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減、需求增 國際物價連漲

報導/劉偉瑩、李榮茂、張彩鳳、莊舒仲

全世界的糧食供應日益減少,需求卻愈來愈多,導致全球物價上漲。
繪圖/亞倫

 全世界對糧食的需求不斷上升,但是農作物的生產卻供不應求,各地的物價一片「漲」聲。聯合晚報報導,過去六個月來,美國小麥價格上漲一倍,玉米、大麥和大豆價格扶搖直上,農民很開心,民眾卻叫苦連天。

 食品漲價是由許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需求量暴增。報導指出,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使得這些地區的幾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量激增,而造成農產品的價格上漲。

 為了讓大家填飽肚皮,世界各地農民都在努力生產。今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的總額,將創下一千零一十億美元的空前紀錄。美國農業資源顧問丹尼爾.巴塞說:「全世界的人都希望享受美式飲食,這得要有兩三個地球才能滿足需求。」

 食品價格狂飆,造成許多窮人買不起食物,引發社會問題。各國政府針對糧價苦思對策,但在這段期間,民眾只能繼續省吃儉用。

 最近食品價格漲得又急又快!早餐吃的土司,一袋四十元漲到四十五元;超商賣的茶葉蛋,一個七元漲到八元;連十元麵包也要漲到十二元。

 物價上漲的原因,通常是需求量增加,而供應量減少,像颱風等災害會造成農作物減產,蔬果的價格就會上漲。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全球糧食生產減少?為什麼會帶動臺灣物價上漲?這可以由「供應」和「需求」兩方面來探討。

 最近糧價高漲的因素很多,包括氣候的變化、生質能源的發展,以及中印等國家的崛起,而造成需求增加等。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表示,氣候變化與農作物的生產關係密切,去年由於聖嬰現象,導致澳洲大旱,小麥等農作物產量銳減。澳洲是主要的糧食出口國,糧食供應量減少,國際間的小麥價格自然上漲。

 生質能源的快速發展與應用,也影響到糧食的供應。淡江大學經濟系主任廖惠珠表示,國際石油價格漲到每桶一百零八美元的高價,各國都想從大豆、小麥、甘蔗等農作物中,開發出能替代石油的燃料;但小麥、大豆、玉米,原本是人類和牲畜的主要食物來源,現在大量用來製造生質燃料,供應給人類的食物量自然受到擠壓。

 蕭代基說,美國近兩三年推動玉米製作酒精,以金錢補貼的方式,鼓勵玉米農多種玉米,其他原本種植小麥、大豆的農民見有利可圖,也紛紛改種玉米,導致小麥等農作物產量減少,價格不斷飆高,向美國購買農作物的國家,因此得花更多的錢來買小麥和大豆。

 糧食供應量因上述原因逐漸減少,需求量卻快速增加。廖惠珠表示,中國、印度等國的經濟快速成長,數億人口有能力購買更多糧食,導致糧食價格水漲船高。

 國際糧食價格如何影響國內的物價呢?蕭代基說,臺灣的氣候不適合種植小麥、高粱、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因此,必須向其他國家購買,當國際玉米的價格上漲,進口到國內的玉米就會跟著漲價;玉米也是豬的主要飼料,豬農養豬的成本變高,因此,豬肉的價格也隨之上揚,而且不只豬肉變貴,相關的豬肉製品,如香腸、肉鬆也會漲價。

 同樣的,雞蛋因為雞飼料上漲而變貴,麵包、饅頭及醬油、豆漿等,也都因小麥、大豆的價格升高而齊漲。廖惠珠說,最近常可聽到「輸入性通貨膨脹」,指的就是進口產品價格上揚,而帶動國內物價上漲。

 全球的資源日益稀少而帶動物價攀升,可能是未來無法抗拒的趨勢,不過蕭代基認為,雖然東西愈來愈貴,大家還是可以找到對抗物價高漲的良方,包括減少資源的浪費,少吃不必要的零嘴,或一再加工、過度精緻化的食品,這樣就能減少食物漲價帶來的衝擊,身體也會更健康。


編輯臺觀點
 最近媒體時常有物價上漲的報導,而且國際物價波動,也迅速反映在國內的民生物價上。這波漲勢,讓兒童有機會觀察,高油價、高糧價對生活的影響。不過,大家不必過於憂心,只要養成開源節流的生活態度,還是可以應付裕如。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曾維律 苗栗縣大埔國小
 ■民生用品持續上漲,東西越來越貴,大家的荷包都縮水了。繼續下去的話,變成M型社會,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平抑物價需要集眾人的智慧,令人引頸期盼。

黃宇任 花蓮教大實小
 ■最近我發現麵包、青菜、雞肉的價格都上漲了,所以媽媽也整天要求我們要節省一點。現在我們買東西時,也開始學著貨比三家,希望節省一點生活開銷。

李耕儒 高雄縣鳥松國小
 ■物價上漲,買東西要花的錢就變多了,例如養樂多從十元漲到十二元,東西真的變貴了。我很擔心窮人買不起東西,造成社會問題,希望物價不要再上漲,才不會對大家的生活有影響。


讀報講堂
節約能源 調整生活態度

林慧芊 花蓮教大實小教師

 現代社會真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般民眾很難想像,以前價格很便宜的農作物,居然也能影響全球物價如此巨大;而糧食短缺的困境,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類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看完上述文章,在了解全球糧食價格高漲原因的同時,也別忘了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及飲食習慣,儘量降低物質需求,幫我們的地球「紓壓」一下吧!以下各項問題請你想一想:

 1.為什麼近年來,人類對糧食的需求量會持續的節節高升呢?
 2.造成全球糧食產量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3.有哪些作物可作為生質能源的原料?
 4.推動生質能源,對糧食生產造成哪些負面的影響?
 5.我們可以有哪些實際的作法,減輕糧食短缺、上漲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