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鐘,正是好眠的時間,但就讀臺中市四張犁國中一年級的嚴羚祐,已經睜開惺忪睡眼,拎著相機、腳架,以及媽媽熬夜準備的自製麵包,準備出門前往大雪山。這兩天正是寒流來襲,清晨低溫只有十度左右,但嚴羚祐意志堅定,就為了拍攝大雪山難得一見的帝雉。同齡的學童,假日不是躲在家中玩電腦遊戲、補眠,或到遊樂區玩,更有同學連假日都得補習,而嚴羚祐追逐的卻是拍攝野鳥。冬天寒風刺骨中,守在鏡頭後,目不轉睛的盯著林間,等待了好幾個小時,帝雉的身影終於出現。這一刻,嚴羚祐說,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嚴羚祐已經出版兩本鳥類攝影專輯,目前他更積極準備出版第三本,說他是拍鳥達人,一點也不為過。更難得的是,在國中繁忙課業與倍增的壓力下,嚴羚祐總是善用時間,週一到週五在功課上全力以赴,以便假日可以出去拍鳥,這樣的毅力和決心,就連爸媽都感到驚訝。
嚴羚祐國小四年級時和爸媽參加賞鳥活動,從望遠鏡中看到鳥類的美麗,於是決定嘗試拍攝鳥類生態。他和爸媽三人將家中所有撲滿及存款清出來,好不容意買了單眼相機和鏡頭,就這樣鑽入鳥類攝影天地。
為了添購相關設備,嚴羚祐變得省吃儉用,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媽媽更說,嚴羚祐最大的改變是專注力,連帶也幫助課業表現。
為了拍鳥,除了得耐心守候之外,嚴羚祐更得忍受野外蚊蟲叮咬。有時辛苦一整天還是毫無所獲,像是到雲林拍攝保育類的八色鳥,連續兩個週日的守候才拍到。可是看到照片中八色鳥美麗的姿態,嚴羚祐說:「這比任何禮物都要來得珍貴。」
嚴羚祐更在臉書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不但吸引同學的注意,也吸引鳥友加入成為好友。同班的張鈞棠就表示,嚴羚祐的假日生活與眾不同,看到他拍攝的野鳥,每一隻都好美,真的很酷,兩人也因此成了好朋友。
同學蔡佑杰也說,嚴羚祐功課很好,常會一起研究功課,透過他的分享也認識不少鳥類,很羨慕他能堅持。
因為賞鳥、拍鳥,讓嚴羚祐深刻體會到臺灣生態之美,也讓他感受到生態保育非常重要,他呼籲大家要愛護自然,不要隨意破壞生態。
因為賞鳥開啟拍攝野鳥的興趣,能獲得肯定真的很開心,也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孩子。這個獎項最大的功勞應該是爸媽,真的很謝謝爸媽。我也要鼓勵小朋友,如果有自己的興趣,不妨試著溝通,得到爸爸媽媽支持,但功課也要顧好,才能無後顧之憂,做自己想做的事。
洪晏儀(頭家國小教師)
獲悉羚祐從四年級就開始拍攝野鳥,覺得這個孩子很不簡單。他是班上的開心果,個性樂觀開朗,也兼具理性與感性,在他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和爸媽感情的融洽與細膩。
請羚祐和同學分享拍攝心得,成為最佳的機會教育素材。看著羚祐對野鳥如數家珍,以及拍攝時總得等上數小時,更讓同學了解到等待是值得的,也激發同學對自然環境的愛惜,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陳昭如(PSA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羚祐從十歲開啟的才藝││鳥類生態攝影,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小小年紀便具備生態攝影工作者的敏銳觀察力、耐心與沉靜。攝影才華之外,對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因此延伸對生命與環境的尊重,對同齡學童與成人都是絕佳提醒。
簡錫堦(臺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拍攝到精采動人的鳥類生態,是攝影師最得意的作品。愛鳥就不要驚嚇或欺負鳥兒,更要愛護生態環境。羚祐能以身作則,靜靜的等待,甚至終日無功也不氣餒,專注、屏息、忍耐,修練自己成為生態鳥類攝影家,值得學習。
鄭淑華(國語日報總編輯)
羚祐在才藝的發展中,表現了極高的人文與生命關懷,努力追求才藝技巧表現,卻不陷入盲目炫耀技巧的迷思,深刻理解生態攝影的精神與價值││尊重生命,友善自然,深入而不介入環境生態,以影像傳達關愛地球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