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教育實驗班系列報導】

讀報讓校園生活更有趣
彰化縣伸東國小
文‧圖片提供/周素珍

 
▲全班讀到有關製作湯圓的文章,馬上動手做!   ▲全班用心讀報,將感想化為文字。

為了強化推行讀報的專業及自信心,我抽空參加讀報研習講座;在了解讀報概況後,我檢視課堂時間的調配、課程安排、學生及資源需求後,才決定申請和推行讀報教育。「你得衷心喜愛這份刊物,讀報才會有成效。」彰化縣新水國小的許淑玫校長一針見血的提醒我。
晨間、中午必讀報
 「老師,怎麼會有報紙?是買的嗎?」新推出的讀報課程讓三年級學生既疑惑又興奮。我先帶領孩子認識各個版面內容及特色,然後簡單說明:「以後每天晨讀時間要讀報;午休前二十分鐘要讀報;回家要讀報紙內容跟家人分享;零碎時間就是讀報。」原本我以為全班會哀鴻遍野,想不到學生一臉新鮮的翻閱報紙,不斷提問討論,欣喜之餘,仍不免擔憂這只是「蜜月期」。
 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導師時間的「今日報紙瀏覽」,成了我和學生對話的橋梁;志誠說:「第八版的科學教我許多知識;第六版漫畫將知識『畫』的很有趣。」還一副大人樣的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讀報的小孩也不會。」閔旂也愛科學版:「希望《國語日報》能常常刊登和動物習性有關的報導。」
 而家庭作業的「與家人分享讀報」讓親子關係更貼近了,「孩子,我喜歡聽你念報紙給媽媽聽,可是要有抑揚頓挫,不然我快睡著了!」媛茹媽媽的回饋令我莞爾。
延伸教學好教材
 因為讀報教學的延伸範圍很廣,我們選取報紙的內容,舉辦了辯論會;班上還因此誕生了「主播王」、「剪報王」、「讀報賓果王」。「老師,今天報紙教怎麼做湯圓,看起來好有趣!我們也來搓湯圓,好嗎?」類似的手作課程一被讀報觸發,就停不了了,我們陸續做了湯圓、果凍和冰棒,還去校園尋找「可食用植物」等,就是因為報紙提供的教學資源,為平淡的課程增添許多色彩。
 「素珍老師,《國語日報》的藝術版可以借我嗎?」連藝術與人文的老師也被報紙多元、活潑及專業的知識給吸引,當成上課最佳的素材。
愛上閱讀表現佳
 這一年來,學生從這份刊物中獲得啟發;雖然成效難以用數據呈現,卻忠實的反應在平日的學習和表現上。
 冠宇和軒御就誠實的反應不喜歡讀報作業,「因為回家時,爸爸會要我讀完全部的文章。」冠宇愁眉「申訴」。軒御則說:「我喜歡國語日報的『故事』,還有『大千世界』,裡面介紹的內容很有意思。」
 紫婷和廷岳大力支持:「讀報讓我學到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也看到許多小朋友創意的表現及精采的文筆,看報紙真開心!」看來讀報更像「甜蜜的負荷」。
 我想,《國語日報》已占據學生的心靈,沒有報紙陪伴的日子,竟讓人感到有些空虛,所以我們班還要繼續申請讀報嗎?答案已昭然若揭。

 
▲學生認真的讀報心得和精心繪製的插畫。   ▲學生上臺發表讀報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