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性平觀念的教學要則(101年12月21日)
  ●性別平等教育
文/蕭奕祺
    我任教於特殊教育學校的高職部,學生多半為智能障礙合併其他障別的重度多重障礙者。排除情緒及肢體障礙問題,中度障礙生的認知程度較佳,具備生活自理、與人溝通以及交友能力,可在他人指導下進行簡易的工作。而重度障礙生大多需要他人經常性的照顧與協助,對情境的理解力不足,缺乏準確表達需求的能力,自制力也較差。

  不過,不論是中度或是重度的多重障礙生,在青少年階段,或多或少會對異性產生興趣,開始有交友需求,只是往往表達方式不恰當。因此,若能建立多重障礙生性別互動的正確態度,就可以在一定的基礎上教導他們適切的表達情感。

  多重障礙生的身心特質不一,障礙狀況不同,因此每個個案對教學者都是挑戰。

  在教學上,不連貫的情境,使多重障礙生較無法了解與吸收。而繪本類的圖畫故事書,大都有起承轉合,故事有開始、過程,也有結局,情節連貫,加上圖畫色彩豐富,很能吸引學生專注。

  另外,繪本可延伸多元的教學活動,例如改編故事結局等,可以適用不同障別的個案,能引發學生高度的學習動機,有助於塑造中重度心智能力缺損學生正向的行為。因此,我嘗試以繪本進行性平教育。

  以下,提供對中重度多重障礙生的教學指導建議:

從良好的人際互動學起

  提到「性別教育」,很多人馬上聯想到認識性器官、性行為、兩性交往等教學主題,但是否要如此強調「性」,我持保留態度。

  尤其對於中重度多重障礙生來說,對於性或性別他們還沒有清楚的概念,因此強調身體構造差異,倒不如先教他們如何與人良好的互動來得實際。他們每天都會接觸不同性別的人,教導正確互動之道與交友方式,才是預防性侵,促進健康生活的根本。

  我參考民國一百年「九年一貫」新課綱有關性平議題的能力指標,依據學生程度設定「性別互動」、「多元的性別特質」、「身心發展差異」、「破除刻板的性別角色」、「身體界線」、「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等主題,再尋找適合的繪本搭配教學。

  在運用繪本時,由於市售繪本大多為國外著作,書中的生活情境與我國略有差異,因此,教師須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轉化,才能發揮繪本教學最大的效益。

以學習單提示重點

  製作簡易的學習單,幫助學生釐清教學內容或故事主角、事件的發生,以強調重要概念。在學習方面,中重度多重障礙生容易分心,混淆重點,所以製作學習單提示教學重點,並建議以圖象取代大量文字陳述。

模擬真實狀況演練

  在課堂上,多重障礙生對於事情的對錯,大都能清楚而正確的回答,但要他們執行往往做不到。因此,教師最好能把該學的內容原則化,或拆成便於執行的小步驟,請他們練習;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須在一旁指出練習的重點,如此,他們才可以清楚了解、學習適當的行為,並逐漸內化。

教學者以身作則

  教學者須具備正確的性平觀念,才能隨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態度;無論對大人或學生,都遵循「男女有別」、「分工合作」、「互相尊重」、「以禮相待」等原則互動,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不斷的正向引導

  發生性平事件時,教師須冷靜處理,分析原因,切勿一味嚴厲指責學生,造成他們避重就輕、逃避責任的態度。事後,最好針對認知不足處實施教育,正向引導,重複練習,才能讓學生卸下心防,感受接納,從錯誤中學習,避免事件再次發生。

  在遇過及聽過的性平事件中,我發現多重障礙生以「不恰當的互動」類型居多,例如:不當的擁抱、觸摸、親吻同學,以及不適當的言語等。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由於學生認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佳,所以教學者或照顧者輔導時,最好能隨時留意並不斷強調正確的觀念,建立清楚的規範,以養成他們尊重他人的態度,增進自我保護能力。

  以繪本教性平觀念的優點是:大量圖象、少量文字的教材,可減輕多重障礙生的學習負擔,讓他們專注在情感表達及行為的改變。另外,藉著角色扮演、價值澄清等延伸活動來模擬情境,可促進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有助於落實性別平等課程。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