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深入校園 暗藏危機

報導/諶淑婷、李榮茂、張彩鳳、莊舒仲

學生常常使用手機,會造成手機依賴症。
攝影/高修民

 手機對現代人而言,已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隨著機種不斷的推陳出新,以及功能擴充、造形炫麗,很多人幾乎整天離不開手機。雖然聯絡更方便,卻也帶來詐騙電話、色情簡訊等困擾,現在更可能危及中小學生的安全。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日本中小學生習慣使用手機網路交友,加上「簡訊依存現象」等問題日益嚴重,希望家長和教師協助中小學生儘量別帶手機;也希望手機業者,儘早研發僅限收發話或GPS功能的青少年專用手機。

 這項對手機的憂慮其來有自,日本家長全國協議會六月十五日公布一項針對全日本國二生和小五生,及其家長的調查顯示,目前小五生持有手機比率是百分之十九點三,國二生是百分之四十二點九。其中,許多學生每天收發手機簡訊達十封以上,甚至還有學生收發五十封以上,而發送簡訊後若是沒收到回應就會開始感到不安,呈現「簡訊依存現象」。

 調查還發現,有百分之五的小五生以及百分之三十五的國二生,都因為使用手機網路交友,而擁有「許多父母不認識的網友」,引發更多的學生交友安全問題。

 手機全面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家長為了聯絡方便,開始要求孩子攜帶手機,學校在無法禁止的情況下,只能折衷的要求學生上課關機,下課則可自由使用。即使如此,手機也為單純的校園生活帶來了無法阻擋的改變。

 桃園縣文化國小有許多跨區就讀的學生,所以學生持有手機的比率特別高。學校除了勸導學生不要使用太貴的手機,以免遺失,也要求學生上課時不要使用。儘管如此,仍難免會發生學生上課不專心、互相比較手機或互借手機產生爭執的情形。

 臺北縣榮富國小則因為學生來自於鄰近校區,上下學步行時間不過十多分鐘,所以會帶手機的大都是一些有補習的高年級學生,學校也針對高年級學生作適當的手機禮儀教學,包括上課時間不開機,在圖書館等公共區域減少使用等。

 臺南縣的新嘉國小屬於農村社區學校,手機對學生來說是不必要的消費品,只有高年級學生參加校外旅行時才會攜帶。

 全國教師會諮商輔導處處長楊益風表示,手機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間會建立起手機網絡,即使上課中也會互傳簡訊講悄悄話。再者,透過手機的虛擬管道,色情圖片與非法資訊更容易在學生之間傳遞,令學校難以管制。

 部分學生甚至過度依賴手機,只要忘了帶手機,就會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心上課,擔心自己錯過朋友的電話或簡訊,這也就是所謂的「手機依賴症」。

 楊益風說,手機屬於「擁有生活必要特性的炫耀品」,除了作為通訊聯絡,也成了學生間比較、競爭的消費品,物質欲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為了擁有更炫、功能更好的手機,發生勒索、偷竊、搶奪等犯罪問題,也間接提高了校園犯罪率。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曾針對臺北、高雄市區一千多名學生做過調查,發現近半數的學生都帶著手機上學,其中大多數還是家長主動要求攜帶。事實上,學生一天只和家長聯繫兩次,其餘都是用來和朋友傳簡訊。

 七成擁有手機的學生都曾收過廣告簡訊或色情簡訊,也常接到詐騙電話。兒福聯盟研發處研究員邱靖惠說,這種「犯罪零距離」現象,讓他們很擔憂孩子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國內外醫學研究,也普遍不贊同腦部仍在發育中的學生使用手機。邱靖惠建議,如果一定要帶手機,最好使用免持聽筒,手機也不要放在身上,應放置在書包中。

 家長可請電信業者提供過濾商業廣告訊息的服務,以及限制電話費,並讓孩子清楚知道每分鐘電話費是多少錢,有助於他們養成長話短說的習慣。如果能與孩子討論出使用手機的正確方式與規範,相信手機也能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梁。


編輯臺觀點
 現今學生普遍攜帶手機,但家長和教師必須教導正確使用手機的方式,讓手機不再只是昂貴的玩具,而是親子與朋友社群間便利的聯繫管道。最重要的是,學會控制手機,而不是讓手機控制你。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吳佳凡 彰化縣新水國小
 ■我覺得家長可觀察小朋友平日的表現,如果是自制力比較差的小朋友,不要太早給他手機,免得害了他。像我平常只有外出比較久的時候,媽媽才會讓我帶手機,平常在學校根本不需要用手機。

賴雅琪 臺南縣東陽國小
 ■科技不斷進步,手機已成為人人必備的通訊用品,但我認為小學生心智未成熟,不適合使用手機,因為有些人會沉迷在手機裡的遊戲,或是上網結交身分不明的朋友,反而會讓父母擔心。

龔加芳 高雄市前金國小
 ■我有自己的手機,因為爸媽覺得這樣找我很方便,也不會擔心找不到人。我贊成小朋友帶著手機,如果怕他們沉迷遊戲或交到壞朋友,父母可以每天檢查使用情形。最好的方式是家長事先就教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觀念。


讀報講堂
機不離身 當心依賴過頭

謝淑女 桃園縣石門國小教師

 在講究快速的現代,手機成為全民的生活必需品,家長為了方便掌握孩子行蹤,學生為了與朋友聯絡,增進情誼,校園裡充斥著手機。

 手機雖然帶來便利,卻也隱藏不少陷阱。學生沉迷其中,不法人士也可能趁機危害兒童。請回答以下問題:
 1.上課時或在圖書館等公共場合,學生該如何使用手機?
 2.學生帶手機上課,在學校會發生什麼犯罪問題?
 3.什麼是「手機依賴症」?
 4.為了身體健康,使用手機應注意哪些事項?
 5.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學生使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