡後,手與腳不會皺出波浪,很簡單,只要在游泳池中倒入鹽巴便行,但必須控制一定的濃度。」
「這叫很簡單?」三隻眼老師猛搖頭。
十四號竟然也隨著這個話題起舞:「奇怪,為什麼我們泡水時,只有手腳會皺,其他部位卻不會?」她摸摸自己的臉,「真是萬幸啊!」
一號忽然現身:「那是因為有偉大的佛祖在保佑眾生。」
六號請大家安靜,然後開示:「我們的皮膚大約每二十七天就會更新,而壞死的細胞會變成角質,就像一層具保護功能的表皮,稱為角質層。」
「嗯,我想我就是本班的角質層,保護著全班。」三隻眼老師點頭。
「老師您又不是壞死的細胞,您是魔獸世界裡的大魔頭阿薩斯。」五號拍拍老師的肩。
三隻眼老師卻感嘆起來:「我的腦細胞每天不知壞死多少哩。」
「喂,不可以讓同學難過,不可以讓老師折壽。」六號大聲背出班規,「再不聽我解答,老師會既難過又折壽。」
「一般表皮通常只有大約0.1公釐,可是手和腳因為經常使用,表皮的厚度可以達到0.5公釐。手與腳厚厚的角質層細胞,含鹽濃度比較高,而鹽分能把水分吸進角質層裡,使細胞膨脹。細胞一膨脹,皮膚於是出現波浪皺摺。」
十四號說:「所以一切都是因為手腳的角質化皮膚比較厚。」她又豁然開朗大叫:「難怪你說游泳池要倒入鹽,只要水裡充滿鹽分,當它與手腳皮膚的鹽分濃度一樣時,外在水分就不會被吸入手腳。」
六號還沒說完:「而且手和腳沒有皮脂腺,其他有皮脂腺的身體部位等於有一層含有油脂的保護膜,比較不會有水滲入。」
三隻眼老師想起來,趕快切回問題的原點:「不過,親愛的十四號同學,你不會真的去買鹽來倒進游泳池吧?」
四號也忽然切入:「沒錯,應該倒汽水。」【六號科學怪咖的熱心補充】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從外到內分成三層結構:表皮、真皮與皮下組織。最外層的表皮又分為五層,而表皮最外層便是沒有細胞核的廢死細胞:角質層。我們的皮膚靠著角質層的屏障作用,防止外來水分滲入,或內部水分蒸發。
但一泡水,為什麼角質層又不防水了?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滲透現象」或半透膜原理:細胞膜具有半透膜的特性,可以使水份從低濃度的一方流向高濃度。角質層雖然是廢死細胞,但不影響膜的半透性。所以身體裡的水分濃度比外部淡水高時,外部的淡水便滲入。相反的,如果是泡在鹽份濃度高於人體內濃度的海中,反而是身體內的水被吸出,表皮會收縮而變形。
第二個原因是「毛細作用」:角質層存在著大量蛋白,這些蛋白對水產生了毛細作用,將外部的水吸入細胞內。正如海綿會吸水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角質層吸水進入後,因為表皮與真皮並非緊密的黏貼在一起,而是呈現犬牙狀相連,於是與真皮連在一起的表皮便會因吸水而膨脹起來,有連住的表皮則沒有膨脹(可以想像成真皮緊緊拉住表皮,不讓它變形),於是便出現凹凸不平的波浪皺摺狀。
至於身體其他部位,也一樣有此現象,但是因為含有皮脂腺,可保護水較不易滲入。而且其他部位的角質層不像手指腳指那樣厚,皺摺現象更不易明顯。
近來還有科學家發現,皺摺現象可能也與神經有關。當皮膚泡水時,細胞內電解質平衡發生改變,於是引發這些部位的神經活動開始增強;而神經與血管之間有突觸聯繫,神經活動一旦增強會導致血管收縮,使這些部位的血流量下降,而這又會使得這些部位的皮膚緊張性降低,暫時變得鬆弛,因此出現皺摺。
〈2嗅覺與情緒〉
「什麼味道?」大清早,四號一走進教室,抽了抽鼻子問。
「有味道嗎?」十二號說,也做了個深呼吸。「如果班上發生了特殊事件,比如有特殊氣味,而我竟然無法掌握第一手情報,這還得了?」她雙手扠腰,東嗅西嗅。
十三號笑吟吟解答:「四號你答對了。我特地為今天的拔河比賽,調配了神祕精油,噴灑在教室各個角落。我建議大家都在身上噴一噴。」她指指放在講桌上的噴霧瓶。
「特殊配方的香料,我不敢亂噴。」十號搖頭,捏緊鼻子。
「特殊配方的食物,我也不敢亂吃。」四號胡亂跟著造句。
「特殊配方的生物,我一樣敢教。」三隻眼老師走入教室,提醒十三號,「以後未經我允許,請勿在教室任意施展巫術。」
十三號大叫:「我又不是巫婆。」
四號忽然露出困惑表情:「真奇怪,為什麼只有我聞到教室有怪味?」
