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編教科書 中日韓解仇結

報導/吳啟綜

  中日韓三國過去一直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爭論不休,尤其是二次大戰日本侵略中國,以及日本殖民韓國的歷史。現在日本為了改善與中國、南韓的關係,主動釋出善意,建議合編教科書,具有深遠的意義。

  根據中央社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很重視與亞洲各國的外交關係,他上任後,日本政府在東北亞歷史問題上採取的態度與過去稍有不同。外相岡田克也日前在東京外籍特派員協會舉行的演講會上就主張,中日韓合編教科書是解決歷史問題最理想的方法。

  南韓總統府(青瓦臺)官員表示,由中日韓三國聯合編撰歷史教科書是一件令人鼓舞卻不容易的事情,即使著手合撰,也將是長期課題。

  南韓外交官員透露,民間已開始研究合編歷史教科書的議題。他說,編纂的過程中,要考慮各國特殊的歷史情況,將是一次積極的嘗試。

  每次在國際棒球賽或是籃球賽中,只要能擊敗日本隊,不管是臺灣或是南韓幾乎是舉國歡騰。為什麼呢?其實要追溯到過去歷史的糾葛。

  自古以來,日韓即與中國有廣泛的文化來往。在秦始皇時代,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到東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藥;現在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每年還會舉行盛大的「徐福祭」。在唐朝,日本先後派出十九次「遣唐使團」前往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在飲食方面,日本人愛吃的壽司,也是源自中國漢代,在唐代傳入日本。在文字方面,日本目前還保留逾一千個常用「漢字」。

  韓國和中國的交往比日本更長久,有文字記載的交流至少已有三千多年。中國的儒學很早就傳入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而中國的禮儀習俗被韓國大量吸收,至今仍把春節視為一年最隆重的節日。

  隨著日本明治維新後,積極侵略中國、韓國,關係從交流學習,變成互相仇視。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助理教授賴文儀說,中日韓目前最具爭議的歷史,是十九世紀末,日本對韓國的侵略與統治、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與帝國主義剝削,以及日本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對兩國持續造成的戰亂。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柯玉枝也指出,日本侵略中國、對無辜的百姓姦淫擄掠,卻用輕描淡寫的「進出」字眼,讓受害、被侵略的國家不容易接受。她也點出日韓歷史的爭議,韓國有一段俚語,「韓國何其不幸,在兩個大國中國日本之間。」韓國最深刻的歷史,就是日本對韓國三十八年的殖民史。日本對韓國的統治一直是採取掠奪、高壓手段,缺少建設與包容,日本認為韓國是無法平起平坐的種族。

  為何糾葛多年的歷史無法解決呢?賴文儀說,在歷史上,中韓是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中韓認為日本沒有付出做錯事的代價;而日本覺得往事已矣,何必再提。

  日本在二次大戰落敗,因為美國的保護,六十年過去,早已從殘破經濟復甦,走向民主政治,在外交上處處跟隨美國腳步,是最靠近歐美的模範生。相對於中國,長久的封閉、共產主義政權,向來與美國有著緊張關係;相對於韓國,仍然處於國家分裂,南韓雖然經濟上急起直追,仍然面對北韓的核武威脅。

  「往事已矣,來者可追,如果下一代的三國人民,可以更客觀的面對過去歷史,許多抱怨、否認、悲情,就可以漸漸的淡去。」賴文儀說,淡去的速度如果能快一點,中日韓合編教科書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作法。「我們可以想像,當下三國對彼此的描述多是如何的醜化,我們也可以想像,如果編教科書的老師們可以坐下來談談,新的教科書版本會有新穎的見解與觀念。我們希望一切順利,中日韓的孩子們,早日看到這本書。」


編輯臺觀點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鑑古知今、彰往察來,避免重蹈覆轍。發動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已分別與法國、波蘭一起共編歷史教科書,他們從各國不同的歷史觀,建立人民共同的歷史意識。面對過去的仇恨與衝突,除了學習如何敞開心胸與包容,對歷史更應建立多元化觀點。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鄭嘉卉 花蓮縣新社國小
  ■合寫歷史教材很好,可以找出歷史真相。不然彼此誤解和心結越來越深,甚至引起國際衝突對立,連雙邊貿易都受影響,浪費資源。 

溫靜萱 新竹縣和興國小
  ■中日韓針對歷史進行討論,是很棒的事。很多時候,大家對事情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透過討論可以促進交流,找出一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觀點。

王景卉 高雄市前金國小
  ■三個國家一起編寫歷史教科書有好有壞,好的是可以化解三國對歷史看法的偏差;不好的是,如果大家為了妥協而有所退讓,那麼我們看到的歷史可能就不是全貌了。


讀報講堂
吸收異國文化 歷史觀更多元

林碧榆 桃園縣楓樹國小教師

  舉凡時尚趨勢、卡通內容,及對演藝人物的崇拜,我們受日韓的影響深入日常生活中,早已不清楚歷史的緊張關係。我們能寬容吸收不同國家的文化,是對歷史採取多元觀點的作法。看完文章後,請想想以下問題:

  1. 自古以來,日本、韓國即和中國有廣泛的文化交往,你能說說看嗎?
  2. 中日韓目前最具爭議的歷史是指什麼?
  3. 經過多年後,中日韓糾葛的歷史為什麼仍然無法解決?
  4. 除了中日韓三國一起編寫適合孩子閱讀的歷史教科書外,你覺得還有什麼方法,能讓小朋友在面對過去歷史的仇恨時,有更多元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