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中年級組 國小高年級組 國中組
國小中年級組
今年「我是剪報高手」中年級組共有310件作品參賽。中年級學生對於喜歡的主題會收集很多資料,到最後還形成自己的觀點,實屬難得,有不少得獎作品做到這一點。另外,作品主題多元,無論是關注臺灣或國際,都能拉回生活層面;與生活連結,讓剪報不是為了交功課或比賽,而是展現對所處世界的真實感受。



消逝的SDGs

蕭又榳/臺北市健康國小三年三班
 我很喜歡看《國語日報》,它是我每日的精神糧食。
 我發現,今年《國語日報》有很多關於SDGs、俄烏戰爭的報導,但身邊的朋友、師長卻未必了解它們對人類與地球有深遠的影響;在二○三○年前,如果沒有達成永續地球SDGs的目標,人類就可能沒有未來。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剪報作品來讓大家明暸:一場戰爭就能輕易摧毀很多人在環境、經濟永續上的努力,唯有和平共存、同心協力,人類才有活路。


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SDGs已是學校教育的新關鍵詞,作者卻以「消逝」形容,這是怎麼回事?原來俄烏戰火至今未歇,作者想知道,一場戰爭究竟會如何抵銷人們對SDGs目標所做的努力。
 從剪報可知,這場戰爭嚴重破壞全球糧食供應鏈,糧食短缺的結果,使我們與SDGs減少貧窮、飢餓、不平等、促進健康等目標,距離更遠。而戰爭引發的難民、兒童教育、天然氣供應、動植物等問題,也抹滅了先前在SDGs上的努力。作者結論「和平才有永續」,可說是一語中的。


公主不在城堡裡!?
張翊昀/新竹縣上智小學四年B班
 受到疫情影響,我的生活有了變化,學校課程、才藝學習都改成線上進行,很多活動、家庭旅行被迫取消。我的世界是不是就停滯了?不是的,沒有課表,老師不在身邊,學習方式也應轉向;走出「學校城堡」,自我督促,自主學習。
 於是,我以自己為剪報主題,把存了三年的《國語日報》重讀一遍,每天完成一定的進度,最後擁有自學的收穫,也更認識自己。
 這一份剪報作品,也是給自己未來的禮物,鼓勵持續打開心胸,樂於接受各種形式的學習,勇敢走出「城堡」!


章嘉凌/國語日報社出版中心主任
 「公主不在城堡裡!?」非常不像剪報的主題,卻使人對作者的意圖感到好奇。
 這份剪報看似沒有主題,實際上卻是作者的意圖展現:自己本身成了「剪報」的主題,透過讀報、剪報的過程,完成了一份「走出學校城堡」的「學習地圖」。用作品來鼓勵自己去探尋生活更多可能,完美詮釋了「剪報」與「剪報人」的關係,令人耳目一新!



毒害一生
郭承澔/臺中市永隆國小四年八班
 電視播報警方查獲毒品的新聞,時下年輕人流行吸電子菸,還有檳榔造就了「紅脣族」,這些引發我想做一份剪報來探討:為什麼年輕人會被有害健康的物品吸引?
 完成剪報後,我了解到:擁有「好奇心」很好,但要用在正確的地方;抽菸、吸毒、吃檳榔是不智的行為,好奇嘗試往往踏上不歸路,導致成癮、失去健康,甚至喪命,得不償失。家庭、學校、政府要三管齊下,教導青少年愛惜自己,勇敢拒絕毒物,以免「毒害一生」。


劉容襄/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
 反毒議題大家不陌生,不過這份剪報除了讓人看見資料收集的縝密與用心,還可以讀到作者精心規畫的敘述脈絡。
 作品把公部門的調查與法規、民間單位的建議與關懷,都化成一目了然的表格,同時搭配插圖,讓人不自覺的往下看,有如參加反毒教育的策展行動。
 最難能可貴的是,文章適時用問與答來澄清許多容易混淆的資訊。整體來說,可以視為一本從學生端出發,將「好奇心」放對位置的優質反毒作品。




