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舉辦生平第一次畫展的林育立,今年雖然只有十四歲,卻在「臺灣設計師週」活動中受到矚目,與來自日本東京、瑞典、上海的三百多位設計師一起飆創意,成為最年輕的參展者。他設計的「大聲說」水壺作品,不但具有實用功能,喝水時就像在大聲喊叫、抒發壓力,充滿想像力。
目前就讀北縣福和國中美術班三年級的林育立,從小跟著媽媽看畫展,培養出對事物具有美感的觀察力與敏感度,尤其偏愛畫汽車。
林育立的媽媽吳春滿說,育立從小就是一個汽車迷,兩歲時就會拿筆畫汽車,三歲時可以畫出汽車輪廓,四歲多就能畫四輪立體汽車,五歲多時,已經會畫各式各樣的車,六歲時開始畫汽車內部的透視圖和儀表板,對汽車的認知也越來越多。八歲時,曾以蠟筆、彩色鉛筆和水彩畫出長達三點六公尺的「臺北交通」,從總統府、圓山飯店、中正紀念堂畫到臺北一○一等建築,長長的道路上,還有卡車、轎車等近三十輛車。
育立個性相當執著,做事也很專注。育立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看自己設計的汽車在街上跑。」不到十歲,林育立就畫了一千三百多輛汽車,國小開過三次畫展,展出三百多幅作品。但愛汽車、畫汽車及設計汽車的夢想,卻一直堅持至今,從來沒變。
育立雖然在單親家庭長大,但很幸運的有一個非常用心的媽媽。為了幫兒子圓夢,吳春滿找到為成人開的「專業汽車設計課程」,主辦單位特別破例,讓當時只有小六的育立與平均年齡三十歲的成年人一起上課。經過九個月的訓練,從繪圖、設計、電腦軟體到模型塑造,林育立設計了第一輛汽車「Shine」車款,車頂有兩個天窗,後車窗加大,車窗底成了海鷗形狀,不但陽光可以灑進車子,造形也充滿流線感。
目前忙著準備國中基測的他,迷上設計鞋子,只要有空就會去觀察各式各樣的鞋子。
不過,林育立說:「我最大的興趣還是設計汽車」。由於臺灣沒有設計汽車的相關系所,因此,林媽媽計畫在育立高二時,安排他赴美國學習。
當我知道獲選為國語日報二○○九年「好樣人物」時,真是感到無與倫比的榮幸。畫畫是我從小的興趣,尤其是畫汽車。小時候,有些人對我執著畫車子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沒有因此澆熄我對汽車、對繪畫的熱情。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得獎,我只是一直做我想做的,做我喜歡做的事。我非常感謝媽媽,因為她的支持與鼓勵,我才能一次比一次進步,從原本純粹的興趣到現在有些小小的成果。希望將來也能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在這個領域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班上開心果 合群認真
北縣福和國中教師施妙旻表示,育立在班上很合群,在學習上也很認真,除了具有設計長才外,他也很會畫畫,無論是水彩、水墨及油畫等,育立的表現都很優秀。另外,他也很愛唱歌,是個多才多藝的學生,但他不會特別炫耀自己的才能,不會讓同學覺得他與眾不同。對育立未來的發展,施妙旻建議尊重孩子的表現及選擇。
施妙旻說,林育立是班上的開心果,個性很幽默。例如育立在一次迎新活動中演話劇,扮演一個女孩子,後來有同學就開玩笑說他「亭亭育立」,一般青春期的學生也許會很生氣、鬧情緒,但他不以為意,能夠幽默面對,是個EQ很好的學生,所以,同學都很喜歡他。
馮季眉(國語日報總編輯)
林育立的才藝很另類,和一般兒童不同。令人讚賞的是,多年來他始終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從不半途而廢,順利成為一名小設計師,表現優異,讓人佩服。
馮喬蘭(人本基金會執行長)
林育立一路堅持到底,從最初的車子形狀,一路設計到內部構造,最後甚至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車款。他不但徹底發揮了自己的能力,也讓大家看到專注、不放棄所產生的好成績。
簡錫堦(臺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育立的興趣,從小就開始逐漸萌芽,從畫汽車輪廓,到了解汽車品牌與構造,除了愛車子,也有優秀的繪畫能力,兩者結合後,他圓了自己的夢想,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