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渣毀農地 鉻米傷健康
報導/諶淑婷
除了毒奶粉、毒鮑魚,我們還可能吃到毒米嗎?根據聯合報報導,臺南縣後壁鄉傳出農田檢驗出土壤鉻濃度超過土壤汙染管制標準。檢測發現,約有四百一十平方公尺的農地、一千兩百多公斤的稻作被汙染,目前已緊急採割,必須銷毀。
環保署上週證實元凶是緊鄰該稻田的超翔科技公司堆置的爐渣,由於八八水災帶來大雨,爐渣被沖刷後溶入稻田,所以農地生產的稻子含有高濃度的重金屬鉻。農家表示,水災過後,水稻就出現焦黑枯死的情形,需要大量施肥才能維持。
根據土壤採樣化驗發現,鉻濃度為每公斤六百九十二毫克,遠高於管制標準的兩百五十毫克。環保署已要求業者在年底前提出汙染改善計畫,否則將依違反《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處一百萬元到五百萬元罰鍰。臺南縣政府也緊急採樣其他農田的稻穀送驗,證明後壁鄉的稻米沒問題,希望糧商恢復收購。
鉻是人體必須吸收的微量元素之一,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鉻能夠讓體內糖分、脂肪、膽固醇的代謝好好運作,大多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例如啤酒酵母就含大量的鉻,再藉由排泄排出體外。
在工業上,鉻被應用在電鍍、皮革、油漆、染料等工業。新竹市光武國中自然科教師林茂成說,鉻通常被區分為三價鉻與六價鉻,工業常用毒性較強的六價鉻,因此,鉻的氧化物會存在爐渣或廢棄物上,經過雨水沖刷溶解後,會進入土壤中,再被農作物吸收。「當環境中鉻濃度太高時,農作物可能會枯死,但是也可能進入農作物組織、穩定下來;被人食用之後,鉻又會躲藏在人體某處,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引發癌症。」
臺南縣後壁鄉「鉻汙染」事件爆發後,縣府單位擔心稻米銷售受衝擊,不斷澄清檢驗後仍在安全範圍內。臺大農業化學系鍾仁賜表示,重金屬對植物的影響可分兩種,第一種是鎘,能夠被植物吸收,甚至停留在種子,例如會引起「痛痛病」的鎘米;第二種則像鉻、銅,在土壤中不大會移動,可能只停留在植物根部。
但根據中國浙江大學日前發表的研究調查,一百三十二類稻米品種中,對鉻的吸收量有高低之別,差異量可達二十八倍。因此林杰樑建議,政府應該查清楚臺南當地種植的品種對鉻的吸收力如何,並積極行使公權力,當機立斷清除所有汙染源。
鍾仁賜也表示,除了稻米危機問題,政府更應注意被汙染的農地已難以恢復,也不能再種植其他作物,「泥土中的重金屬很難再被水給沖刷掉,即使農產量恢復了,但是汙染也不見得去除。」他認為政府應給予當地農民一定的撫卹與貼補,並且記取教訓,不要再繼續讓臺灣的土地「死亡」。
除了鉻米外,國內常見的稻米汙染包括鎘米、砷米,還有農藥殘餘等問題。林杰樑提醒民眾:「飲食安全很重要,採購農產儘量選擇非汙染區,如果不確定哪些地區受到汙染,就不要固定購買同產地的農產;並且選擇經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的精白米,而非糙米。」他希望政府能負起責任,輔導臺南農民接受公信單位的檢驗,證明自己的農產安全無虞,才不會因為工廠的汙染,造成冤枉損失。
「這則新聞讓我們看到業者為了省下處理廢棄物的小錢,讓全民負擔環境損失與食品汙染的問題。」林茂成表示,成人與兒童都要學習提高自我公民意識,不管未來是身為消費者或是製造商,都要以公民生活為處事指標,才能讓子孫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
 |
編輯臺觀點
受汙染的農田必須列管,數年內禁止栽種作物。農民心血和人民健康,都因人為疏忽而蒙受損害。消費者除了本身要注意選擇健康衛生的飲食外,也要養成關心環保的觀念,培養公德心,才能利人又利己。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葉政鴻 臺南縣新東國小
■鉻米不但會造成人體肝功能衰竭、腎臟損傷,甚至還會致癌。經過這次事件,我深深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如果再繼續無止境的破壞下去,可能到最後人類會自取滅亡。
王姵云 臺南縣新東國小
■生長在「無米樂」的故鄉,竟然傳出「毒米」事件,實在令人震驚。工廠廢棄物若是會汙染環境,就應該做好適當處理,希望我們的米早日恢復優質米美譽。
詹喬奕 臺北縣文化國小
■電影中的世界末日不但整個地球毀滅,人類也滅亡。我相信有一天真的會發生,因為地球汙染非常嚴重,許多人亂丟垃圾,也有很多人亂砍樹,若繼續破壞環境,人類一定會滅亡。
讀報講堂
好米變毒米 檢驗工作持續
官美君 宜蘭縣北成國小教師
微量元素「鉻」可幫助人類將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排出體外,但是工業用的鉻,如果不小心被人類誤食,將造成健康莫大的傷害。臺南縣後壁鄉傳出農田遭受鉻汙染,稻米變成「毒米」,目前該地區有更多的稻米將接受檢驗。
- 你知道土壤中鉻濃度的管制標準是多少?
- 爐渣引發毒米事件,除了危害人類健康外,還會危及哪些動物?
- 鉻汙染帶來怎樣的災難?
- 鉻汙染事件爆發後,縣府單位應該立即採取哪些措施,以維護臺灣這片土地?試著舉出兩個措施。
- 如何購買稻米,才能兼顧飲食安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