臺灣聚寶盆
黃齊米/臺北市敦化國小四年四班
 新冠肺炎流行,無法出國,我和家人就在國內旅遊,去了多次臺北故宮,也看到原住民文物。透過深度導覽文物的Podcast介紹,使我對臺灣歷史產生興趣,因此這回以臺灣文化為主題做剪報,用「臺灣就像聚寶盆,放入一件寶貝,就會變成一堆」的概念來整理資料。
 剪報完成後,我還發現語文很重要,不但能用來溝通,更可以把歷史與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就像珍貴的故宮一樣。

電力拉警報
洪佑叡/臺北市敦化國小四年四班
 從興達電廠跳電導致全臺大停電,到做完剪報用電正值高峰,臺灣一直處於電力不足的窘境。為了做剪報,我探討國內發電概況,以及國際局勢對能源供應的影響,還思考能源取得與經濟發展如何維持平衡。了解法國、荷蘭的經驗後,我認為核電雖不完美,卻可納入討論選項;人民獲得充足資訊,公投才有代表性,也才不會錯過拯救未來的機會。

學校的創意料理
邱芊又/臺中市富春國小四年二班
 炸雞、可樂、薯條是許多學生的最愛,但吃下這些食物會造成肥胖,也增加身體負擔。《國語日報》報導有些學校實施食農教育,學生種菜,然後把收成做料理,最後品嘗新鮮又美味的食物;小朋友學到珍惜,也認識食材的營養成分,一舉數得。
 我收集食農教育的報導,完成剪報後,認識不少臺灣各地的特產、節日美食,也學習到好方法:透過研發製作創意料理來認識家鄉,並追求健康。

人間國寶
徐沐岑/臺中市大同國小四年九班
  我住文創園區附近,常跟媽媽去看展覽,觀賞到「藝湛登峰」展出,也在現場拍攝;後來看見《國語日報》介紹藝師,所以收集資料做成剪報。
 透過剪報,我了解到:文明是經過長期累積、逐漸發展的成果,藝術經過千錘百鍊,是前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人類共有的文化資產。所以,我想感謝所有的「人間國寶」,在不同領域默默耕耘,用精湛的技藝為文化傳承做最大的貢
獻。

蟲蟲維基
蕭晨皓/屏東縣鹽埔國小三年甲班
 我很喜歡昆蟲,因為牠們生活在危險的野外,展現了各自特有的能耐,真是帥氣又不可思議,所以我藉由剪報來好好研究昆蟲。
 在剪報過程中,我認識了「昆蟲活字典」王遠騰的故事,也了解到臺灣特有種寬尾鳳蝶避免滅絕的神奇招數,還有擬鍬形蟲的祕密。完成作品後,我還想繼續學習,累積更多昆蟲情報,才能夠實現長大後成為昆蟲學家的夢想。


珊瑚出事了
辛依儒/澎湖縣合橫國小四年甲班
 學校課程成果發表分享關於珊瑚的內容,新聞提到珊瑚遭破壞,引發我的好奇。我收集報導,每篇都用不同策略來做筆記。
 第一篇以紅黃綠色點貼紙來呈現臺灣各區珊瑚的健康狀態,再用表格整理重要性,談怎麼保護。第二篇說明解決方案「海洋保護區」。第三四篇是「海洋三法如何約束人類行為」,從澳洲珊瑚白化延伸到世界各地也出現相同現象,問題越來越嚴重。第五篇回到國內小學生做了什麼,雖然做法不同,但都為了拯救珊瑚、守護海洋。

 

 

國小高年級組

今年「我是剪報高手」高年級組共有316件作品參賽。評審認為,得獎作品令人驚豔,學生關注的面向寬廣;從關心的議題,不管是公平正義的概念,國際局勢的想法或生活中各樣事物,樂見學生不只是發問,而是嘗試了解且深度挖掘、探索,並提出觀點。



