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檢視校園安全 學童遠離危險 報導/諶淑婷、趙瑜婷、莊舒仲、李榮茂 開學了,很多家長都擔心平日愛蹦蹦跳跳的孩子,在校園的安全問題。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在九月一日開學日,推出「國小校園安全檢核表」,透過學校轉送全國二十四萬名新生的家長,一起檢視學校安全。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這份檢核表分「兒童行為」和「校園環境」兩部分,兒童行為包括兒童安全行為與自我保護方法,校園環境則有教學及非教學場所等詳細項目。檢核表除了提醒小朋友不追逐奔跑推擠,行走時不拿尖銳物品;也提醒學校,教室書櫃尖角應加裝防護設施,欄杆間隔應加防護網,運動場的遊戲設施下方應有足夠防護厚度的覆蓋物,如沙和軟墊,以防止摔傷。 根據教育部校安通報處理中心統計,九十五學年度校園受傷人數一千七百九十人,死亡一百一十七人;九十六學年度則有兩千零五十六人在校園中受傷,八十三人死亡。教育部也認為,校園安全的確有不足之處,已在新學年度編列了一點五億元,預備用來設置中小學鐵捲門設置自動停止裝置,去除校園圍牆上方玻璃鐵釘,去除大面積玻璃,設置校園安全監視系統,遊戲場所加裝防護墊等,希望能夠強化校園安全。 你的學校安全嗎?小學生精力旺盛、好動愛玩,加上國內不少校園設備老舊,造成校園意外事件層出不窮。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根據民國九十五年到九十六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有三成兒童因為意外事故死亡,其中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兒童出事地點就在校園,僅次於居家意外。 林月琴表示,住家與校園都是一般人認知最安全的地方,也因此失去危機意識,造成的意外或死亡率比公共場所還高。這次設計的「國小校園安全檢核表」項目,就是從基金會處理的個案與新聞媒體報導中,整理出來容易發生意外的行為與環境問題,發現不僅教室、教室周邊、運動及遊戲場容易出問題,甚至連校門、停車場和廁所,都常發生學生受傷的意外。 「教室地面積水容易滑倒,課桌椅的尖銳突起物會刺傷人,樓梯間與走廊欄杆間距離過寬容易發生意外……」這些都是環境問題。不過,近年來兒童錯誤行為所造成的校園意外個案逐漸增多,去年就比前年增加了兩成。林月琴說:「遊戲時互推、互撞,或把同學椅子偷偷拉開,讓他跌倒,都是錯誤的遊戲方式。我們必須教兒童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 為了防範校園意外發生,學校除了改善教學、運動場所外,還要給予兒童正確的行為觀念,杜絕惡作劇、死亡遊戲、打賭等危險行為。教師可在下課前五分鐘提醒學生,不要在走廊嬉戲、追逐,或是對同學惡作劇,家長也務必每天撥出三十分鐘和孩子談談學校生活。林月琴就曾在和兒子聊天時,得知班上學生正在進行「盪秋千越高越厲害」的遊戲,及時制止並告知導師後,才阻止了這場危險遊戲。 臺北市吳興國小校長瞿德淵說,學生好玩,只能靠教師耳提面命來要求注意安全。他也提出「三不政策」,不在室內走廊奔跑,不驚聲尖叫,不做危險的遊戲,並呼籲加強意外事故的預防。他說:「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的地方,就會發生意外!」 瞿德淵表示,家長和學生都要建立危機意識,不要認為學生在校園內絕對安全,因為學校的玻璃多、樓梯多、人也多,只要稍有疏忽、不注意,就可能發生意外,所以家長平時要教育孩子如何辨認危險環境與行為,孩子才能在意外發生前及時制止自己或他人的錯誤行為。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會長趙筱瓏建議家長,可以利用班親會、運動會等機會,了解孩子上課環境,掌握孩子在校生活。 編輯臺觀點 讀報熱線 曹育維 彰化縣靜修國小 劉芳伶 雲林縣永光國小 林庠甫 高雄市新莊國小 讀報講堂 「快樂上學,平安回家。」是學校教師和家長最大的願望。不過,根據近兩年來的調查統計顯示,發現兒童在校園發生的意外個案增加,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答案就在問題中,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國小校園安全檢核表」是由哪個基金會提出的?包含哪兩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