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特殊需求新生的輔導介入策略(112年10月27日) | |
文/蕭偉智(國中資優班導師) | |
我國對於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關注大概可以追溯回一九九○年代,當時多以「障礙資優」或「資優障礙」來命名,隨後二十年有了轉變,從「身心障礙資優學生」變成「雙重特殊學生」或「雙重殊異學生」。近十年的焦點從學生身心特質認識轉而放在學生輔導與適應,從教育需求的角度切入並且減少標記的不利影響,並以「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稱之。二○二三年我國修訂《特殊教育法》第四十六條,將先前法規中的特殊族群資優學生界定得更清楚,規定「對於身心障礙及處於離島、偏遠地區,或因經濟、文化或族群致需要協助之資賦優異學生,應加強鑑定與輔導」,至此讓特殊族群資優教育變成國家特殊教育發展的一個重點。 雙特學生的遮蔽效應 對於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可以理解為「又身障又資優」,其鑑定有兩種發掘的情況:「先身障後資優」或「先資優後身障」,然而現場常是「先身障不資優」或「先資優不身障」。兩者可以用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存在普遍的「遮蔽效應」來解釋,即障礙特質會掩蓋資優,因此不容易被發掘潛能,另一方面資優特質也會遮蔽障礙,不易提送身心障礙鑑定。 然而,實務上還有一個因素是家長的逃避,即使出現了情緒或學習等問題,家長傾向是資優生的「過度激動」特質導致,隨年齡增長就會變好,因而拒絕鑑定評估,學生的問題行為就一直延續下去。 筆者導師班的家長曾表示:「自幼表現亮眼的孩子,居然被說有身障特質與需求!當老師建議進行評估,我們的心理排斥與反彈真的很大啊!然而我們相信老師對每位異質孩子的接納、同理與輔導,他完完全全接住了孩子們,所以我們願意聽從建議進行評估。」親師生經營的互信,可以讓專業建議得到接納。 系統性正向介入策略 根據國教署二ま二ま年公布的「加強推動身心障礙資賦優異學生之發掘與輔導方案」可得知雙重特殊需求學生中,自閉症約佔百分之六十四,情緒行為障礙約佔百分之十三。兩類學生的情緒、人際、溝通問題也往往是最困擾之處。 下文分享有關此兩類新生的可於開學前進行之系統性正向介入策略: (一)實質轉銜:身心障礙學生或高關懷學生到下一個就學階段須進行轉銜會議,不過會議往往都是輔導主任、組長、專任輔導教師出席,不一定會通知資優教師出席。然而,學生是完整個體且具有交織的正負向特質,建議成員要列入資優教師。 (二)班級相見歡:小學畢業到國中報到後,可進行相見歡活動,請學生與家長出席,透過親師生對話觀察,填寫家庭基本資料,以了解家長背景與對特殊教育的想法與需求,其中亦觀察學生特質與行為,擬定結合個別輔導計畫(IGP)內涵之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三)暑期營隊活動:辦理單日營隊或與其他專業單位合作進行跨日營隊,透過分組從旁觀察學生的認知、情緒、人際、溝通等問題,並善加利用預告與結構化的介入協助其適應。此外邀請部分學生扮演穩定的支持力量,是班級經營的重要關鍵。 (四)個案會議:針對雙重特殊需求或疑似學生進行個案會議,討論成長史、教育史與醫療史。注意到,會議不能只是陳述問題或抱怨,而是聚焦問題行為、釐清前因、介入策略以及效果,尤其問題行為多跟生態環境有關。教師的態度決定了家長後續是否願意進行評估,須站在家長的角度色去理解他們的焦慮與惶恐,並且營造親師共同解決問題並促進適應的氛圍。 (五)備課日召開正向支持會議:開學前由行政端召集普通班導師、資優老師、專任輔導老師等人,從正向行為支持的角度進行會議,討論包含:控制前事和調整環境系統(學生、教室、學校)、問題行為的有效處遇、服藥的注意事項、普特輔的分工、學生優勢能力的發展等事項。要提醒的是,不能只停留在原則性的輔導策略,應該去討論個別化的有效與無效介入策略,例如:「預告與視覺化」是常見針對自閉症或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建議,但是對雙特生不一定有效,原因是資優學生認同其內容,甚至去挑戰跟質疑,這一點也是雙特生獨特之處。 加強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社交與心理輔導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包括了解自身特質、自我管理與決策、學習策略、正向同儕互動技巧等等。教師也要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特質、接受評估、正向看待問題行為,並提供情緒上的支持。要注意的是,密集傳遞訊息或要求入校往往會讓家長有負面感受,導致消極配合學校。 整體來說,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輔導須雙軌介入,一方面是優勢領域的引導與發展,另一方面要有弱勢領域的介入與支持,使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克服逆境、展現長才。 . |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