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情境演練 遠離性騷擾(100年6月17日)
  ●身心障礙生性別平等教育
文/陶瑜
    青春期的心智障礙學生在人際溝通互動的過程中,常因缺乏正確的生理衛生知識與自我保護觀念,對他人的言語及肢體接觸採取不適當的處理策略,導致身心受到傷害。以下針對不同情境,提供教師透過實際演練,分別從預防和應變的角度,教導心智障礙生如何面對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性騷擾事件。

  聽到他人講黃色笑話或對自己做出不雅動作,該怎麼辦?

因應策略

  1.直接嚇阻對方:「夠了,請不要這樣!」或:「我不喜歡,你再講/比,我就要告訴老師/報警!」

  2.如果對方屢勸不聽,應儘快告知師長或父母有此情形。

預防策略

  1.平日不要隨意談論個人隱私或有關的性別話題,例如批評、取笑他人的外表和身材。

  2.不可因開玩笑而拉扯、掀翻他人的衣服及裙褲,也不可以在公開場合隨意暴露自己的身體,用曖昧的眼光打量他人,或對他人吐舌頭、吹口哨及尖叫,以免讓他人覺得受侮辱或不被尊重。

  有人傳遞色情書刊或影片給我,我該怎麼辦?

因應策略

  1.堅定的告訴對方:「我不想看,你這樣很沒禮貌。」

  2.若制止後,對方不理會,可再提醒他:「這是性騷擾,你已經犯法了!」並告知師長或輔導室。

預防策略

  1.教師除了在健康課或性別教育課中教導正確性知識外,可鼓勵學生提問,經由共同討論,讓學生了解大眾媒體在傳播性訊息時的氾濫與誤導,可能帶給自己什麼負面影響。

  2.由老師推荐適合心智障礙生閱讀的性別教育刊物,並教導學生平時不瀏覽色情網站、不將色情郵件轉寄給他人,也不展示與性有關的圖照訊息,避免引人反感。

  他人故意觸摸我,我該怎麼辦?

因應策略

  1.跟對方說:「你碰到我了!」若對方仍未停止觸摸,則可大聲說:「請不要碰我!我不舒服!」

  2.保持距離。若對方持續觸摸,應立刻離開,如果被對方拉住無法掙脫,可趁對方不注意時攻擊對方的頭部或鼠蹊部,及時逃離,並向附近人家求援,然後告知師長或父母。

預防策略

  1.建立身體自主權的觀念。未經他人同意,不可隨意觸摸或貼近他人;自己的身體更不可隨意讓他人觸摸。即使是熟識的親友,也應遵守此一原則。

  2.切記不可因喜歡某人或他人請求、示好,便同意讓他人觸摸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私密部位與生殖器官),或以觸摸身體作為交換條件來換取利益。

  有人偷窺或跟蹤我,該怎麼辦?

因應策略

  1.若身處校內,可大喊:「有人偷窺!」然後快步走到人多的地方,或直接到訓導處或輔導室,向師長說明並求助。

  2.若人在校外,可向附近的商店或警察局求援,同時聯絡家長。

預防策略

  1.上學、放學及假日外出時,儘可能找家人或同學作伴,並選擇人潮較多的路線,避免落單。

  2.平日衣著打扮宜保持整潔端莊,需要整理儀容時,應選擇在廁所或化妝室進行。

  親師平時宜多和心智障礙學生分享學校和家中的生活近況,了解他們與同儕間交往的情形,並善用機會教育,培養他們的社交禮儀,避免成為性騷擾事件中的受害者,甚至在無意間成了加害者而不自知。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