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 全球10億人挨餓

報導/諶淑婷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上週宣布,今年全球飢餓人口將比去年激增一億人,突破十億大關,代表世界上每六人就有一人受飢餓之苦。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造成今年飢餓人口遽增的原因包括全球深陷經濟危機、糧價居高不下,以及戰爭、旱災、政治動亂等因素。

  由於聯合國曾訂下目標,希望西元二○一五年全球飢餓人口可減少一半,但專家評估,目前飢餓人口上升速度遠超過人口成長速度,這個目標很難達成。

  飢餓人口大多集中在開發中國家,全球人口最多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估計有六億多人長期飢餓,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則有兩億多人,增加百分之十一;這兩個地區吃不飽的人數達九億人,占全球總飢餓人口的九成。

  糧農組織表示,今年飢餓人口增加,主因並非糧食歉收,而是全球經濟危機造成,由於收入減少、失業率居高不下,降低窮人的糧食購買力。雖然過去幾個月糧價下跌,仍比三年前高出兩成,比四年前高三成。

  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稱此為「無聲的飢餓危機」,飢餓問題已對世界和平安全構成威脅,希望透過聯合國的力量,讓各國伸出援手,改善貧困國家的農業產量和生產力,增加農業投資,讓他們戰勝貧困和飢餓。

  你有發現這兩年來,麵包、奶粉的價格上漲不少嗎?受到國際糧荒與糧價上漲的衝擊,進口成本暴增,國內物價隨之上漲,讓臺灣民眾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氣候變遷、糧荒不只是「國際新聞」,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林國慶表示,全球飢餓人口增加原因可從生產與需求兩方面來解釋。以生產面來說,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出口玉米的墨西哥、出口麥子的加拿大,或是出口奶製品的澳洲,都因為乾旱而糧食歉收,使得農產價格大幅上升。

  此外,自去年起石油價格飆漲,歐美國家為了紓解石油危機,大量種植作物以發展生質燃料,雖然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卻讓原本可食用的糧食成了替代能源,農產量也失去了過去的水準。

  從需求面來看,由於過去十年中國、印度經濟表現佳,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糧食需求量也跟著大增。

  「以上三個原因,雖然造成糧食供需不均,但真正造成飢餓人口激增的因素,在於全球糧食分配不均。」林國慶表示,聯合國認定,平均一人一天收入少於一美元者就屬飢餓人口。富強國家如美國,也有兩三千萬的飢餓人口,中國更高達八千多萬人,但飢餓人口問題最嚴重的區域還是非洲。

  造成這些地區貧困的原因,可能是年年旱災、內戰造成民生經濟停擺,或是國內糧產無法自給自足,只能靠種植經濟作物(例如咖啡、橡膠、棉花)出口賺錢,再進口食用糧食,所以一旦全球糧價上漲,貧困國家的人民就會無力購買。目前只能靠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重視農業,確保人人有取得食物及生存的權利。

  雖然石油價格逐降,但未來糧價是否會下跌仍難以評估。林國慶說,有些專家認為若是先進和開發中國家持續追求經濟成長,也未改善全球暖化問題,那麼糧價還是很難改善。但也有學者認為,糧食缺乏問題將刺激科技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力。不過林慶國警告:「農業經營倚靠天然資源,尤其是水和土地必須永續經營,千萬不能以消耗資源來提高產量,降低土地生產潛力。」

  自從一九五五年後,臺灣農業已達自給自足水準,即使目前有一半的農地休耕,國人仍沒有飢餓問題。但由於國內作物以稻米為主,缺乏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導致有七成糧食仰賴進口,容易受到國際糧價波動影響,要靠政府關切、協調。

  「我們要珍惜天天不必煩惱三餐的福氣。」林國慶建議師生、親子不妨找一天一起體驗飢餓,經歷過餓肚子的痛苦後,會更有同理心關懷貧窮兒童與弱勢族群。



編輯臺觀點
  糧食短缺不只造成饑荒問題,也會延伸出經濟和社會問題,例如海地、埃及、莫三比克的街頭示威與抗議,都是對糧食安全感到恐慌所引起。期盼世界各國能改善糧食管理、分配途徑等問題,讓更多貧窮人民得以擺脫困境。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許芯婷 臺北縣萬里國小
  ■長期餓肚子的人容易體弱多病,飢餓人口增多更會引發社會問題,政府應介入解決。政府可將多餘糧食平均分配給窮人或難民,讓他們在平等基礎上得以工作和謀生。(趙瑜婷)

張晏瑜 苗栗縣大山國小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現在全球飢餓人口破十億,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食物,不要浪費,否則久而久之,餘糧就會越來越少,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更沒有食物了。(李榮茂)

陳文馨 屏東縣忠孝國小
  ■聽到全世界現在每六個人就有一個人餓肚子,我不會太驚訝,因為景氣不好,大家生活都很辛苦。不過,這也讓我更懂得愛惜資源,不要浪費食物,而且有機會要多幫助有需要的人。(莊舒仲)


讀報講堂
1/3穀物變飼料 窮人難溫飽

吳司宇 新竹縣田寮國小教師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今年的報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穀物被當作牲畜飼料,以供應富裕國家需要的高級牛排等食物。而貧窮地區人民每月必須花八成的薪水,才能購買溫飽所需的糧食。請思考以下問題:

  1. 飢餓人口突破十億大關,代表每幾個人就有一人挨餓?
  2. 全球哪兩個地區的飢餓人口最多?
  3.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飢餓人口增加,並非糧食歉收,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
  4. 臺灣稻米產量足,為何仍受國際糧價波動而影響物價?
  5. 貧困地區的人靠種植「經濟作物」維生,這些作物售價高,他們卻還是窮到買不起糧食,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