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至上 海峽中線難開放
報導/諶淑婷
國民黨立委組成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考察團,日前到北京和中國國臺辦主任王毅座談。王毅建議兩岸應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希望臺灣開放海峽中線,以提高兩岸對飛航班,將目前每週兩百多個班次,增加到七八百個班次。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王毅認為目前兩岸直航班機數還是不足,但受限於南、北航路已趨於飽和,希望能開放海峽中線,以利直航航班的安排。對於這項提議,當時仍在中美洲訪問的總統馬英九立刻表示,海峽中線是空軍的演訓空域,「礙難開放」。
國防部則發表聲明,由於中共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兩岸直航應該以確保國防安全為首要考量。在中共還沒有調整對臺灣的軍事部署之前,兩岸空運直航仍然應該維持現有的南、北航路,不能夠穿越海峽中線,以兼顧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
由於臺灣本島空域縱深短淺,空軍主要的演訓空域,位於海峽中線以東,因此,開放海峽中線將對我國的空防安全影響重大。
「海峽中線」原先只是概念上的分隔線,最早可以回溯到一九五一年,我國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由美方提出,臺灣不得越過海峽中線向對岸挑釁,對岸也不得越過這條海峽中線。
「海峽中線是冷戰時期留下來的產物。」嘉義大學國防與國家安全研究所長蔡憲昌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舊蘇聯的勢力強大,共產集團遍及整個東歐、中國大陸和北韓,為了圍堵共產主義,美國在一九四九年與北美洲、西歐十二個國家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後和中東地區制定《巴格達公約組織》(後來改為《中央公約組織》),又與亞洲各國簽訂《東南亞公約》、《美菲協防條約》、《美日安保條約》,以及和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希望能團結各民主國家,對抗共產國家。
但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擔心中共乘機攻打臺灣,派了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確保臺灣海峽屬於公海,而非中共可任意派軍的內海,成了一條隔開兩岸的無形界線,也是一種安全緩衝,彼此互不侵犯的「楚河漢界」。
根據二○○四年當時國防部長李傑的說明,海峽中線位置大約從北緯二十六度、東經一百二十一度二十三分,到北緯二十四度五十分、東經一百一十九度五十九分,再折往北緯二十三度十七分、東經一百一十七度五十一分,呈東北、西南走向。相較之下,過去東西德的柏林圍牆,或是南北韓以北緯三十八度線劃分出停戰區域,就顯得比較具體。
過去因為兩岸空軍實力差距大,雖然有海峽中線,但臺灣始終享有海空軍事優勢。隨著中共軍力逐漸強大,加上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六年間,中共不滿當時前總統李登輝發表的言論,我國又將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就在當時進行多次大規模飛彈發射與軍事演習,造成「臺海危機」,兩岸關係變得緊張,臺灣空軍演練也退到海峽中線以東。
「冷戰時期,中共軍力低於美國,只好承認海峽中線;現在則為了維持兩岸和平,選擇繼續默認。」蔡憲昌說,隨著國際局勢變化,去年底開放大三通後,兩岸經濟交流密度提高,但兩岸空運直航,是以定點、定時、定線、定航高模式,不穿越海峽中線為原則,為了彌補兩岸直航航班不足的問題,促使中共主動提出「開放海峽中線」的訊息。
究竟海峽中線該不該開放?蔡憲昌認為目前兩岸並沒有簽訂和平協定,還沒有正式解除敵對狀態,不應該開放。「一旦開放,不但民航機會影響到原本的空軍演練空間;如果兩岸真的發生戰爭,臺灣海峽最窄處只有一百三十公里,最寬處才兩百五十公里,根本毫無反應時間。」
蔡憲昌說,目前臺灣的軍力難以抗衡對岸,要確保國家安全,必須確立自己的國際地位,政府應將政治紛擾放一邊,全力發展經濟,以「軟實力」站穩國際,才能找到兩岸和談、和平相處的方法,讓臺灣人民生活得更安心。
編輯臺觀點
海峽中線是臺灣空防和國防安全的重要屏障,對國家安全關係重大。目前難以開放海峽中線,是因為考量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顯現兩岸政治互信還有待磨合。在此假設下,政府應兼顧經濟發展及國防安全,讓國人生活無憂。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詹欣瑜 桃園縣壽山國小
■堅守海峽中線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讓對方尊重我們,比較能維持和平。缺點是阻礙交通,失去貿易發展的好機會。我覺得應交由公民投票決定海峽中線的去留,畢竟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國民也有權利參與。
劉弦彥 花蓮縣大興國小
■海峽中線對臺灣人而言,是重要的是心理防線。中共始終沒有放棄武力犯臺,如果開放海峽中線,人民的安危就會受到威脅。我認為海峽中線絕不能開放,身為學生的我們,才可以無憂無慮安心讀書。
鄭暐融 高雄縣竹圍國小
■海洋也畫線?我只知道小朋友吵架時會在課桌上畫線,原來大人也玩這種「遊戲」。如果跨越海峽中線,好像會引起戰爭和國際問題,感覺有點複雜。
讀報講堂
兩岸大三通 互動人數驟增
黃月琴 臺南市龍崗國小教師
去年年底大三通開放後,兩岸往來互動的人數增多,經濟交流也日益密切。有鑒於南北航路已趨於飽和,中國國臺辦主任王毅提出開放臺灣海峽中線的建議,以增加航線。總統馬英九以空防安全為由,「礙難開放」回應。請你想一想:
- 兩岸大三通開放後,你和家人是否更有意願前往對岸參訪、就學或投資?
- 開放海峽中線,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經濟發展甚至就業市場,臺灣確實有利嗎?
- 你認為國家安全與經濟快速發展,何者比較重要?
- 依目前情勢,取消海峽中線會對臺海安全造成威脅嗎?
- 在兩岸尚有國防安全疑慮下,你贊成開放海峽中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