非典型腦研
謝沁/臺北市明德國小六年二班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用腦子記起來,尤其在學校讀書時,如果能夠過目不忘,就可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所以,這一次我透過剪報來收集與大腦有關的資訊,了解它的運作方式,再練習應用於生活與學習,比如:背單字、破解商業手法,以免落入購物陷阱。
 在看完很多有關大腦的文章後,我發現,雖然每一個人的腦子構造大致相同,但因為人人有不一樣的經歷,遇到同一件事的反應也不同,可見一種方法未必能適用每個人,所以我的心得是:要多多的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幫助腦子更有效率的運作。


章嘉凌/國語日報社出版中心主任
 「非典型腦研」這一份剪報作品,從主題設計到研究發想、內容統整、分析都非常完整,帶出了作者的問題意識及研究過程。
 這份剪報共歷時兩年的收集,從「科學」、「生活」、「家庭」、「漫畫」、「語文」等版面,集結出二十八篇專欄文章;不同於其他作品,作者除了透過剪報解決「問題」,更帶著實驗精神進行測試,比較不同受試者的實驗結果,得出自己的結論,展現用心及企圖。
 這整份剪報作品獨樹一格,讓人印象深刻!


體育樣樣通
廖彤恩/臺中市永隆國小六年二班
 自從觀看東京奧運的各項精采比賽後,我就對體育賽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在《國語日報》看到相關的新聞報導,所以這次就藉由剪報來深入了解自己關心的體育項目。比如:認識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究竟哪裡不同;美式足球和橄欖球是不是一樣的運動。
 在剪報吸收體育新知時,我運用不同的方法學習,有心智圖、結構比較表、問與答、四格漫畫等,也遨遊在有趣的體育世界裡,非常過癮。我希望讀者看完這份剪報,也可以跟我一樣擁有對體育競賽的基礎概念。


劉容襄/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
 作品開宗明義的從「奧運引發興趣」切入,隨即帶出對體育運動的認知企圖;這個企圖處理不慎就容易「砸鍋」,但在作者巧妙安排與掌握下,開出了美麗花朵。
 首先,剪報作品提出橄欖球、足球、曲棍球等運動,卻不流於形式介紹,而是追根究柢的探索。剪報後,藉著不同方式解析,甚至有四格漫畫,深入淺出的帶領閱讀者了解這些運動項目的演進、故事、規則等,同時利用卡通人物來串場。
 整體來說,這件作品可以延伸成一本有趣的運動小書呵!


UN.NATO.WAR──戰爭下的國際組織
賴宣頤、賴裕澄/花蓮縣東華附小六年仁班、五年愛班
 自從俄烏戰爭開打,我們就開始關注這次戰爭,發現在戰爭相關報導中,「聯合國」和「北約」不斷被提及,引起我們的好奇。在剪報過程,了解更多國際組織的知識,例如它們的決策過程及運作方式,也發現某些制度急需改善,像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應取消,改成過三分之二制。參加剪報比賽,獲益良多。


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因俄烏戰爭報導中常出現「聯合國」和「北約」兩個名詞,引發兩位作者想透過剪報一探究竟。整份作品用字遣詞中性,形式深具創意,勇於表達想法且見解不俗。
 以第一部分「烏俄戰爭」為例,作者以網頁形式呈現戰爭相關訊息,在比較兩國傷亡人數時,發現兩國都會放大敵國傷亡人數。接著分述聯合國、北約,此時又化身「英國日報」版面,開設多種欄位介紹,形成「報中有報」的巧思,最後再將兩個組織擬人化用漫畫加以比較,可說處處驚豔。




用眼睛遊臺灣
黃冠珍/臺北市文林國小六年仁班
 以前每逢寒暑假,爸媽就會帶家人出國,我們拜訪過以自然風景聞名的北海道、引領流行風潮的首爾,卻較少在國內旅遊。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出國安排,也使我「看見」臺灣。
 經由讀報、剪報,我才發現臺灣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充滿戰地色彩與特殊地貌的外島馬祖、訴說美麗與哀愁的小上海九份等。透過這份剪報,我想帶大家用眼睛遊臺灣,發掘臺灣的美。

