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遞區號改3+3 郵件投遞更準確
報導/李琦瑋

中華郵政宣布今年三月起,郵遞區號編碼改成三加三,增加郵件分揀效率。
攝影/高修民

中華郵政公司日前表示,現行郵遞區號編碼「三加二」不敷使用,為讓郵件投遞更順暢,預定今年三月起,採用「三加三」新制,未來信件地址就算有缺漏,也能增加找到正確收件地的機會,加快準確投遞。我國何時開始有郵遞區號制度?編碼方式為何?新制又有哪些優點呢?

中華郵政公司郵務處科長曾清潭說,郵遞區號是配合郵件機器的一種地址編碼制度,讓機器辨識分類,節省人力時間,提升運作效率。
西德一九六一年首創郵遞區號制度,歐美國家相繼跟進。我國郵政總局一九六五年考察各國編碼原則,引進適合臺灣的郵政編號。一九六九年為配合郵件處理機械化方案,除了信封規格標準化,同時推行郵遞區號制度,一九七○年三月二十日正式實施三位數郵遞區號,將臺灣分為九個區,第一碼為區域編號,第二碼為縣市號碼,第三碼若為「零」,表示地方政府所在地或郵件轉口局,「零」以外則為一般郵局。

加速郵件分揀投遞
三加三投遞更準確

民國七○、八○年代,臺灣經濟成長快速,郵件遞增,為加速郵件處理,一九八五年改實施五位數郵遞區號,在原有三位數之後,再加兩位數,代表投遞區段。
曾清潭說,當時地址書寫將郵遞區號與地址合一,直式信封是先寫行政區,再橫向書寫郵遞區號,後續書寫路街名稱。
但大眾認為區號位數多,不易記憶,且使用直式信封卻需轉動信封橫向書寫郵遞區號,不符國人書寫習慣,導致書寫意願低落。郵局便順應民情,一九九一年將五位數拆成「三加二」郵遞區號,並在直式信封的右上及左下方設置郵遞區號欄,後兩碼為大宗郵件用戶「投遞專用號碼」或是一般民眾的「投遞區段序號」,大宗郵件收受戶需寫完整「三加二」碼,一般民眾寄信,只要寫對地址,填上郵遞區號前三碼即可。
曾清潭指出,隨著都市化人口增加,大樓戶數漸增,郵件投遞「段數」也增加,二位數區段碼不敷使用,投遞區段與現行郵遞區號差異甚大,無法有效分揀到投遞段,有時得以人工方式照地址判斷寄送區,耗費時間、人力、金錢。因此區段碼改制為三位數,對大宗郵件收受戶較有影響,一般民眾寫前三碼即可。
未來新制上路後,能增進郵務分揀效率、郵件作業簡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大宗客戶投遞效率。針對學校、政府機關、公司、大樓等處,編列後三碼,分揀處理時就能直接挑出。
他也提醒,不論編碼是「三加二」或是「三加三」,郵遞區號寫越完整越好,有助於郵局增進效率,即使有時地址漏寫,仍能藉郵遞區號判斷,建議可到中華郵政官網查詢完整郵遞區號。

各國編碼方式不同
寫清楚最有助效率

各國郵遞區號編碼不同,許多地區用數字,也有些使用英數混用,少數不使用郵遞區號。
美國郵遞區號(ZIP Code)起初是五位數,定位到州、區縣、城鎮,後來擴展成ZIP+4,可定位到區、大樓、街、路等詳細地址,寫法如「12345-6789」。
英國郵遞區號(Postcode)由英文與數字混用組成,可以有六種格式,最多有七碼加一個空白。英國路名重複情況複雜,民眾相當依賴郵遞區號,除了郵務系統作業需要,只要Google郵遞區號就能精確找到所在地大樓或街道,加上房號或門牌號碼就能定位出住址。
香港採用機械揀信系統,能辨識逾九成列印或手寫英文地址,或列印的中文地址,並個別派遞段分揀郵件,引進郵遞區號制度意義不大,因此沒有郵遞區號。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郵遞區號改成3+3

郵件投遞準確的重點,在於寫對郵遞區號。但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常仰賴郵務人員,建議郵局多宣導正確觀念,如在信封背後或上郵政網站查詢,才能加快準確投遞。
葉阡妤‧臺中市大楊國小六年甲班

有一次去郵局寄信,郵政窗口的阿姨提醒我要寫郵遞區號,那時就知道這是為了增加機器分信效率設置的。郵遞區號增為3+3助人利己,不但減少人力時間,也可以讓自己的信件早點到達,一舉兩得。
謝名竑‧苗栗縣東興國小五年甲班

增加郵遞區號碼數對現代人來說沒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在3C當道的今日,多數人使用手機、電腦傳遞資訊,習慣使用郵寄方式的人相對較少。突然增加碼數,使用者未必能適應,提高效率的效能不大。
施妤蓁‧彰化縣洛津國小六年乙班




讀完本週〈郵遞區號改3+3 郵件投遞更準確〉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呢?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郵局或銀行存摺封面,請在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chunchang@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