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學生 異性交往輔導策略(95年10月22日)
  黃榮真(花蓮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
    身心障礙伴隨認知功能發展較慢者,對於兩性之間交往的「友情」與「愛情」,時常分不清楚,對於約會與交往的社會規範還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階段。有鑑於學生對此領域正確認知的缺乏,以及社會媒體對兩性關係扭曲的報導,透過適當的課程安排,教導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如何與異性正確互動與交友」之基本概念,是相當重要且具有其意義。

  針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異性交友感到棘手的事」,筆者曾訪談若干位特教班老師,多數受訪老師共同觀察到,身心障礙學生在與異性交友時有以下情形:

  ◎ 身心障礙學生的表達比一般學生直接,會做出一些兩性的接觸,例如去擁抱、觸摸或親吻他人;在生理層面出現狀況的比例較高。

  ◎ 班上身心障礙學生與異性交往,甚至已到達親密接觸時,常是因對方炫耀講出來,老師才知道。

  ◎ 常出現很容易喜歡一個人,又很容易就放棄,可能一個月換了三四個對象,甚至更多對象,或是同時間喜歡好幾個人。

  ◎ 有些輕度智能障礙高職學生,會主動找人搭訕。他們不大懂得談感覺,會用行動表達對異性的感覺,屬於行動派。

  ◎ 班上輕度障礙學生有很強的自尊,很怕被人家貼上特教班標籤,喜歡跟一般人交朋友,可是他們又沒有足夠的能力跟一般人談感情。

  ◎ 不曉得怎麼跟異性相處,尤其碰到喜歡的對象,不曉得要怎麼表達,或是表達感情方式太直接,例如天天寫信表明「我愛你,我要跟你交往」,或天天跑到對方教室門口纏著對方。

  ◎ 不曉得與人交往的界限,而直接與人有親密的身體接觸,甚至可能面臨懷孕的問題。

  ◎ 男女生間會有條件式的交換,自認比較聰明學生甚至會告訴對方:「我讓你摸一下,你就要給我什麼……」。

  ◎ 對於生理上的好奇比一般學生更為明顯,生理自我控制力較弱,與異性交往不知道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亦即較難體會他人的感覺。

  ◎ 對於尊重別人與保護自己身體等概念較為薄弱,不大清楚如何掌握自己與他人身體的界限,曾出現與人條件式交換、懷孕等情形。

  ◎ 曾經發生學生在教室做出親嘴、擁抱的動作,或跑到廁所互相觸摸彼此的生殖器。

  ◎ 學生不知道發生性關係的嚴重性,最近的網路交友也易衍生兩性交友問題,甚至學生之間會互相把彼此介紹給校外人士,牽涉到法律相關問題。

  筆者歸納受訪老師看法,整理出身心障礙學生交異性朋友最常出現的問題,包括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對事情的判斷能力較不足,比一般學生容易被人利用;有些學生受到物質條件缺乏因素影響,容易接受別人條件式的交換而受騙,例如發生援交事件;不知道如何與異性相處,常常容易受到生理、心理方面的傷害;難以區分愛情、同情及友情的差別;智障女生跟一般女生相較起來,長期受到性侵害的比例較高,尤其是學生間同性與異性的身體親密接觸之後續問題處理,更是棘手。

  在學前及國小階段,特教老師、相關輔導人員及家長就應開始指導身心障礙學生與同儕建立正向的友誼關係;中高年級時期,逐漸讓學生了解每個人的特質與差異,並學習如何彼此尊重,與人之間維持應有的人我安全界限;到了國高中階段,藉由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兩性在生理、心理、社會層面不同的特質與差異,學習與異性相處,相互合作,以及應注意的禮節與規範。

學習正確交友互動 維持應有人我界限

  以下舉出若干個特教班教師、相關輔導人員及家長,可進行的心理輔導策略:

  (一)情境一——當學生不清楚「該如何與人交朋友」時

  可透過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兩性良好互動的重要性與方法,並且運用交友的步驟:「用心體會、善解人意、開心包容、為人著想、心心相印、開心分享」,以及應注意的社交禮節與正確的行為規範。

  (二)情境二——當學生分不清楚「友情」與「愛情」時

  建議學生先從大團體活動開始認識異性朋友,例如班級出遊活動,學習兩性交往基本禮儀,了解彼此想法;接下來,可選擇小團體活動,請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藉此學習正確的兩性社交原則,與基本的人際關係技巧;在與異性朋友交往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多與家人、老師討論。

  (三)情境三——當學生不知道「兩性交往應注意的事項」時

  輔導學生兩性交往的過程中,透過交談互動,了解自己和對方的優缺點,學習與對方相處。以下有幾個應注意事項:
1.學習真誠與對方交往;2.彼此相互體諒、尊重、不亂發脾氣;3.分擔約會的開支;4.不荒廢學業;5.注意應有的禮貌。

  (四)情境四——當學生尚未具備「自我保護」技巧時

  提醒學生,與異性相處時,凡事以安全為第一考量,若發現情況不對,應保持冷靜並馬上找理由離開;不要喝對方給的飲料與食物,回家時間不宜過晚;將交往對象、時間、地點及預定回家的時間告訴親人或好友,若與不熟的人交往可找朋友作陪;避免容易引起性衝動的情境或地點,並提醒自己:「熟識的人也是有傷害自己的可能」。

  (五)情境五——當學生與異性交友發生衝突時

  指導學生,與異性意見不同時,應使用以下方式來處理:

  1.不與對方發生爭吵;2.與異性意見不同時,會與對方相互討論解決的方法,或是請教師長們最佳的處理方案;3.與異性相處時,能懂得禮讓與尊重;4.不運用言語去取笑或怒罵異性;5.當與異性發生爭吵時,不會動手去打人或傷害對方。

  希望藉由特教老師、相關輔導人員及家長共同關心「身心障礙學生如何與異性正確互動與交友」議題,也能進一步引導他們懂得正確的兩性相處之道,學習尊重別人、與人維持應有的人我安全界限,以及學會兩性交往時應注意的社交禮節與行為規範。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