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好Young
2015兒童少年
好Young人物
2015人生價值類
方亞心重拾自信
築夢料理人生
報導.攝影/洪素蓉
方亞心小檔案
生  日:二○○○年三月十一日
就讀學校: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進修部
入選事跡:
 國中時曾輟學,轉至臺東縣賓茂國中後,多元學習的技術課程,找到學習熱忱,知道了人生價值而找回人生目標。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家政科進修部一年級的方亞心,國中喜歡熬夜打電動,導致常曠課而輟學;直到勉強自己留在臺東縣賓茂國中後,才發現這裡的技術課程非常實用,特別是家政課讓他找到學習熱情。現在他的人生目標是往創意料理邁進。
 從小父母離異的方亞心,跟著母親、舅舅和外公外婆生活,雖然母親不常在身邊,但外公外婆疼愛有加,他的學習正常,還參加過英語朗讀比賽。
 國小畢業時,方亞心的外公外婆相繼過世,開餐飲店的母親和做鐵工的舅舅都很忙碌。放學後的方亞心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電動,因為沒人會催促他早點睡,也沒人會叫他起床上學去,經常睡過頭遲到曠課,越來越不想念書的結果就是輟學。
 母親的朋友是賓茂國中家長會長,鼓勵方亞心不要輟學,轉到賓中資源中途班「成功班」,接受住宿型教育。學校教師讓他嘗試各種職業技藝,使他有了很大的轉變。外表憨厚的方亞心回想時靦腆的說:「當初不想來,是聽說沒救的人才讀成功班,但後來發現賓中的課很不錯。我喜歡木工,雕出作品有成就感;第一次在同學面前做的杯子蛋糕得到讚美,上家政課做的菜肴總是被一掃而空,讓我上起家政課就精神奕奕,樂此不疲。」
 方亞心選擇進修部就讀,是想分擔舅舅照顧他的壓力,因為母親二度婚姻不順利又負債,在今年九月不告而別。白天他當舅舅的小幫手,一起做鐵工搭鐵皮屋,雖然很辛苦卻心甘情願,未婚的舅舅一直視他為己出。
 念家政科很有新鮮感,學習沒煮過的菜,煮好後請同學試吃講評,讓技巧更熟練;班上學生的年紀與社經地位各不相同,最年輕的方亞心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他喜歡找年紀稍長的同學談天,聽他們的人生經驗,請教自己未來的路該如何計畫?
 現在的方亞心知道自己要什麼,他計畫高職畢業後先服兵役。在當兵時存錢,如果能有一桶金,他要開創意料理店,做好吃的料理吸引饕客,並感謝這一路上幫助過他的貴人;藉著這家店他還想謝謝兩個人,一個是賓中的教師林秀彩,當他做菜失敗或跟同學鬧脾氣時,總是關心及鼓勵他,另一個人就是養他的舅舅。


▲ 方亞心(前)是舅舅的好幫手。
▲ 方亞心(左)與舅舅相依為命。
★得獎感言

 我很榮幸能得獎,這個獎給我很大的信心,並不是自己很厲害,而是我之前曾被教師放棄過。後來有許多人幫助及鼓勵我,我從自己喜愛的課程努力學習,人生有目標有方向,希望一步一腳印的向前,有朝一日能以好的成績答謝養育我的舅舅,以及協助我與指導我的師長。

▲top
★師長的話

柯海倫(家政科一年級導師)
 「人因夢想而偉大」是我獲知亞心得獎後的心情寫照,真正讓亞心勇於築夢的推手是亞心本人與他偉大的舅舅,那份不放棄追夢的刻苦精神。在開學上課首日的班會中,亞心木訥的表示對廚藝有興趣,他戰戰兢兢的應答,引起我注意。
 開學初期亞心十分沉默,所幸同學給予無私的關懷,同儕的力量遠勝過我這個班導師,也使我常有滿滿的感動。

▲top
★評審的話

徐繪珈(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人生是一連串的探索,從渾然不解、似懂非懂、略知一二、到了然於胸,進而穩健踏實,這是每一個人的人生課題。亞心經歷了家庭與學校的困境,沒有放棄自己,嘗試不同的技藝課程,終於找到人生方向。從中輟到升學找到人生方向,足以為同儕典範。

李偉文(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
 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家庭遭遇的意外與困境,往往只能被動的承受,許多人也許就放棄努力,但是亞心卻能從中輟中奮起,白天跟著舅舅當鐵工,雖然辛苦,但是晚上還是願意到學校繼續進修廚藝,朝著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這種精神足為典範。

鄭淑華(國語日報總編輯)
 邊緣家庭的困境及學業不佳的負面標籤,令人自暴自棄、失去自信。亞心能在師長善誘及個人努力摸索下,擺脫主流價值框架,開創自我人生價值,相信可以激勵不少同樣處境的兒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