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行使罷工權 應提前預告嗎?
報導/李琦瑋

華航機師罷工引起話題,因為在許多國家,勞工罷工都有預告期。
圖為美國航空公司機長。 美聯社

華航機師罷工七天後落幕,春節期間罷工影響許多旅客,外界關注是否設立「罷工預告期」制度。不少立委表態支持修法,設立罷工預告期,交通部也表態贊成,認為交通事業如果罷工期不確定,恐會陷旅客、交通運輸於不確定狀態。勞動部則認為,在臺灣想行使罷工權已是困難重重,這個議題須慎重研議,學者、民間團體也有不同看法。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表示,勞工罷工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行使,個別勞工與雇主在勞動契約訂定上,無法有對等的立場協商討論,因此為了有平等的立場,許多國家都承認勞工有勞動三權,包括團結權、團體協商權、團體爭議權。

擁有勞動三權
給勞工對等立場

勞工得以團結組織工會,再由工會代表勞工,與雇主進行勞動條件的協商討論,訂成團體協約。如果勞資雙方協商無結果時,就必須給予勞方一定範圍的爭議權利,也就是罷工權,讓團體協商儘早完成。邱駿彥強調,罷工並非勞工懶惰、不提供勞務,而是為了達到訴求,被賦予對等立場,以和雇主談勞動條件,但勞工進行罷工也必須付出代價,在罷工期間,雇主可以不給薪。

規範條件繁多
合法罷工不容易

在臺灣要達成罷工並不容易,除工會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六點二外,法律對於合法罷工也限制重重,罷工的理由必須是調整事項的爭議(對於勞動條件,有一方要求繼續維持,一方要求改變)才能罷工。工會首先要與資方進行調解程序,調解不成立後經過投票,得到過半數同意,才可以進行罷工。
另外,針對特殊行業,包括自來水事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醫院、證券期貨與銀行、通信業等與大眾生命安全、國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相關之事業,會再加上一項限制:工會要先與雇主約定《必要服務條款》,也就是罷工時要留下一定人力維持必要服務,才能進行罷工,因此這些行業很難進行罷工。

減少民眾不便
特殊行業應預告

據勞動部去年舉辦的座談會紀錄,目前許多國家都有設立罷工預告期,日本、義大利規定十天;英國七天;法國、南非四十八小時等。邱駿彥說,罷工預告指的是工會在取得合法罷工權後,要向主管機關報告罷工的時間,罷工預告一般限制與民生、重大公益相關的事業,以免造成民眾不方便。日本就規定運輸業、郵政、電力、醫療、公共衛生等行業,罷工前十天必須預告。
邱駿彥認為,一般事業不應有罷工預告期,但特殊行業對民眾生活影響大,如果有罷工預告期可以減少民眾的損失。但目前臺灣這些行業已經很難取得罷工權,因此建議刪除《必要服務條款》的限制,改設立罷工預告期,兼顧勞工團結權及民眾利益,但最重要的,還是資方有無採取積極協商行動、消弭罷工,否則即使訂定罷工預告期,也會產生影響。

除法令規定
勞資可自行約定

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陳淑綸表示,臺灣的罷工限制比其他國家嚴格很多,不支持罷工預告期修法,應該由勞資雙方在團體協約中,自行約定《必要服務條款》與罷工預告期。如果在勞資雙方不了解預告期意義時倉促入法,工會覺得被箝制,資方也不了解該做什麼。
消基會指出,站在保護消費者立場,希望政府迅速修改相關勞工法規。大眾交通運輸事業勞工罷工,應規定至少有七天至十天的合理預告期間制度,讓消費者有適當反應期,且讓勞資雙方有最後協商溝通的緩衝期。

圖說:
法國國民議會於去年底,通過禁止父母體罰及言語辱罵兒童的法案。
美聯社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罷工提前預告


這次華航機師罷工事件,大大的影響出國玩的遊客。從電視畫面,可以看出旅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雇主和機師也因這次事件受傷了,提前預告對消費者、勞工、雇主是三贏的策略。
張宸瑜‧嘉義縣新港國小四年乙班

突然罷工會造成許多脫序現象,連帶造成他人不便。罷工的出發點是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但是也要顧及他人利益,如果能事先宣告,讓人做好準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尊重。
黃子庭‧臺北市成德國小五年一班

罷工會發生是政府的監督責任沒做好,勞工在公司的申訴管道不暢通時,政府應主動提供協商方式,或介入評斷是否違法。因為要讓勞資雙方對等,罷工不需要提前預告。
施妤蓁‧彰化縣洛津國小五年乙班

讀完本週〈勞工行使罷工權,應提前預告嗎?〉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