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經濟學 讓生活更便利
報導/諶淑婷
你聽過「氣象經濟學」嗎?全球氣候急速變遷,許多企業早已利用準確的氣象預估來增加獲利,因為了解氣象才是掌握商機的關鍵。
根據聯合報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研究顯示,企業每投資一美元在天氣預報,就可以減少十美元的經濟損失。臺灣也有氣象公司專門提供企業準確的氣象預測,冷氣業者、服飾商家、便利商店,甚至清潔用品公司都是客戶。
當冬季寒流來襲,百貨公司的大衣專櫃就會生意興隆;夏天熱浪來襲,啤酒與冷飲的業績也會特別出色。由於全球氣候變化愈來愈極端,企業更需要氣象預報來準確計算成本、掌握商機。
目前也有企業投保「天氣險」,如果以夏季中會有二十天氣溫高過三十度為標準,要是今年少於二十天,那麼冷氣等電氣用品銷售量可能下滑,保險公司就必須賠償,這種保險就像是在跟天氣賭博呢!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有個憂愁婆婆,雨天擔心賣鹽的孩子晒不了鹽,晴天憂心另一個賣傘的孩子生意不好;有人勸她,不如晴天時為賣鹽的孩子開心,雨天則為賣傘的兒子開心,從此婆婆每天都很快樂。這個故事其實蘊含了氣象風險管理的概念。
擁有臺灣第一張氣象預報個人證照的彭啟明博士說,以前人們習慣看天吃飯,雨季長短、氣溫高低都會影響農作收成與其他生產行為,「而所謂的『氣象經濟學』,就是如何才能不看天吃飯。」
過去人類無法掌握天候變化,但現在科技進步,人類逐漸能掌握氣象變化因素,預測雨量與氣溫的準確度也隨之提高。純粹的冷暖變化預測不難,但氣溫、下雨機率的準確度,會隨著時間遠近而下降,例如隔天的命中率為八九成,一週後約五六成,兩週後則是五成以下。
一直以來,我國的氣象資訊以新聞的氣象播報為主,但大家生活水準提高,對氣象更重視,也有新需求。彭啟明說:「晴天時,我們不會有感覺;但下雨會讓我們不想出門,連帶影響經濟行為,這就是便利商店每逢雨天就會生意興隆的原因。」
因此,雖然氣象資訊本身無法創造價值,但只要人類有效運用,就會產生非常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或是避免龐大的損失發生,例如豪雨、颱風、旱災等天災預測。彭啟明說,「氣象經濟學」的首要價值,就是利用氣象資訊趨利避害;其次就是氣象資訊在傳播過程中產生的價值,藉由政府提供的氣象資訊,透過媒體或服務業者傳遞給消費者,形成一連串的消費行為。
英國的氣象服務已全面民營化,多數的氣象服務都要收費;美國則是由政府將氣象資訊賣給媒體發布。目前國內也有許多不同產業的公司訂閱氣象預報資訊,以規畫產量高低。例如賽鴿業者必須依據天氣好壞,改變鴿子飼料多寡;婚喪喜慶業者和舉辦活動的公關公司,也要掌握晴雨變化。
電器業者遇到雨季太長、氣溫較低,就會減少冷氣、風扇的訂購量;同樣的,服飾業者也會因為冬季長,增加冬衣生產量;就連學校舉辦校慶、校外教學等活動,也會先訂購氣象資訊,避免遇到雨天,可見氣象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經濟行為。
彭啟明說,氣象帶來的影響無所不在,例如氣溫驟降,室內門窗緊閉,新流感傳播機率就會增加;若是持續高溫,飲料的銷量也會不斷提高。
彭啟明說,與其抱怨氣象預報不準,不如用心觀察每天的天氣變化,才能對氣象局提出實質的建議與回饋。一邊觀察天氣變化,一邊學習調整日常生活所需;藉由對氣象的觀察,了解地球正在改變,正視未來氣象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並找出解決之道,才是觀察氣象最重要的目的。
 |
編輯臺觀點
過去臺灣被認為四季如春,氣候變化不大,如今不僅季節變化分明,天災也不斷發生。氣象深深影響經濟活動,善用氣象資訊、了解氣象變化原因,可以讓生活更舒適,也更安全。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陳普揚 臺北縣光復國小
■成立專業氣象預報公司很重要,尤其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冷的地方熱、熱的地方冷,如果沒有準確的氣象預報,除了造成民生財務損失外,甚至會危害人民的健康。
李招辰 新竹縣和興國小
■我們做很多事情都要看老天爺臉色,例如最期待的校外教學,要是遇到下雨就會取消,很掃興。而天氣轉變,也會影響到要穿多一點衣服或穿得涼快些。天氣真是非常重要,影響我們的生活。
鄔瑞瑛 花蓮縣壽豐國小
■原來研究氣象知識也可以賺錢,真的很特別。以後看電視氣象報告會多留意,了解象氣經濟到底是什麼東西。
讀報講堂
了解氣候變化 掌握商機
蔣琬斯 高雄縣立路竹高中教師
今年夏天特別炎熱,街上隨處可見人手一杯冷飲;若是今年的冬季特別冷,相信毛衣、大衣等服飾的銷路也會特別好。同樣的,知道氣象變化,也可以讓學校選擇適合舉辦運動會、校慶、畢業旅行的日子。當我們越了解氣象,我們的生活也會越舒適、便利。
- 請試著用自己的話解釋何謂「氣象經濟學」?
- 氣象預報的準確度,會隨著時間遠近而有什麼變化?
- 「氣象經濟學」產生哪兩方面的價值?
- 氣象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經濟行為,試著舉幾個例子說明。
- 你覺得還有哪些行業需要氣象預報來提高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