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花草 都是減碳功臣

報導/諶淑婷、趙瑜婷、莊舒仲、李榮茂

  減碳能不能成功,要看種什麼樹?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不同的樹種能讓減碳成效差距三十倍,在地小人稠的臺灣,似乎只有種「對」樹,才能消除工商業排放的過多二氧化碳。

  以臺灣常見的植樹樹種為例,一百棵樹一年只能減碳一噸,臺灣土地太小,顯然無法減掉過多的碳。不過有研究單位表示,若種植基因改良過的世紀楊樹,三棵樹一年就能減一噸碳。

  研究指出,以臺塑企業一年排碳六千七百五十五萬噸為例,需要種六十七億棵樹,但臺灣根本沒這麼大的土地,以一公頃地種植兩千棵樹減碳二十噸為例,臺灣現有休耕農地二十多萬公頃,實在無法讓全臺企業使用。

  但不同的樹種減碳效能也不同,造林常見的臺灣櫸、桃花心木,排碳功能並不高,即使全臺造林也無法減去過多的碳,反倒是經過改良,可快速生長的世紀楊樹,吸碳功力較好,是最佳的減碳樹種。希望未來政府再推廣植樹減碳時,還能公告各樹種的吸碳能力,讓民眾、企業有更多的參考資訊。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淨化空氣,因為植物體內的葉綠體工廠,會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入,再排放出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你知道地球上如果多一棵樹,平均一年可減少多少二氧化碳含量嗎?而不同的樹種真的又會有不同的減碳功效嗎?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主任羅漢強表示,種一棵樹到底可以減少多少碳,目前國內外都只有估算的參考數字。根據林務局的研究資料,地球上每多一棵樹,一年就可以減少十二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全臺灣兩千三百萬的民眾每人都種一棵樹,預計一年可減少二點七億公斤的二氧化碳。

  種樹減碳的效果取決於氣候、土壤、樹種、樹齡等條件,「光合作用的效能高低,取決於遺傳基因的不同和外在環境的差異,例如年輕人跑得比較快,老年人跑不快;西方人跑步快,東方人跑得慢。」羅漢強說,遺傳基因的不同,指的是內在能力效率高低,會因為樹種和樹齡有所變化;外在環境的差異則是指陽光的日照、吸收的水分、風力、土壤等。

  以外在環境來說,每棵樹所處的環境都不相同,即使同屬一片樹林,也會因為遮蔭、角度、高低,接受到不同的日照能源;而樹木所能使用到的水分,也與吸收能力有關,並非得到多少水都照單全收。正因為內外環境的差異太複雜,羅漢強說,目前還沒辦法對樹種的排碳量高低做詳細的比較,只有受到外力影響產生的相對高低效能。

  「臺灣有百分之六十五的面積是森林,包含的樹種有上千種,真正光合作用都是群體的成效,不能說甲樹比乙樹好,乙又比丙好,盲目找出排名,彰顯優勢並沒有意義,畢竟臺灣還是以混合林為主。」

  若真的要種樹,其實應該以海拔高低作為樹種選擇的優先條件,例如低海拔五六百公尺以下,以樟科(樟樹、月桂)、桑科(桑樹、榕樹)、大戢科(白匏子、桐楊木、茄苳),中海拔地區則以樟科(牛樟、樟樹)、殼斗科(山毛櫸)、杉科(臺灣杉),而超過兩千六百公尺的高海拔地區,就適合種植松科(二葉松)和柏科(扁柏、刺柏)。

  羅漢強提醒大家,其實不一定要種樹才能減碳,隨手在家中陽臺或房間就可以種植綠色植物,因為不管是池塘裡的水草、陽臺上的花草植栽,都有光合作用的效果,又可以達到環境美化作用。此外,減碳還有很多方式,例如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少開車、少吹冷氣;愛用國貨、支持本地農產品,避免長途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等,都是為守護地球貢獻一己之力。


編輯臺觀點
  減碳不能只靠種樹,我們可以從改變基本生活做起,多步行、走樓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不必要的電器使用。減少碳排放,不僅愛地球也是愛自己,是一項迫切又艱難的任務,期盼政府和企業都能正視問題,積極達到減碳目標。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曹育維 彰化縣靜修國小
  ■要節能減碳,我覺得學校可以多種榕樹,因為它生命力強、又是深根植物,土壤不容易流失,還可以躲到樹下避暑。如果是在家裡,我覺得種蔬果盆栽非常好,像我種過芭樂和秋葵,不但可淨化環境,還可以當作美味的食物,一舉兩得。

郭品含 臺南縣土庫國小
  ■面對全球暖化,大自然氣候異常變化,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愛護地球;企業要賺錢也要顧及地球的健康,我覺得大家要從日常生活中確實施行節能減碳。人們若再不好好的反省,還一直製造汙染,種再多的樹也沒有用。

彭鈺文 高雄市河濱國小
  ■自然課雖然教過種樹可以減碳,但種樹還要選對樹,現在知道以後,會想去做個實驗,研究一下不同樹的減碳效果,或者上部落格集思廣益,多了解一些樹種和減碳的關係。


讀報講堂
節能減碳 大家的共同責任

陳佳燕 臺北縣大觀國小教務主任

  在有限的土地上保留足夠的綠地,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議題。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節能減碳應該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是全世界共同的困境。請你回答以下問題:

  1. 為什麼植物可以幫助人類減少二氧化碳的傷害?
  2. 目前研究發現哪種樹的減碳效能較好,它的功效有多強大?
  3. 你知道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種樹減碳的效果?
  4. 種樹可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傷害,為什麼臺灣無法大量栽種?
  5. 生活中還有哪些作法,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