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域名稱中文化 .臺灣將上路
報導/諶淑婷
網域名稱終於邁向中文化。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國」、「.香港」三個中文網域名稱已經獲得ICANN(互聯網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理事會表決通過,將在全球啟用。未來網址不再局限英文,可用繁體或簡體中文直接輸入。
原本「.tw」的區域網站,往後都可以申請為「.臺灣」。舉例來說,總統府網域為http://www.president.gov.tw,改成中文化之後,網址將變成「www.總統府.臺灣」,更方便記憶,最快今年九月起可開始申請。ICANN主席貝克斯托姆表示,這個決議對華人來說非常重要,以中文為母語的十億網友將受益。
交通部指出,網域名稱在地化可貼近網友需求,更能展現無限創意,強化個人與企業的識別度。ICANN去年通過第一波,包括埃及、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碼網域名稱。臺灣網路資訊中心花兩年多準備相關文件,集合國內網路社群力量,在技術、政策提供支持,終於在上週的第三十八次會議,讓「.臺灣」獲准上路。
網路上的門牌號碼是IP,和IP息息相關的網域名稱,則可當作是網路世界中的地址,也常被簡稱為網址。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律師王以國解釋,網域名稱並非在網路發明時就出現,起初民眾想要連接上其他主機或網站,必須輸入連接的IP(例如211.72.210.250),但隨著網路世界蓬勃發展,要記住各網站IP的一長串數字不容易,直到美國加州大學設計出能和IP相對的網域名稱,民眾才能靠輸入網域名稱瀏覽各網站。
和IP相比,網域名稱顯得更個性化,因為網域名稱的每一層屬性都有獨特涵義(見下圖),容易辨認出網站的主題和類型。例如「com.tw」是依法登記的公司行號,「net.tw」是電信服務業,「org.tw」是指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等非營利組織,「gov.tw」則是政府機關,「edu.tw」是學校教育組織等。
雖然現代人大多依賴搜尋引擎找尋網站,網域名稱的重要性不如以往,民眾不再需要記憶或自己輸入,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網域名稱,卻能吸引更多人造訪網站,帶來無限的商機。因此許多公司企業註冊網域名稱時,都會使用自己的商標,例如e-Bay的網域名稱是「www.e-bay.com」,Coca Cola則是「www.cocacola.com」。
由於網域名稱不能重複,採「先申請,先使用」為原則,所以需要向公證單位註冊使用。王以國說,有些人會以他人的商標、姓名來註冊,刻意混淆視聽,或是日後再轉售給真正需要的公司與個人。「例如網站主題明明和鐘錶品牌swatch無關,卻故意註冊swatch,讓網友以為自己點選了swatch網站,以增加網站的點擊率。」目前各國都設有爭議處理機構,來判定網域名稱的所有權。
有些人擔心改成中文網址後,網站在國際間的流通性與推廣度,會不如過去英文網址順暢。臺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曾憲雄表示,往後註冊中文域名時,可以同時註冊英文、中文繁簡體網址,加強世界流通性。除非該網站只限於華文世界流通,就不需要申請英文網址。
開放中文網址後,預期將會出現各種充滿創意的網址,例如「臺灣最好吃」、「世界第一棒」等。曾憲雄笑說,只要符合限定的字數,又無傷大雅、不侵權,歡迎大家發揮創意提出申請。但臺灣網路資訊中心會事先保留特殊名稱限定申請,例如「總統府」、「臺灣大學」等明顯可歸屬的單位,以免日後發生網上命名糾紛。
網域名稱中文化,除了可讓中華文化透過網路融入國際,也更貼近國人使用需求。未來不管是不懂英文的兒童或老年人,都可以輕易漫遊網路世界。曾憲雄期待中文化之後的影響效益,「也許將來電子信箱也能中文化,甚至與原本的家中地址結合。雖然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這也是網路無限可能的特性。」
 |
|
編輯臺觀點
使用網路的便捷性,已經成為現代化生活的一部分。網域命名型態今後更多元化,讓各地的人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隱含科技進步與文化尊重等多重意義。了解網域的名稱特性,在運用網路時會更得心應手。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陳信瑋 嘉義縣社口國小
■透過網路,可以和各地好友聯絡,也可以查詢各種資料。以前要查網址都只能用英文,不懂英文很不方便。改用中文輸入,既熟悉又親切,也會讓國內外人士更願意看中文。
劉蒨蓉 高雄縣過埤國小
■我們的英文還不流利,如果網址名稱改成中文,應該比較好記,也方便查詢,對小朋友來說是好消息。
吳亭儒 嘉義市育人國小
■臺灣許多地名的由來都有歷史淵源,因此要改名前必須三思,才不會背離先人精神。應鼓勵大家深入探索家鄉歷史,有了認同感,當地居民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讀報講堂
網址輸入母語 貼近網友需求
劉美吟 臺南市文元國小教師
你是不是曾經因為漏抄網址字母,而無法進入網站?在資訊便利的時代,上網已是一般人重要的資訊來源,但網址對於非英語系的民眾,貼近性實在不夠。如果能有方便記憶的母語網址,除可使網址更具意義之外,網友使用時也會更有情感,所以,將來中文網址在華語系國家的推廣度一定更高。請思考以下問題。
- 網址的全名是什麼?為什麼不用IP當網址呢?
- 如何用網域名稱來區別網站所有單位的性質?
- ICANN已通過哪些國家的國碼區域名稱母語化?
- 如果要幫自己常上的網站取個響亮、有趣的中文網址,要如何命名?
- 對於故意以他人的商標、姓名來註冊,混淆視聽,或日後再轉售給真正需要的公司與個人的行為,你有何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