十三號再次大叫:「不是怪味,是尤加利加辣薄荷,可以預防感冒。如果我們感冒了,下午如何贏得拔河比賽冠軍?」
一號摸摸脖子掛的佛像對四號說:「一定是你吃太多肉食,嗅覺變得跟野獸一樣靈敏。你這個動物殺手。」
六號也進教室了,睜大眼睛說:「哇,一號你的佛祖真的有保佑你,你變得更聰明了。人類的嗅覺的確不如其他哺乳動物,我們的鼻孔大約有五百萬個嗅覺受器細胞,卻連隻狗都不如。尋血獵犬最神,牠有兩億五千萬個。」
三隻眼老師說:「我雖然嗅覺不如一隻狗,但忠心守護你們的情操,絕對不輸尋血獵犬。」老師說到「尋血」二字,還挑了挑眉毛。
「我知道老師您是在嚇我們啦,你雖然是魔界裡的阿薩斯,卻俠骨柔情,痛恨血腥。」五號拍拍老師。
「全班注意,我沒聞到精油味,卻聞到一股火藥味,正在老師的胸口醞釀。」七號警告大家。
十三號立刻從口袋掏出一個小瓶子,遞給老師:「老師您別跟這些小鬼一般見識,趕快聞薰衣草精油,會讓您放鬆。」
「那可不一定。」六號沒閒著,「如果老師第一次聞到薰衣草的氣味時,當下卻看見了他很痛恨的人,會將厭惡的情緒與薰衣草的味道連結。以後當他聞到這味道,不會放鬆,只會更氣憤。」
十三號卻笑咪咪的說:「那如果老師從未聞過薰衣草味,現在聞到了,又看見我們這一群可愛的天使,以後這氣味就會讓他覺得很溫馨咯!」
「沒錯,嗅覺和情緒間的連結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學來的。」六號說明,「比如英國人很討厭冬青的味道,而美國人卻很喜歡。因為在美國,冬青是薄荷糖或口香糖的香料;而在英國,以前曾用在止痛劑,現在則多用在馬桶清潔劑裡。」
於是兩個人一起轉頭問三隻眼老師:「您還記得第一次聞薰衣草的味道,是在什麼時候嗎?」
三隻眼老師說:「那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現在我的胸口真的有一種感覺在醞釀,快要爆發了。」
六號跟上:「我懂,是那種恨鐵不成鋼,心痛的感覺。」他又對十三號說:「快給老師聞一聞溫馨又能讓他鬆弛的薰衣草精油。」
然後,他終於做了最後補充:「動物的嗅覺關係到生存,不僅用來覓食,還有自衛與繁衍。我現在很明顯的嗅到,大家應該趕快坐下,老師真的要爆炸了。」
【六號科學怪咖的熱心補充】
嗅覺是提取記憶最強烈的一個線索,果蠅在有香草味道的房間,只要被電過一次,連牠都會記得下次避開有這個味道的房間。人類也是如此,因為嗅覺是五種感官中,唯一不需要經過腦部的中途站(下視丘),可直接到達終點(杏仁體)的一個感官,而杏仁體是大腦中掌管情緒的中心,它會產生情緒並製造情緒記憶。
大象的視力很差,但是嗅覺靈敏。研究顯示,他們靠殘留在地面上的尿液痕跡記憶並辨識家庭成員的行蹤。嬰兒也憑藉著氣味和母親在感情上有所聯繫。
1924年,曾任《科學美國人》雜誌編輯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佛里(E. E. Free)便主張:「人類對氣味的所有反應,幾乎都是心理所表現的情緒效應,是一種『無意識』。而非合理的理智反應。」所以,何種氣味令人舒適,純粹是情緒感受。曾經有人在紐約地鐵站,噴巧克力餅乾的味道,結果發現推擠、打架等暴力行為減少了很多,這是因為巧克力餅乾一向給人的感受是甜美愉快,因而此氣味刺激出較和緩喜悅的情緒反應。
嗅覺能喚醒記憶因而引發某種情緒反應,此現象是一種「非自主性記憶Involuntary memory」,這個名詞是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所創,所以又稱「普魯斯特效應Proustian Effect」。在他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中便有對「氣味喚醒記憶」很傳神的描述。
美國近期還有研究發現,焦慮情緒會讓嗅覺變得更敏感,一旦出現威脅,嗅覺敏感的人可以早點察覺異常,及早作出反應。
近年來化學家也研發出「電子鼻」(electronic nose)。可以用科學方法製造出相當於嗅覺受體的晶片,用來測定特定氣味。目前電子鼻已能測出一百多種氣味。
〈3海馬迴〉
