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不便,生活不夠現代化,上廁所得忍受臭味……南投縣旭光高中國中部二年級李凱莉回到媽媽的故鄉,才知道媽媽成長過程的辛苦,也深刻體會到生活在臺灣真的好幸福。今年獲選新住民大使的李凱莉,跟著從緬甸遠嫁臺灣的媽媽一圓「返鄉夢」,二十天的時間裡和外公、外婆、舅舅等家人相處,走訪緬甸風土人情。
李凱莉在教師洪佩薇協助下撰寫計畫,獲移民署青睞,補助親師生三人到緬甸,媽媽更因為回鄉的夢想成真,激動不已。李凱莉表示,媽媽要兩三年才能回娘家一次,知道媽媽很想家,於是積極寫計畫,又獲得長年擔任國際志工的洪佩薇老師大力協助,以「親師組」計畫雀屏中選,真的很難得。
活潑開朗的李凱莉,成績始終保持全校前百分之五,且從不諱言自己的媽媽是來自緬甸的新住民。此行她提出拜訪孤兒院等機構的計畫,她不但認真介紹臺灣的風土人情,還教這群兒童摺紙飛機,告訴他們「紙飛機承載夢想」,當大家寫完夢想就一起把紙飛機射出去,場面溫馨。
回到學校後,李凱莉和全校師生分享此行的見聞,她激動的說,有緬甸兒童在紙飛機寫下「好想讀書」的夢想,帶給她很大的衝擊,她也鼓勵大家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讀書。
凱莉的同班同學陳冠瑜說:「凱莉做任何事總是很投入,自制能力很好,像是她知道英文的重要性,非常努力,因此英文很好,值得自己學習。」王志菘也很佩服凱莉,他表示,凱莉對於學習會追根究柢,更會主動提出問題,因此他們常組成小組一起討論,成為學習的好夥伴。
凱莉未來希望成為諮商師,幫助有問題的人解決心理關卡,愛惜生命。
很高興獲選國語日報好young人物,感謝老師陪伴,媽媽更是為了陪我回緬甸,拜託老闆讓她請假二十天。獎學金我會存下來,貼補家用。
教師 洪佩薇
學校有不少新住民學生,有些略顯自卑,凱莉卻很大方,因此,獲悉移民署選拔新住民大使時,便指導凱莉爭取,雖然準備過程不斷修改,但是凱莉都沒有抱怨。她的獲選也成為其他新住民學生很好的典範。
導師 曾春美
凱莉的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每次班親會都會參與。凱莉在各方面都很優秀,最難得的是,她很積極、正向,而且有一顆柔軟的心,在班上常是領導者,像是運動會時,她會帶著同學努力喊隊呼,可說是允文允武。
劉柏君(勵馨社福基金會專案經理)
時至今日,臺灣仍對東南亞新住民因不了解而有偏見,新住民媽媽不但肩負母親的職責,還要在陌生國度適應生活,這樣的奮鬥精神值得敬佩。凱莉不只是成績優異,更願意為兩地家鄉付出,為地球村展現最良善的和平價值。
林龍森(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祕書長)
對於新住民學生來說,或許一開始在文化、語言起步較慢,卻比其他同學多了一個家鄉,如果善加運用,反而可以成為優勢,凱莉就是個很好的示範。透過師長協助,回到母親的緬甸家鄉,將臺灣的美好與當地人分享,也帶回緬甸的風情,成為最佳的交流大使。期望透過這個獎項的鼓勵,讓更多新臺灣之子可以正向面對自己,培養自信與能力。
鄭淑華(國語日報總編輯)
不諱言的,至今新住民及其子女在社會理解及接納上,仍有相當的壓力及挑戰。凱莉選擇自信面對,積極爭取支援,陪同母親回緬甸尋根,還藉機宣傳臺灣風土文化,促進兩國人民友善關係,展現超齡智慧,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