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聞先學會思辦新聞 | 報導類型面面觀之一 | 報導類型面面觀之二
媒體守門人如何篩選新聞之一
| 媒體守門人如何篩選新聞之二
下載時事閱讀單元所有內容 | 下載本頁所有內容

(看不到的新聞)

編輯巧手 炒一盤好菜
   記者在各個單位採訪完新聞,寫成新聞稿子,這些稿件交到編輯手中後,並不是每一篇都能刊登在報紙上,因為報紙的紙張大小是固定的,加上廣告尺寸有大有小,每天可以刊出的新聞則數不一定;因此,編輯必須從這些稿件中,篩選出最重要的幾則新聞。簡單來說,編輯就像是餐廳的廚師一樣,記者寫的稿子就像是食材,廚師必須嚴格把關,精挑細選出最新鮮的材料,再炒成一道美味佳餚。至於新聞把關的標準包括影響性、時效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下面我們就以民國93年11月3日當天國語日報第16版的稿件來做說明。   
發稿單:
通常編輯開始工作時,第一件事就是看發稿單。發稿單就是由記者填寫當日所發的所有新聞稿提要,先由採訪組長送給分稿人,分稿人將每則新聞依其性質分類後交給核稿人;等核稿人決定哪些新聞該放在哪一個版後,便把相關新聞的發稿單送給各版編輯。
 

標題
  同一則新聞,因為記者的寫法和陳述的角度不同,加上各家報社本身的立場,使得編輯想出來的標題也會有所差別。以下我們就以兩則新聞來做說明:
  「炸雞腿有多油?學童眼見為憑」(93年11月3日國語日報)
  「一支雞腿瀝出/13碗油」(93年11月3日民生報)
  國語日報是以小朋友為出發點的報紙,民生報則重視一般民眾生活資訊,因此一個標題著重在孩子身上,一個標題強調油脂量。
  「有音樂、遊戲、律動 體育課變活了」(93年11月3日國語日報)
  「體育變遊戲 學童FUN心玩」(93年11月3日中國時報)
  「外籍老師帶動唱 體育課樂翻天」(93年11月3日中央日報)
  前兩個標題都將重心擺在體育課,第三個標題則強調外籍老師。
版面
  打開報紙,可以發現有些新聞的標題字比較大,有些比較小,原來這就是重要程度的區分,字愈大表示愈重要;另外,擺放的位置也是因素之一,例如「小朋友愛吃肉不吃菜」這篇報導是當天第十六版最重要的一則,所以放在版面最上方。至於圖片,畫面精采的可放大處理,吸引讀者目光,也可加以裁切,把照片中鬆散的部分裁掉,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更集中、緊湊。點選看大圖
小朋友收集同一天的多家報紙,找出同一則新聞,比較標題的寫法和字體大小,以及在版面的哪一個位置,看看哪份報紙最重視這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