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差 上演逆轉移民潮

報導/諶淑婷

  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在美國官方和民間組織資料中,由窮國流向富國的移民人數,數十年來首度減少,包括孟加拉築路工人、菲律賓傭工、印尼和越南工廠工人、墨西哥建築工人,都準備回祖國生活。就連在新加坡和杜拜工作的金融家、律師和房地產業者,也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這代表全球移民潮的新趨勢,以往懷著發財夢到富強國家賺錢的移民,現在紛紛回鄉發展,這可能是全球自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逆轉移民潮」。

  美國哈佛大學資深研究員韋德瓦指出,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數十年來代表著「機會」的富強國家光環褪色,失業率節節上升,國民對外來移民工人的不友善情緒也隨之提升,移民正面臨在異鄉失業或是回家鄉的抉擇。

  美、英、歐洲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過去大舉接納移民工人,但是如今西班牙和日本已花錢請移民離開;馬來西亞凍結移民工作許可,澳洲則決定要減少百分之十四的技術移民;許多國家更要求企業優先解雇外國移民工,以保住本國人的工作機會。

  今年首季由墨西哥前往美國的移民,也比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十三,從美國回墨西哥的人反而比較多。經濟學家指出,「逆轉移民潮」對富強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深遠影響。

  過去數十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起飛,許多貧窮國家的人民為了脫離貧困,紛紛移民到外國追尋夢想。根據調查,在一九九○年代末期,移民人數已占全球人口三成。但現在,世界人口雖然持續增加,移民人數卻開始下滑,形成了一股「逆轉移民潮」。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帶動了移民全球化的發展。」臺大社會系教授曾嬿芬表示,全球第一波大規模的自願移民潮,大約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當時數百萬名歐洲移民湧入北美、澳洲、南非和南美。到了二十世紀初,光是美國就有兩千多萬移民。

  曾嬿芬說:「只要移入國的經濟遇到較大的打擊,例如失業問題,就會對外來的移民工作者產生敵意,例如歷史上著名的『黃禍』。」十九世紀,美國為了開採礦石、建造鐵路系統,大量引進中國移民作為廉價勞工。但等到經濟逐漸衰退時,卻開始制定「排華法案」,歧視、驅逐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民族。

  直到一九六○年代,美國對亞洲移民的接受度才再度提高。但「黃禍」造成的影響非常深遠,雖然亞洲移民只是經濟衰退的代罪羔羊,亞洲民族卻被冠上不道德和不衛生的形象,次等民族的形象根深柢固。

  除了「黃禍」,在二十世紀間,幾乎每個吸引移民遷入的國家,都隨著經濟起伏發生過類似的社會現象。曾嬿芬表示,雖然經濟循環會上下波動,但當景氣差時,大家都對移民工的貢獻視而不見,反而逼迫他們離開;社會也對移民產生敵意和歧視,導致他們失去工作機會與生活能力,只好回祖國,這就是移民的辛酸。

  事實上,移民對祖國、遷入國的經濟發展都有益處。移民能解決遷入國勞力不足的問題,移民有了較高的收入後,也能提高祖國家人的生活品質。但隨著景氣變化,不管是強迫或是自願的「逆轉移民潮」,對移民祖國來說都會是經濟寒冬,他們必須等到全球景氣復甦才能找到工作;而未來遷入國也必須找新的移民工,讓社會重新接納、適應。

  為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政府應在開放移民前,深思熟慮本國國民與移民的就業權益。曾嬿芬說,以臺灣來說,規定外籍勞工一定要有工作,無法像我國人民一樣,容許失業或換工作,工作成了唯一的保護傘,讓他們更為脆弱。相較之下,前幾年丹麥企業呼籲引進外籍勞工時,政府仍堅持先以國內現有的就業人口為考量,來規畫移民工的人數與限制,對本國人與移民者來說工作機會都更有保障。

  經濟變化會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不論是移民還是本國國民,對國內經濟與產業都有相同貢獻,政府應該不分內外,給予全盤保障。畢竟當企業必須對外籍勞工負擔和本國勞工同樣權益與福利時,外籍勞工不再成為優先選擇,本國國民的工作權益也會同時獲得保障。



編輯臺觀點
  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為了謀生,往往要離鄉背井到他國工作求生存,形成了全球大移民。這群經濟起飛的重要推手,卻往往在景氣衰退時成為眾矢之的。若政府能給予移民工該有的保障福利,相信本國勞工的權益也不會被忽視。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曹育維 彰化縣靜修國小
  ■我覺得逆轉移民潮並不好,因為有些外國移民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們回家鄉沒有發展,大國的經濟也不見得會好轉。而且移民潮能帶來多元文化,讓人們更有包容心。大國政府應強調實力競爭,才是經濟復甦的最好辦法。(趙瑜婷)

李承霖 雲林縣石龜國小
  ■許多人移民到心目中夢想的國家發展,結果卻不如預期,只好回到自己的家鄉,或是再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我覺得他們在移民之前,應該好好思考,才能真正圓夢。(李榮茂)

曹凱鑫 屏東縣高士國小牡林分校
  ■班上有個同學是從北部搬回故鄉,和大家相處得不錯。從平地大學校轉回山區小學校的學生,容易有適應的問題,不過,我發現她現在很喜歡山上的學習環境和氣氛。(莊舒仲)


讀報講堂
社會不友善 衝擊外來勞工

林妗鎂 宜蘭縣三民國小教師

  在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衝擊之下,全球已開發國家的失業率節節上升,因為工作機會驟減,加上對外來勞工的敵意日漸提高,迫使這些勞工打包返國,造成逆轉移民潮。這種現象對於各國造成哪些衝擊值得探討。請小朋友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1. 第一波的移民潮發生在何時?
  2. 從原本的移民潮轉變到現在的「逆轉移民潮」,原因為何?
  3. 報導中提到的「黃禍」是指什麼?
  4. 逆轉移民潮對於哪些人的影響最大?
  5. 報導中提到丹麥企業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前的規畫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