通膨下的世界
王啟瑞/臺北市敦化國小六年八班
 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通膨議題又開始被討論了。有很多商品漲價,連我最愛吃的餅乾都漲價了,我很好奇,通膨到底是什麼?蒐集和整理資料後,我知道通膨雖然使物價飆漲,但其實可使錢在市場更活躍。但如果是惡性通膨,對全球就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希望大家正視通膨議題,因為人民消費也是影響通膨的一大主因。

蛋事知多少
洪芛婕、張哲亞/臺中市大坑國小六年甲班、六年乙班
 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也是高營養的代表,透過剪報不只重新認識雞蛋,過程中也跟家人上菜市場、超市,找尋蛋的身影,發現蛋的加工品多樣且豐富,難怪對國人影響巨大。藉由這次剪報,不只思考食安、動物福利問題,也知道國外也有相似的狀況,原來「蛋事」就是家事、國事、國際事。


多元文化萬花筒
潘丞裕/屏東縣中正國小五年五班
 三年級起,我就開始閱讀《國語日報》,從不同報導知道國際發生的大小事,「讀報」陪伴我一路成長。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剪報比賽,以各國、族群的文化為主題來收集報導,有東南亞國家的習俗、特有美食,也有臺灣原住民的祭典活動。除了閱讀,我也和家人出遊體驗各地文化。讀《國語日報》、行萬里路都使我增廣見聞,更認識世界。


青春不迷「網」
楊忻璇/屏東縣鹽埔國小六年乙班
 現代網路成癮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防止疫情擴大,學校實施線上教學,更延長了學生使用3C的時間。
 透過剪報,我了解到網路成癮及霸凌問題的可怕。
 在作品裡,我進一步探討「兒少上網時間應否立法限制」後,認為最好的做法是:親子一起訂定上網規範,如果仍無法約束,再由政府出面;只要能夠自我約束,就能避免親子衝突,生活不被網路綁架。


寫作這檔事
呂安/金門縣金湖國小六年四班
 我寫過不少篇作文,也曾受培訓,但開頭常常下不了筆,結尾也了無新意,深深恐懼寫作。
 在這次剪報的內容中,我看到大小作者流露熱情與自信,字裡行間充滿熱忱,也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作文技巧。我應用在寫作後,不再像以往那樣苦惱,體驗到書寫帶來愉悅和療癒感。這些都來自剪報的神奇魔力!


國中組

 「讀報」可以掌握時事、擴展視野,「剪報」則是進一步將閱讀內容整理、編輯成個人作品,透過主題式剪報,學生可培養統整、分析、思辨的能力。今年國中組參賽作品共277件,經過三階段評選,選出特優3名、優選6名、佳作21名和入圍30名。
今年國中組的剪報作品從主題選擇到美感呈現,都表達出個人強烈的風格,並運用各種閱讀策略如六頂思考帽、KWL、ORID,整理報紙內容,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等系統化學習。剪報是跨域能力的整合,欣見中學生透過讀報關心國際時事、培養公民意識,尤其透過閱讀進行探索,並與自我對話、思辨,值得鼓勵。



SDGs剪報 手護地球
詹婷婷、曾語婕/新竹縣員東國中八年二班
 這個學期老師帶大家做了有關SDGs專題探究,我們對SDGs的17項目標產生興趣。我們找了三十多篇有關SDGs的報導,最後選出二十六篇,去蕪存菁後,將自己的閱讀心得,運用閱讀策略(KWL、Six Wmethod、Nine-square division、ORID、Graphic Organizers)融入剪報裡。製作這個主題讓我們了解什麼是SDGs、為什麼要關心SDGs,以及SDGs的重要性。SDGs的問題是全世界問題,住在地球上的我們都有責任,我們做過淨街、園藝社和蔬食日等活動,身為國中生的我們,也能為17項目標盡一分力,守護地球。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這次特優作品屬議題式剪報,得獎者以SDGs為剪報主題,運用不同報紙的材料與資訊,收集多元觀點,透過閱讀理解策略以及運用圖像、表格的整理,如:「KWLH」、「ORID」、「4F」、六何法、九宮格、黃金三圈等,作者創意與巧思兼具,在圖、表、文三者互相烘托之下,讀報心得內容既知性又感性。
 最重要的是,得獎者以「永續」為設計主題,接軌國際視角,整體脈絡清晰、內容編排縝密、敘寫明確有理。對於17大指標如何落實於生活之中,剪報高手能援引事實佐證自己的見解,不只表現從剪報經驗可訓練其邏輯思辨力外,也能運用所知解決生活問題,創造未來的美好人生。


