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RID焦點討論法與新聞對話
文‧圖片提供/曾薇庭(臺中市大甲區日南國小教師)
 |
▲學生以ORID發表意見,並運用情緒卡說出自己的感受。 |
「ORID焦點討論法」近年來非常熱門,被廣泛運用在各領域,作為聚集討論焦點的提問方法。臺中市日南國小教師曾薇庭將它帶入讀報教學,和學生討論新聞,引發學生關心時事議題。
在一場研習會裡,前中央社會科輔導團輔導員洪夢華老師介紹「ORID焦點討論法」,和國小社會科領域的講師們分享。老師的演講給了我靈感,於是我轉化運用設計了一張讀報ORID的學習單,並發表在「溫老師備課趴」社群,獲得很多回響。
用ORID學自我提問
ORID焦點討論法中的「O」是objective,是客觀的、基於事實的,可以引導學生寫感官看到的、聽到的。「R」是Reflective,是反思、感受,可以寫情緒和自身感受。「I」是Interpretive,是意義詮釋,思考自己學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發現了什麼。「D」是Decisional,是決策、行動,可以採取的行動或解決方法。
「ORID焦點討論法」如何引導實施?以〈高市勝利校慶運動會 親師生戴口罩抗議〉新聞報導為例,眉題「位於左營空汙重災區,15年來卻無室內體育場館」,以及第一段的報導內容,完整說明利用運動會以「連署、戴口罩、呼口號」方式抗議,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所以寫在ORID的O(事實)裡。
R的部分,我搭配「溫老師備課趴」社群老師分享的情緒卡列表,和學生討論對於上體育課的不便,勝利國小學生會有什麼感受。和勝利國小相比,說說自己上體育課的感受。
這篇報導中指出,去年左營區出現四十二天的紅色警戒,也發現左營區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上課日出現空汙問題,這都是I,發現了什麼。D是決策和行動,有學生表示可多搭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空汙。
ORID是教學好幫手
ORID焦點討論法有四個重點,我的訣竅是一天探討一個重點,並寫在聯絡簿裡,第五天統整抄在學習單。每天一個重點,老師指導批閱時不會有太大壓力,學生一個星期就可完成一篇新聞探討,會非常有成就感。
ORID除可以運用在讀報,探討新聞相關議題。社會領域教學裡的全球暖化議題、產業的新發展、臺灣的自然災害等課文都很適合用ORID教學。閱讀教學時,也可運用ORID循序漸進的討論方式,撰寫讀書報告。
ORID還可以運用在班級經營,當學生犯錯時,請學生說出犯錯的經過是O,覺察帶給別人和自己的傷害是R,從中學到的教訓是I,如何改正錯誤的行為就是D。ORID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推荐給老師們。
圖說:
1學生以ORID發表意見,並運用情緒卡說出自己的感受。
2以階梯書呈現ORID學習單。
3學生以ORID探討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