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策略 貼紙尋寶遊戲 改善視知覺能力(110年4月23日) | |
文.圖片提供/王郡儀(彰化縣鹿港國小學習教室教師) | |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常常觀察學生的學習和評量狀況,適時調整教學模式。在我任教的資源班中,有一組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視覺搜尋普遍不佳,面對月考國語考卷生字大題的格子填空題型時,即使有時知道正確的國字怎麼寫,仍常答案填錯題、填錯格,未能依題目的順序寫在對應括號內。觀察到學生的困難後,我將這些狀況歸納為缺乏視覺搜尋能力、視覺專注力及視覺依序認知的能力等。 因此,在下學期第二次評量後,我決定為這組學生設計一份結合「視知覺搜尋、視覺比對」的句子式國字填空練習教材。使用遊戲方式,將找空格填答案的枯燥練習,變成將貼紙貼在藏寶箱中的「尋寶遊戲」,最後終於成功讓學生學會「雙手並用」、「手眼並用」、「逐字視覺搜尋」的作答技巧。 這份配合考試視知覺策略的教材,約略分三個階段: 1.使用彩色貼紙提示,學生動手尋寶找答案。 2.去除題目中的色塊提示,提升學生視覺搜尋能力。 3.讓學生雙手視覺搜尋並用,提升學生的答題正確率 。 使用貼紙提示 動手尋寶找答案 由於學生的視覺注意力比較弱,視覺搜尋能力也不佳,因此在句子式國字測驗題目中,先將題目要測驗的空格處套上顏色,給予對應顏色的圓點貼紙,讓學生動手玩尋寶遊戲──括號內以浮水印呈現藏寶盒,並告訴學生句子題目中有寶石,找到後記得將貼紙黏到括號的藏寶盒上,將貼紙象徵的寶石放入藏寶盒中。 非慣用手指著句子題,由上而下依序搜尋,遇到色塊即停住;慣用手拿著圓點貼紙,在第一個括號藏寶盒旁等待。當非慣用手停在顏色色塊上,慣用手即撕一張同色貼紙,貼在「括號藏寶盒」中,象徵找到「寶石」。 貼紙尋寶遊戲中,讓學生邊依序黏貼紙,邊使用鉛筆記錄已貼在藏寶箱上的圓點,並依序由一號開始編碼,對應題目中顏色相同的色塊,藉由比對的方式,提升學生視覺序列的注意力。練習結束後,學生亦能統計自己真正找到幾個寶石,做為學生努力的肯定與自我檢視。 褪除題目色塊 提升視覺搜尋力 接著,將原本題目中的色塊去除,呈現原本的題目。學生使用第一階段的比對策略,非慣用手逐字指著文字,找出題目中的空格,慣用手拿著鉛筆,雙手比對併用,分別在「括號藏寶盒」和題目空格旁依序寫上數字。 雙手視覺搜尋併用 提升填答位置正確率 從第一、二階段的工作分析,逐步為學生建立句子填空題型的答題基模,降低寫錯格、答錯題失分的狀況,提升學生應試的自信心。 經過逐步練習後,在第三次評量的句子式國字測驗中,學生都能以習得的視知覺搜尋方式,依序先為題目與答案標號再作答,試卷中已有將近七八成的正確率。 進行評量時,以練習過的視覺搜尋策略作答,可看到學生眼中閃爍著光芒,透露「這一點兒也難不倒我」的感覺。評量後學生看到自己答對了,個個都開心的與教師分享,對特教教師而言,無疑是教學最幸福的一刻! ![]() |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