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事件 反映全球十年變化
★編輯臺觀點
《時代雜誌》選出了這十年來重大的八件國際大事,你是否贊同?也許在國人眼中,同性結婚或巴西經濟崛起,對臺灣影響不大,但可讓我們了解到不同國家文化產生的相異觀點,也增長國際觀。小朋友不妨想一想,對自己而言,這十年來的全球大事有哪些?
★新聞導讀
二○一○年接近尾聲,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選出八個事件、十六組關鍵數字,反映過去十年全球重大事件和國際趨勢。
這八件事涵蓋氣候、社會觀念、經濟變遷等層面,例如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冰十年來明顯融化;這十年也出現第一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荷蘭,目前已有十個國家認可。
二○○一年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美國,為了對抗恐怖組織,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巴西從過去負債累累的窮困國家,在十年內發展成為全球最強經濟體之一;俄國因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國內富豪暴增,售價新臺幣一千多萬元的頂級豪華轎車賓利,二○○○年一輛也沒賣出去,去年卻賣了一百零三輛。
中國與非洲過去十年的貿易成長十倍;印度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之一,根據估計,印度人口約十一億人,但共有五億四千五百萬支手機被使用。最後則是中國使用網路人數大增,全國約有三成上網人口,網路社群蓬勃發展。
報導/諶淑婷
檢視《時代雜誌》選出的全球八件事,政大國關中心美國暨歐洲研究所研究員鄭端耀,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都不約而同認為北極冰帽因全球暖化,面積逐漸縮小,影響全球生物、環境,重要性不可言喻;中國雖管制網路,但網友更會「翻牆」,透露出人民對資訊、言論自由的渴望。
為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國不斷提高國防經費,顯現出二十一世紀人類不能再以戰爭解決衝突問題,必須改以協商或其他方式尋求和平。對於同性結婚合法化,鄭端耀認為是對人類婚姻、宗教制度提出挑戰,值得思考。
金磚四國 經濟衝擊力大
最特別的是「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與巴西的崛起,這四國土地面積大、人口多、市場潛力大、經濟衝擊力大,是全球注目焦點。以巴西為例,在總統盧拉八年領導下,國民平均所得從原本新臺幣十一萬元,上升到二十五萬元,經濟發展也讓巴西在拉丁美洲建立起領導地位。
經歷九○年代前蘇聯解體、一九九八年金融風暴,俄羅斯曾經一蹶不振,但境內得天獨厚的原物料石油與天然氣,讓俄羅斯改頭換面,也產生不少新富豪。
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對各種資源需求度高,所以與富含石油、鐵、銅等自然資源的非洲進行經濟合作。中國的開發工程,促進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與道路修建,也改善了當地生活,非洲也成為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同樣是急速發展的國家,印度卻在今年十一月被報導一則極為諷刺的新聞,孟買市的一個貧民區,居民一萬多人,沒有一個正式廁所,但每戶至少擁有一支手機,有些家庭甚至有好幾支。在印度的十一億人口中,有三億為富人與中產階級,消費力驚人,卻有八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新臺幣一百元。
強權國家代表 將洗牌
二次大戰結束初期,歐美是「強權」國家代表,九○年代冷戰結束,「強權」變成美、中兩國。鄭端耀認為,未來的「強權」除了美國與工業表現卓越又克服兩德統一問題的德國,也將包括「金磚四國」,因為這四國的人口超過二十五億人,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經濟實力與市場規模驚人。
「『金磚四國』雖然耀眼,但各有複雜的國家問題。」吳惠林分析,這十年是印度自二次大戰結束後,經濟表現最佳的時期,並因資訊產業發達,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之一,但政府卻無法解決道路破爛不堪、民間衛生條件差等基本民生問題。倚賴能源經濟的俄羅斯,有「暴起暴落」的危機,吳惠林說:「暴發式的經濟容易腐化,財富集中於部分產業,也讓國家產業結構不正常,國民貧富不均加重。」
中國在非洲的開發,則有「以自身利益出發,掏空落後國家資源」的爭議,不僅破壞當地環境,資金也多落入獨裁政府手中,非洲工人不滿意中國對待勞工的態度和工資。崇尚自由經濟的巴西,擺脫貧困、降低失業率,但貧富差距懸殊。
除了上述問題,鄭端耀認為二○○八年的金融海嘯雖沒列入,但對全球影響重大,各國政府都要記取教訓,不再讓財團有投機炒作機會,並改善房價飆漲、貧富不均問題,才能真正消弭社會差異。
2000~2010關鍵數字事件
事件 |
2000年 |
2010年 |
◆全球暖化,北極冰帽面積減少 |
700萬平方公里 |
490萬平方公里 |
◆國家認可同性婚姻 |
0國 |
10國 |
◆美國國防預算增加 |
3160億美元 |
6930億美元 |
◆巴西國民平均所得提高 |
3700美元(約新臺幣11萬元) |
8536美元(約新臺幣25萬元) |
◆俄羅斯精品市場擴大 |
售出0輛賓利(頂級豪華轎車) |
售出103輛賓利 |
◆中國增加對非洲投資,中非貿易總額提高 |
16億美元(約新臺幣487億元) |
170億美元(約新臺幣5170億元) |
◆印度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之一 |
全國有200萬支手機 |
全國有5.45億支手機 |
◆中國網路社群蓬勃發展 |
上網人數2200萬人 |
上網人數4.2億人 |
資料來源/時代雜誌 |
|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何信諺 新竹縣十興國小
■這幾年來北極冰帽面積逐漸減少,溫度快速升高,加速地球暖化。現代生活雖便利,但是要避免過度使用造成暖化的產品,讓發燒的地球恢復健康。
沈心慈 高雄縣旗山國小
■十年來的統計數字,代表我們的環境、生活、溝通方式都在改變,而且變化很大。我們要落實環保愛地球,別讓危機擴大。
鄭筠潔 臺北市雙蓮國小
■政府可考慮用電訪的方式進行人口普查,就能知道全國人口數、房屋格局等資料,速度會比較快。不過,前提是國民都要誠實作答,不然就不準了。
讀報講堂
了解時事 有助社會科學習
翁淑玉 基隆市武崙國小教師
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分子,應該要知道世界上發生什麼事情。《時代雜誌》選出來這十年的八件國際大事,你都了解了嗎?多從報章雜誌來了解周遭的生活環境與世界的變化,就不會覺得社會科很難了。請回答以下問題:
- 這八件國際大事,你最關心的是哪一件事?為什麼?
- 你贊成「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結婚嗎?為什麼?
- 何謂「金磚四國」?他們的崛起對全球有什麼改變?
- 對於全球暖化問題,你可以做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