行行出狀元──職業達人現身說法
楊家賢/新北市青山國中小八年二班
 一直以來,我對於自已的未來有些迷惘?常困惑自己正在努力學習的事物,在自己步入社會時,究竟會不會派上用場?某次讀報時,看到職人導行的內容,除了職業介紹外,還提及建議具備的條件,於是我找了感興趣及罕見的職業進行探討。
 這次的剪報中,我嘗試了解各職業的工作內容,建立各職業的基本認識,比較各職業的共通性,讓自己了解在挑選職業前要著重哪些能力,接軌新的時代。我以報紙篇章當基底,再補充內容,過程困難,但確實獲益良多。雖然我找的五個主題各異,看似毫無關聯,但卻仍讓我學習到如何具備整體性的視野,同時訓練交叉比較能力。總結而言,這次的剪報不僅使我學到許多新知,還磨練了閱讀理解技巧,同時給我很大的啟發。


葉興華(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學習之所以快樂,在於找屬於自己的意義。對於學習感到迷惘,是中學階段許多學子都會面臨的難題。作者從自己對未來生涯的迷惘做出發,選擇「行行出狀元」為剪報的主題,蒐集了五位職業達人的報導。在閱讀五篇報導的過程中,作者使用了課堂所學的黃金圈、KWL、表格整理、ORID、樹狀圖、六何法等策略,梳理篇報導的內容,幫助自己找到內容重點,並思考其對於自己的生涯發展的意義。作者不僅藉此過程完成一份剪報,也應該為自己的迷惘找到了一些答案。
 此外,這份作品是一份完整度非常高的作品,從封面、探究動機、目錄、作品內容,到最後的探究結論、心得收穫等,完整呈現作者整個讀報學習的過程,所以也是一份相當值得讚賞的讀報學習歷程檔案,其為許多不知如何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而發愁的中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範例。

疫苗政策小百科
翁婕甯/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八班
 新冠肺炎疫苗是全球矚目的議題,所有人都期盼有新藥物抵抗壓制疫情。為了讓大家更接納疫苗,我藉由臺灣疫苗的大小事和脈動,整合身邊所有人的意見,揭開疫苗神祕的面紗,做出完整的疫苗分析,希望能透過剪報讓所有人了解疫苗。
 完成剪報後,我發覺「剪報」是另類的學習,蒐集報紙的經過,我學習到課本之外的技能,像是統整彙集資料、搜尋篩選資訊等未來必備的實用能力,說是超前部屬一點也不為過。


黃聰俊(國語日報社副總編輯)
 婕甯的剪報作品《疫苗政策小百科》,不僅內容豐富、完整,也可說是一本介紹新冠疫苗的科普小書。
 她揭示研究動機與研究歷程後,先簡介目前世界重要的疫苗與發明人,再運用蒐集了一年多的剪報,詳細呈現我國新冠疫苗的採購過程、網路假訊息、疫苗施打政策,還比較各種疫苗混打的效果,甚至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實際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從剪報的編排順序,可看出作者的用心。尤其剪報本上引用和參考的資料,包括碩博士論文、網路資源,全都標示得清清楚楚,顯示對智財權的尊重。
 對一名國中生來說,這本剪報作品的成果,應已超出許多人的預期。




