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古裝走臺步,有時舞動長棍,有時帥氣揮扇子……彰化縣僑信國小一年級學生藍士軒,表演起歌仔戲架式十足。藍士軒接觸歌仔戲傳統戲曲的緣起,要從兩歲開始,原來他年幼時由外婆照顧,外婆家旁邊是廟宇,常有布袋戲或歌仔戲演出,因此他常觀賞傳統戲曲,也開啟對歌仔戲的興趣。
藍士軒讀幼兒園時,最喜歡和外婆玩進香遊戲,一人拿著媽祖布袋戲偶走在前面,另一人打鼓跟隨,在家裡繞行;現在最期待下課後,和外婆看歌仔戲節目,並一起討論劇情。
藍士軒表示,歌仔戲演員身穿華麗衣服站上舞臺,光鮮亮麗,因此喜愛上歌仔戲,他常表演給街坊鄰居的阿公、阿媽觀賞;也會唱歌仔戲或演布袋戲給奶奶觀看,並請奶奶幫忙錄影。爸爸則幫他做了一個大戲臺,讓他當布袋戲偶師,表演史豔文、孫悟空等角色,家裡戲偶有二十多個。
藍士軒平常則透過平板電腦,上網搜尋各種歌仔戲影片,並開始模仿、學習。爸爸媽媽也給予支持,假日更陪他到各地觀賞歌仔戲,尤其是明華園劇團表演歌仔戲時,他幾乎每場必看。藍士軒最喜歡的偶像是孫翠鳳,並學習她的動作。
藍士軒日前參加文化部「歌仔上青」全國歌仔戲錦標賽,挑戰青苗組(含國小國中),當時參賽歷程很奇妙。最初海選時,藍士軒念幼兒園大班,他有時會害羞,初賽是由家人錄製影片,他不必面對觀眾;但挺進複賽須登臺演出,家人擔心他怯場,鼓勵他多練習走臺步,教師則安排他在同學面前表演,增加經驗。複賽時,他判若兩人,專注唱著戲碼,一路挺進決賽,獲得第三名。
除了歌仔戲,布袋戲也是藍士軒的最愛,他到宜蘭傳藝中心參賽時,還和布袋戲店的老闆變成朋友。看他熱愛傳統戲曲,爸媽表示,若有機會,將安排他利用寒暑假,參加歌仔戲或布袋戲等傳統戲曲的營隊,向專業教師學習技藝。
感謝國語日報的肯定,我好開心能入選「好Young人物多才多藝獎」。我不僅喜歡歌仔戲,還熱愛布袋戲和各種臺灣傳統藝術。
此外,我也很努力學習英文,期待未來能把臺灣的傳統藝術介紹給全世界的朋友,讓大家更了解臺灣傳統文化。
施又君(級任教師)
藍士軒脾氣好、很穩重,且人緣好,由於愛唱歌仔戲,臺語說得很好,因此臺語教師上課會請他念給大家聽。學生很少接觸歌仔戲,當我知道藍士軒會唱歌仔戲時,鼓勵他在生活課唱給大家聽,只是同學可能聽不懂,藍士軒反而害羞不敢唱;但在校慶活動上,他穿上歌仔戲服,卻能在無數外賓、師生面前表演,落落大方。
此外,藍士軒還喜歡看歷史書,例如《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十分不容易,但他卻喜歡傳統戲曲和歷史,且樂此不疲,很期待他未來的表現。
周麗華(技嘉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讀小學一年級的士軒,參加文化部「歌仔上青」全國歌仔戲錦標賽,在上千名參賽者中,獲得青苗組第三名。八歲的他因喜歡歌仔戲,由網路搜尋各種歌仔戲影片自學,卻能有此佳績,自學精神十分可貴。
鄭淑華(國語日報總編輯)
士軒從小便發現對傳統戲曲有興趣,並且透過自主學習,而有精湛的演出,足見投入心力之可觀。期許士軒繼續保持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能積極的多元學習,開創更寬闊的藝術視野,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黃聰俊(國語日報副總編輯)
士軒從小跟著外婆到廟口看戲,因此愛上了歌仔戲。他從網路搜尋影片,自己模仿學習。熟練以後,他表演給鄰居的阿公阿媽看,獲得許多掌聲,也贏得了成就感。沒想到才小學一年級,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比賽,就獲得青苗組第三名,才華與天分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