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慶典禮活動中,高雄市三信家商學生精采的演出富客家精神的舞蹈,沒有人注意到參與表演的學生中有個女生只有一隻手,客家花巾在她手上同樣變化無窮,她以行動告訴大家:「只要我願意,沒有不可能的事。」
媽媽不保護激勵成長
三信家商觀光事業科三年級的許玉真,出生時右手就少了一截;國小時經常被同學笑,使她很自卑,但媽媽帶她走出陰霾,方法就是「不保護她」。
在家裡,媽媽要求她一樣要掃地、洗碗,不因少了一隻手而有特權;做水電的爸爸也教她各種技能;漸漸的,上了國中的她走出陰影。
三信家商英文教師吳季昭稱讚玉真,沒浪費時間自怨自憐,到學校依規定穿短袖上衣,不怕別人對她投以異樣的眼光。
感謝教師給學習機會
玉真說,少了一隻手,做起事來的確不方便,因此學習次數要比同學多,才能做得順手,教師對她是否有耐心就相當重要,她最感謝的就是謝淑梅、吳怡霆兩名教師。
教師謝淑梅說,她原本是反對玉真去學需要常用到雙手的餐飲服務,後來看她能一一克服,只好協助她改良動作,不論端盤、調酒,少了一隻手的玉真竟然都能做得很好。
「特殊的學生回普通教室和一般同學一起上課,能建立他們的信心。玉真憑著毅力,一連拿到餐飲服務、飲料調製兩張丙級證照。」校長林秋源說,玉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同學、朋友的陪伴相當重要,學校推動「學伴志工」活動,希望同學中至少有四五人能協助並陪伴殘障同學學習。
「玉真人緣很好,天天笑臉迎人,大家都喜歡跟她在一起。」與玉真形影不離的同學王秋蘋說,「手帕交」是玉真最重要的資產,不論喜怒哀樂,她都有傾訴的對象,這也是她努力不懈的精神力量。
陳昭伶(三信家商教師)
由於玉真就讀觀光事業科,因此學校要求全班須在二年級時參加餐旅服務丙級證照的檢定考試,玉真也不能例外。起初,觀光科主任認為餐旅服務檢定項目常需雙手並用,玉真應該無法通過,因此請我告訴玉真不必參加考試。但她居然希望試試看,我便請兩名餐服教師協助她。
兩名教師依照玉真的情況設計出適合她的動作,例如訓練她單手持托盤的平衡度和穩定度,以及修改口布摺疊的技法,最重要的是陪伴她練習並給予正向鼓勵。
玉真能夠考取兩張餐服丙級證照,除了教師的陪伴與鼓勵,她的堅持和毅力是最大原因。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顧問)
許玉真天生右手無前臂及手掌,卻能挑戰餐飲服務業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足以作為當今迷惘、困惑人生的青少年的楷模。誠如她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就能做到」。
葉大華(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許玉真克服先天身體缺陷,積極設定人生目標,突破限制。
韓國棟(國語日報總編輯)
許玉真雖然天生右臂缺損,卻能正視自己價值,積極追尋人生目標,是青少年及兒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