性別平等
李芊慧/南投縣三光國中二年三班
 主題會寫性別平等是因為自己也有被歧視的經驗!畢竟,有時候會做男生做的事,結果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所以我想透過剪報為自己發聲。周遭女同學也常遇到跟我相同狀況的人,不知道他們怎麼面對的,但我自己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情以及跟他人做良善的溝通。
 這件剪報作品不只有我的努力,還有學校老師的鼓勵,他們總是在忙碌時願意放下手邊工作跟我討論,指導我進行的方向,非常感謝老師,也謝謝國語日報讓我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讀到我作品的人可以和我一起減少「性別歧視」,增加「性別齊視」

童年與成長
鄭亞昀/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九年A班
 在每個寒暑假,我都會做一本小書,藉此記錄我的生活,鏡頭主要聚焦從小生活的環境,從河流的歷史故事到流浪動物的流浪歷程,字字句句都是對那裡的懷念與眷戀。我的童年對我意義非凡,不只是一段拚命玩耍的時光,更是讓我親近自然的回憶篇章。成長、成熟的的心態讓我未來可期,卻喚不回漸行漸遠的童年,我要珍惜此刻,不讓自己遺憾,我利用製作剪報小書的機會,再次回味我的童年,也帶領大家一品我的兒時歡樂。

SDGs永續發展的影響
柯宛妤/彰化縣彰安國中三年八班
 頭一次接觸永續發展,是在小學外師的課堂上,老師詳細的介紹SDGs永續發展目標,還藉由活動,讓我們充分了解SDGs,的各個項目意義與其代表的精神,機ㄈ我想更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好奇心。我發現在《中學生報》裡常常出現永續發展的內容,藉由主題剪報剛好可以更深刻釐清SDGs。 
 藉由剪報,我學到與永續發展相關的經驗,開始嚮往SDGs所塑造的世界──一個人人平等、健康並永續發展的社會。或許這不是一個短期能實現的議題,我期許自己能落實SDGs的想法,為這個世界盡一分心力。


競一場而動全球
黃宥瑄/彰化縣彰安國中三年八班
 運動是健康的泉源,也是長壽的祕訣。閱讀羅家倫《新人生觀》中的〈運動家的風度〉後,了解有風度的運動家是有正大光明的態度、服輸精神、超越勝負的心胸,以及貫徹始終的毅力。他從「運動」這件事再引出人生態度、政治,讓抽象的道理更加具體。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使通神,報紙上有許多運動選手們在場上揮汗奮進的照片,因此我選擇這個主題進行剪報,能更加了解運動相關議題。尤其在「李晴晴挑戰不可能」這篇報導中,讓我體會到「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人生有無限可能,看到她不斷挑戰自我,沒有放棄,我也不想放自我喜愛的事。

如何自我成長──學習的方法
劉宇杰、吳琬芸/花蓮縣美崙國中八年四班
 疫情之下,要面對的問題已不是防疫了。網課的困擾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面對網課時,如何學習是學生主要的問題。製作完這本剪報,知道各科的學習策略,以及在學習路上遇到的問題,讓在疫情之下的我們,在混成教學的亂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步伐,從而自我提升,做更好的自己,實現絕對的「停課不停學」。
 這是我們第一次製作剪報,過程中什麼都新奇,但整合起來卻很難,像是資料的排序、如何精準擷取重點、整理心得、畫插圖,但收穫豐富,真是「多做多得」!

勇往職前
呂函蓁/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七班
 用職業當主題,有一部分是因為「你以後想要做什麼?」是自己經常被詢問的問題,這個問題牽扯到很多層面,所以剪報過程也讓我獲益良多。當我閱讀完許多職人們的想法後,發現「現實」和「夢想」並不是單獨存在的。這兩者是並存的。研究過後,我對於自己的興趣更加了解,也更確定自己的志向在哪個領域。
 在《國語日報》上發現許多我不知道的新興職葉,也拓展了我的視野。雖說更確定了自己的志向,但未來離我有點遠,想法可能會隨著時代改變,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接觸各方面的知識,嘗試不同的技能,為自己的未來多增加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