儘管三隻眼老師以有史以來最大的耐性,不斷解說經濟與社會之間的緊密關係,甚至一直為大家打氣:「記住了嗎?記住的人可以玩我明天帶來的迷你棉花糖機。」但是十三號仍然配合老師高亢語調,每五秒鐘就以右手食指壓一下頭頂。
老師終於忍不住,放下手中的粉筆,嘆一口氣:「十三號,請你解釋你的不合理行為有何深奧意義?」
十三號很開心的站起來回答:「這是我發明的法術,一指定神法,每壓一下,就能讓想打呵欠的衝動壓抑下來。」說完又壓一下,然後還說:「不管您講解幾遍,我都聽不懂。唉,世界上為什麼要有社會課?」
「我知道,十三號,你應該多吃豬腦,吃腦補腦,你就會像我一樣,覺得社會課一點都不難。」四號發表意見。
一號摸摸脖子上掛的佛像,大搖其頭:「太可怕了,動物殺手。」
六號也不落人後,補充:「想補腦,根本與吃豬腦無關。請問十三號,你小時候是誰帶大的?」
「廢話,每個人都是媽媽帶大的,我們班又沒有泰山。」五號說,但是他想了想又加一句:「我最近玩一款遊戲,裡面有個角色從小就被外星人撫養長大。」
六號卻說:「不管是誰帶大都沒關係,就算被外星人養大也行。關鍵在於養育你的人有沒有非常關愛與照顧你。」
「我懂,你要說的是,越被照顧的小孩,會成長得越好,這也是廢話。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被忽視的小孩,誰會長得好呢?說不定連吃都吃不飽。」七號還想說,但被三隻眼老師制止。
老師說:「我確定六號絕對不會只有這麼簡單的科學知識要發表。對不對?」
「老師您太了解我了,我簡直像是您帶大的。」六號不管三隻眼老師的苦笑,繼續說:「雖然眾人皆知父母悉心照料會讓小孩覺得安心,所以人格較健全,至少像我這麼健全,對老師有禮貌,友愛同學、會讓座,過馬路還會先看清左右有無來車才走……」
他終於接著講重點:「不過,近來的醫學家透過腦部掃描,發現一切都與大腦裡的海馬迴有關。」
十二號大叫:「什麼?我們的大腦裡除了有杏仁體,還有海馬迴?」
六號對著十二號點頭:「很好,你記得杏仁體,表示你的海馬迴夠大。」
三隻眼老師催促:「如果六號你趕快說完,我的杏仁體就不會爆炸。」
六號也朝著三隻眼老師點頭:「很好,老師也記得杏仁體掌控情緒。」然後才切入正題:「醫學家們發現,被關愛照顧的小孩,比不被關愛、跟父母互動很少的小孩,大腦中海馬迴足足大了百分之十。」
當然他沒忘記解釋:「海馬迴是很重要的腦部組織,每個人有兩個,位於左右腦半球,因為長得像海馬,所以叫海馬迴。」他看了看四號說:「如果你一直吃肉包,吃得太多,小心身材變成肉包體。」
「我抗議。」抗議的人居然是十一號,「你必須在下課鐘響前說完,我下課要到隔壁班與人交換貼紙,是我正在收集的塔羅牌貼紙。」
八號對著十一號大喊:「我也抗議。你竟然沒有請教我這位塔羅牌界的權威。」
六號不管抗議,接著說:「海馬迴能協助應付壓力,比如本人,海馬迴一定相當大。它也掌管學習記憶與空間定位。俗稱「老人痴呆症」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最早損傷的便是海馬迴。」他看了老師一眼,說:「老師您如果一直教我們,保證不會得阿茲海默症。」
三隻眼老師回答:「如果你們一直讓我教,我也保證各位的海馬迴會繼續長大。瞧我多麼悉心照顧你們哪!父母的愛可以補腦,老師的愛也一樣。」
【六號科學怪咖的熱心補充】
海馬體英文名稱是Hippocampus,中文又叫海馬迴。人腦中的兩個海馬,分別位於左右腦半球,主要作用是記憶以及空間定位,因為形狀彎曲,有點像海馬,所以叫做海馬體。它是腦部唯一會進行細胞更新的地方。
海馬體像是資訊處理中心,當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每個人的大腦中有幾百億個神經元),接收到各種訊息時,會先把訊息傳遞給海馬體,當海馬體有反應,神經元才會開始形成持久的網路,變成長期記憶保持在大腦皮質中;其他沒用的資訊則自動拋棄。
不管我們幾歲,只要鍛練腦力,海馬體的神經細胞都會增加。一個海馬體細胞,可以聯結到全身二萬到三萬個神經細胞。因為海馬體掌管記憶與空間知覺,對人類生存可說十分重要。所以要常動腦,保持海馬體的活躍,就不會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