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好Young
2012兒童少年
好Young人物
2012人生價值類
迷途知返女
李仲敏助中輟生回正軌
報導.攝影/吳啟綜
李仲敏小檔案
生  日: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
就讀學校:桃園縣幸福國中九年級
入選事跡:
 李仲敏原本是個不愛上學的孩子,每天藉機請假,經過學校師長的輔導,她不僅走出懼學的陰影,而且主動幫學校找回中輟生。身為體育健將的她,也屢屢代表學校參加田徑比賽,更在鉛球項目有不錯的成績。

 桃園縣幸福國中學生李仲敏,從幼稚園開始「懼學」,每次上課前,她總是又哭又鬧,在地上打滾,令家人傷透腦筋。她現在不僅是全校最早到校的學生,且天天上學,她還透過臉書,把中輟生拉回學校上課。
從小懼學 練鉛球有自信
 李仲敏家境小康,爸爸是警察,媽媽在公家單位上班,她排行老么,有兩個哥哥,可能是老么的關係,因此備受家人寵愛。李仲敏說:「從幼稚園開始就不喜歡上學,上學前會把鞋子、書包藏起來,希望今天可以不用上學。」她還會催促爸爸趕快上班,爸爸前腳一走,她就馬上打電話向學校請假。
 「不知道原因,就是對上學沒興趣,我只對運動和唱歌有興趣。」李仲敏回憶說:「小學五年級以前,我不愛上學的情況比較嚴重,常請假待在家裡看電視、玩電腦等。」家人非常擔心她不上課,跟不上進度。小學畢業後,爸媽安排她就讀幸福國中體育班,希望讓她透過運動喜歡上學,但她仍然經常請假。
 輔導主任翁幸宜說:「仲敏入學第一個月就中輟,不願進教室,媽媽常到學校道歉。」於是輔導室安排她到輔導室上課,參加運動、才藝等多元的適性課程。
 八年級下學期,有一次在重量訓練室,教師請她拉舉啞鈴,沒想到她竟然輕鬆拉起七十二公斤的重量,發現她臂力驚人,於是鼓勵她參加鉛球訓練,結果從此愛上鉛球運動,每天一早六點就到學校。
 學校沒操場,她只能利用斜坡練習,但時間不多,教練又是棒球隊的教練,無法兼顧她的訓練。李仲敏說:「上一次縣運比賽,練習沒幾次就上場,竟得到全縣第八名。」她在鉛球上找到自信,她說:「每一次比賽都進步一名,希望有一天能搶進前三名,參加全中運比賽。」
 教師知道李仲敏除喜歡運動,也愛唱歌,前年跨年才藝表演,鼓勵她上臺表演,主任、教師為她伴舞。她唱了一首〈燃燒吧!火鳥〉,一鳴驚人,成為全校的風雲人物。
主動幫忙 找回多名學生
 發現教師為找中輟生苦惱,李仲敏會主動幫忙。她知道中輟生都不接老師的電話,於是她透過臉書和手機跟他們聯絡,且相約吃早餐,一起上學。李仲敏笑說:「一開始我是用騙的方式,說學校有很多好玩的課程,不會很無聊。其實,我還告訴他們,國中沒有畢業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尤其未來找工作,若國中沒有畢業,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成功幫教師找回五六個中輟生,李仲敏說,長大後倒是希望成為一名體育教師。她說:「我未來想要成為體育教師,我想向班導學習如何當教師。班導有跟我說過,我的課業仍要加油,功課還是很重要,不要排斥,必須很有耐心和努力,才有機會成為老師。」


▲ 桃園縣幸福國中李仲敏喜歡練習鉛球,第一次參加縣運就獲得第八名。
★得獎感言

 很榮幸可以獲得獎項。很謝謝媽媽每天不畏風雨的接送我上學;當我有心事時,她總會聽我傾訴;很感謝班導包容我,給予時間和空間,讓我一步步的融入班上;謝謝佳珍輔導教師,在我沒到校上課時,打電話給我、關心我;很謝謝主任、校長,他們不但關心我,還安排了生活營、適性化課程,讓我喜愛上學,並鼓勵我參加各種競賽,為我加油。

▲top
★師長的話

陳寶慧(幸福國中校長)
 仲敏非常熱心,會幫老師找回中輟生,她和老師不一樣的是,她淺淺一笑,對於中輟生是沒有威脅性,因此喜歡跟她在一起。過去學校中輟生人數高達二十多人,她至少幫學校找回五六人,現在只剩一人。她藉由這次獲獎,增加了信心和使命感,未來會更加努力。

▲top
★評審的話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顧問)
 青少年階段非常重視同儕關係,李仲敏卻能克服同儕的影響,回到學校念書,甚至回過頭來幫助學校,將其他中輟生拉回正確的道路,十分難得。

葉大華(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從拒絕學習、不放棄學習,到喜歡上學、進而將其他中輟生拉回學校,李仲敏不僅突破自己的人生困境,更發揮個人力量影響同儕。這種「不放棄自己,也不放棄別人」的精神,正是社會所需要的正向力量。

韓國棟(國語日報總編輯)
 國中生正處於人生的狂飆期,李仲敏卻能在逆境中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以親身經歷鼓勵其他中輟生走回正途,因此,「好樣人物獎人生價值類」頒給仲敏,鼓勵她肯定自我,進而幫助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