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乾渴 清淤、水權調度解危
石門水庫水情緊張,水資源調度問題引起關注。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提出,石門水庫專供桃園用水,新北市用水應由翡翠水庫提供,石門水庫因淤積嚴重,目前蓄水容量僅二點七億噸,但一年供水需要八億噸,得蓄滿水庫四次才足夠,反觀翡翠水庫蓄水量四億多噸,蓄滿一次就足夠一年使用;立委高志鵬則呼籲中央應統一水權調度,將臺灣自來水公司與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合併,聯合運用翡翠、石門兩大水庫資源,解決北部缺水危機。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八百八十萬名民眾的民生用水,主要來自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翡翠水庫由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經營,除了供應臺北市外,也供應新北市中和、永和、新店、三重及汐止七個里的用水,而石門水庫則由臺灣自水來公司經營,供應桃園市、新北市板新地區、林口地區。
立委鄭寶清表示,翡翠水庫過去十五年平均利用率只達兩成一,超過一半的庫存水流向大海,而石門水庫過去十五年面臨多次限水,很多廠商沒水用不敢接單。
北水南送
翡翠供應全新北
地方首長、民代要求「翡翠水庫北水南送新北市板新地區」,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邱忠川表示,翡翠水庫其實很早就提供新北市永和、新店地區的用水,水利署並沒有規定哪一個水庫只能供應某縣市,水資源應大家共享,互相支援,如石門水庫也支援新竹用水。
邱忠川說,目前翡翠水庫每天輸送到板新地區的用水約六十五噸,正在進行的板新第二期供水計畫,從新店溪鋪設大型供水幹管到新北市,今年第一階段工程完工後,供水可以提升到七十二萬噸,第二階段在一百零八年完工後,預期每天供水一百零一萬噸,將滿足板新地區所需。
不過,不少民眾仍然憂心缺水危機,而石門水庫最大的罩門就是淤積嚴重。邱忠川說,石門水庫設計的經濟使用壽命為八十年,歷經多場颱風洪水帶來大量土石淤積,讓原本三點九億立方公尺的容量,只剩二點七億立方公尺,約剩三分之二。
淤積嚴重
石門清淤找對策
邱忠川分析,石門水庫是「在槽水庫」,即在河川主流興建大壩;與全世界的在槽水庫一樣,有共同的宿命,就是容易淤塞。目前清淤方法採取陸挖、抽泥、水力排砂、防淤隧道四種,陸挖與抽泥只能清掉淤積量的三分之一,今年將在阿姆坪興建防淤隧道,設計類似員山子防洪隧道的概念,讓挾帶大量泥沙的原水,在上游就從防淤隧道排出至大漢溪,不入庫自然就不會造成淤積。
有學者認為,水力排砂會破壞河川中下游生態。邱忠川說,水庫就是一個大型攔砂壩,不排砂反而會造成河川下游出海口海岸線倒退,希望以淤積和防淤達到平衡的方式,讓石門水庫可永續經營。
學者提議
調節使用地下水
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丁澈士則提出「洪水資源化」構想,以「地下水為主、地面水為輔」。他說,臺灣年平均降雨量為兩千五百毫米,約為全球平均的二點八倍,水資源很豐富,但有很多水被浪費,尤其從中央山脈流下來的地下水,是全國水庫水量的上百倍,而且水質好、穩定,但這些豐沛潔淨的水卻沒被留下來。
丁澈士指出,五月到十月是豐水期,可將供水來源交給地下水庫;十一月、十二月枯水期,再由水庫供水,不會有枯水期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問題。他建議政府利用現有的地下水觀測站,作為地下水管理、控制工具,透過妥善利用儲蓄地下水,解決下游在豐水期的洪患問題。
圖說:
板新第二期供水計畫,從新店溪鋪設大型供水幹管到新北市板新淨水場。
報導/沈育如
有許多水庫都快見底了,不只是石門水庫,嘉義的仁義潭也是。對於水庫淤積問題,應該從上游做起,上游如果沒有做好水土保持,泥沙就會沖刷下來淤積在水庫。
許容欣‧嘉義縣社口國小六年甲班
我們本來就不該隨便開發山林,更別說要加蓋水庫了。如果臺灣再這樣下去,是會嚴重乾旱的!我們別再圖一時的方便,而葬送了整個臺灣!
羅筱淳‧桃園市中平國小六年七班
水庫會淤積,是因為上游土石鬆軟;水庫會乾涸,是因為人們不夠珍惜水源。要根本解決水資源問題,必須靠大家的力量,不濫伐樹木,珍惜水源,缺水噩夢才能永不發生。 林怡孜‧雲林縣口湖國小六年甲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