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睿誼以柔韌的女力,在桃園市一一一學年度國中技藝教育競賽,贏得動力機械職群汽車組第一名,她創下這個比賽項目第一位奪金女性的紀錄,打破技藝競賽汽車組第一名都是男性的性別刻板印象。
桃園市會稽國中畢業的顏睿誼,透過學校技藝班生涯探索的機會,為自己找到潛能和興趣,並立下志向,努力認真的學習,再以優異的技藝競賽成績,保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動力機械科;她不怕苦的堅持,成功為自己找到一片天地,並入選國語日報二○二二年兒童少年好Young人物,成為「多才多藝類」得主。
「選擇汽車組作為技藝競賽項目,是因為汽車組術科比賽時間長,要拆卸輪胎、清理煞車的來令片,只要技術純熟、細心完成每個步驟,就能勝出。」顏睿誼說,相較機車組的術科比賽,是分解組合機車輪胎,過程短而緊湊,無法展現實作能力,所以評估後,選擇女孩子卻步的汽車組作為技藝競賽項目。
顏睿誼說,就讀技藝班,是想透過技優甄審的管道進入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她哥哥顏麒軒就是以這管道實現了夢想。
會稽國中學務主任張慧珍說,顏睿誼在會稽國中參加女童軍團,擔任副聯隊長,努力於女童軍進程,順利通過梅花鹿考驗,晉級至藍鵲考驗。
女童軍重視「做中學、學中做」,養成顏睿誼勇於挑戰的精神,多元學習培養出多才多藝,她敢當「黑手」學習技藝,製作玩具,編織手工藝,進行食品簡易加工,認識公共衛生,爭取女童軍專科章。
顏睿誼說,會稽國中女童軍會在學校每年舉辦的「蘋果節」表演旗舞,這是她國中階段最快樂、最光榮的校園記憶;而童軍的「日行一善」,也培養出她樂於助人的性格。
「趁年輕去做,因太多想法而不敢做,會阻撓前進;去做才有機會,更能深入而有實際成果。」顏睿誼表示,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就要有什麼樣的努力,她會朝著設定的目標努力,把握每個學習機會。
北科附工教務主任莊士鋒說,顏睿誼在北科附工強調適性揚才的學習中,為自己的人生加分,她有策略的勵志故事,是年輕學子很好的學習榜樣。
能入選國語日報兒少好Young人物,感到非常榮耀,有這樣的表現,要感謝父母開明支持我就讀技藝班,也要感謝在光啟高中實習期間,不斷指導我、鼓勵我奮發向上的師長。技藝教育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會在北科附工努力用功的學習,希望未來能在技藝競賽中發光、發熱,為學校、國家爭光。
陳勝利(北科附工校長)
顏睿誼清楚知道自己生涯的方向,並立定志向往目標邁進,她快樂、成功的學習故事是大家的楷模。期許她日後也可以透過證照檢定、全國高中技藝競賽或特殊選才等管道銜接升學,開創她亮麗的人生。
莊士鋒(北科附工教務主任)
顏睿誼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在國中技藝競賽培訓中,每週辛苦練習汽車輪胎拆卸及組裝,並以熟練的技巧得到汽車組比賽第一名。進入北科附工動力機械科就讀,各項實習表現優越,展現了手作實力,並充分運用學校資源,選修彈性課程及參加烘焙社團充實自我,她的表現印證技職教育「適性揚才」的功能。
林龍森(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睿誼打破性別框架,以優異的表現拿下汽車維修冠軍,保送北科附工。雖成績普通,但能從技藝教育中找到發光發熱的契機,足以鼓勵面臨升學的學生,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鄭淑華(國語日報總編輯)
睿誼擴展了社會對職業的想像,不僅克服天生的體型與體能限制,也突破性別刻板印象,證明只要勇於探索,克服困難,世界可能因你而翻轉。睿誼努力的經歷不僅是適性揚才教育發展的極佳示範,也是值得兒少同儕效法的典範。
黃聰俊(國語日報副總編輯)
顏睿誼是少數擅長修理汽車的女生。她長時間在悶熱的工廠練習,不僅不擔心雙手沾滿機油,還能流暢的拆卸汽車輪胎,精確的組裝各種零件,最終贏得國中技藝教育競賽動力機械職群汽車組冠軍。她既打破了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也展現獨特的才華與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