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好Young
2012兒童少年
好Young人物
2012社會參與類
抗癌美少女
盧桂舫捐秀髮助病童
報導/趙瑜婷 攝影/陳璧銘
盧桂舫小檔案
生日:二○○○年六月一日
就讀學校:臺北市新興國中一年級
入選事跡:
 盧桂舫幼時罹癌,卻沒有被病魔擊倒,康復後積極參與公益為病童募集資源,更捐出留了多年的長髮,給病童製作假髮,讓病童重拾自信,鼓勵他們勇敢對抗病魔。

 盧桂舫曾有一頭烏黑及腰的長髮,這是她留了五六年的「寶貝」,她連一根頭髮都捨不得剪;但當她在小學五年級聽到「捐髮助癌童」的活動時,她毫不遲疑,一刀剪斷髮絲。
 「我小時候曾做過化療,三次頭髮全掉光,所以能深刻感受癌童失去頭髮的自卑和無助。」盧桂舫一歲多即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療掉髮曾讓她情緒低劣。「那時我戴的是塑膠假髮,感到很不舒服,我想如果是真髮做成的假髮,摸起來很柔軟,一定能傳遞溫暖的力量給病童。」
 對於癌童的關懷,盧桂舫不僅捐髮,她還會到臺大、榮總等兒童病房,為病童跳舞,鼓舞他們寂寞的心。她形容:「當我看到他們臉上展現『哇』的快樂表情,在那一瞬間,我知道他們遺忘了病痛。」
童年飽受癌症折磨
 癌症是盧桂舫最刻骨銘心的童年回憶,自從醫生診斷她罹患白血病,小小年紀的她就得和病魔展開長期纏鬥,直到五六歲療程結束,身體仍感覺非常虛弱,隨後才慢慢康復,目前每個月仍須回醫院抽血追蹤。
 「化療中最難受的就是『脊椎穿刺』,護士拿著大如燈管的針筒,在我背上抽取脊髓液……」她回想自己在床上痛到像蝦子一樣蜷縮,心裡祈禱這痛苦的時刻能趕快過去,隨後還須承受伴隨而來的不斷頭暈和嘔吐等副作用。
 對盧桂舫來說,陰鬱的病房生活仍有值得期待的開心時刻,例如收到民間團體捎來的愛心耶誕禮物。「我最喜歡卡通貼紙,把貼紙貼在點滴瓶上,心情也開朗了起來。」那時她常跟幾個生病的朋友一起玩耍,彼此打氣。直到某一天,有個孩子一直沒有出現,一問才知道,他離開了人世,這件事震撼了她幼小的心靈,也改變她往後的人生觀。盧桂舫除了慶幸自己沒有被病魔帶走,決心要努力活下去,更許下未來病好有能力時,要幫助其他癌童勇敢對抗病魔的心願。
美麗舞姿綻放希望
 「我十二歲,參與公益卻有十一年了。」盧桂舫從小就參與民間機構為癌童募集物資,號召民眾一起響應。愛跳舞的她也喜歡到醫院跳舞給病童欣賞,讓許多病童忍不住想隨著她美麗的舞姿起舞,許多家長也感動表示,她身上所展現的活力,如同希望的化身。
 未來盧桂舫打算和同學合組舞蹈團體,到醫院巡迴表演,從動感流暢的舞步中,綻放生命所蘊含的希望之光,讓病童不再感到孤單。


▲ 喜歡跳舞的盧桂舫,還會表演手語歌,期盼能用舞蹈激勵病童。
▲ 康復後的盧桂舫,熱心參加公益活動,積極為病童奉獻心力。
★得獎感言

 能當選好young人物,我感到相當開心,因為這是既難得又特別的經驗,希望藉此能讓大家看見我的故事,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樂觀的面對生活。我也想透過這次入選激勵自己,未來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更多病童服務,讓他們和我一樣,迎向人生的希望。

▲top
★師長的話

吳杭彌(臺北市中山國小教師)
 我對盧桂舫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總是笑容滿面。個性開朗隨和的她,每次遇到同學需要幫助,都會主動伸出援手。更難得的是,她願意撥出時間練舞,前往兒童病房跳舞給病童看,希望他們也能像她一樣,勇敢對抗病魔,而她也為其他同學,立下熱心公益的最佳榜樣。

▲top
★評審的話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顧問)
 盧桂舫曾承受癌症的病痛,康復後仍不忘關心和他有一樣遭遇的人,並捐出她美麗的長髮為病童製作假髮,對一般愛美的小女孩而言十分難得。她以自身的抗癌經驗鼓舞其他生病的孩子,積極投身公益,難能可貴。

葉大華(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曾經罹患癌症的盧桂舫,以「過來人」的身分,傳遞關懷給其他病童,展現樂觀、積極的態度,可說是關懷社會的典範,她所抱持的態度和價值,值得肯定。

韓國棟(國語日報總編輯)
 參與社會公益,最可貴的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和長期持續的投入。盧桂舫康復後投身社會公益,長期且無所求的為癌症病童付出,值得其他兒童效法,學習她的精神,不再對周遭的世界漠不關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