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球十大新聞 掌握時事
報導/劉偉瑩、李榮茂、張彩鳳、陳玉珊
 |
兒童玩具安全受到各國消費者重視。
美聯社 |
二○○七年已近尾聲,根據綜合外電報導,《時代》雜誌已經選出二○○七年全球十大新聞,上榜的有政治、災難新聞,也有科技新發現。全球十大新聞如下──
第一名:巴基斯坦發生多起暴力衝突,以及自殺式爆炸事件,導致政局變化。
第二名: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全球經濟。
第三名:緬甸大規模抗議遊行,遭軍政府武力鎮壓。
第四名: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完結篇《哈利波特:致命的聖物》,出版造成搶購。
第五名: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向伊拉克增派兩萬部隊,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彼特雷烏斯飽受批評。
第六名:全球最大玩具廠商美泰兒公司宣布回收中國製造的玩具。
第七名: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造成二十七名學生、五名教授喪生。
第八名: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小組在幹細胞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
第九名:美國職棒新全壘打王邦茲,因使用興奮劑,傳聞遭到起訴。
第十名:蘋果公司推出新產品iPhone,掀起搶購熱潮。
美國《時代》雜誌公布二○○七年十大新聞中,有哪些新聞最值得兒童關注?本週讀報專題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傳研究所所長胡幼偉,為兒童分析。第一則值得兒童關注的新聞事件,是美國玩具大廠美泰兒公司回收中國製造玩具。
中國製造的玩具傳出含鉛過高,美泰兒公司進行回收,臺灣玩具市場也受波及。專家表示,玩具塗料上的鉛含量超過安全標準,可能造成兒童誤食,引起神經系統受損或急性鉛中毒。胡幼偉說,從回收中國玩具事件,兒童可認識消費者權益,還可得知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負起社會責任,並了解玩具除了好玩、便宜外,也要顧及安全。
第二則值得兒童關注的新聞,是緬甸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這場危機來自於緬甸聯邦國家和平發展委員會,取消對民眾的燃料補貼,導致燃油價格上漲;公共汽車收費漲價一倍,引發數萬名僧侶和民眾遊行抗議,要求民生物資價格合理化,和軍事執政團對話,並要求釋放民主政治家翁山蘇姬。事後,緬甸軍政府宣布宵禁,以軍隊強力鎮壓,並逮捕對政府有異議的人士。
緬甸政府由軍方掌控,是世界上少數作風強硬的軍政府國家,許多措施違背了民主潮流。胡幼偉說,緬甸情勢可當作民主教育的素材,讓兒童從小了解民主是基本人權的保障,人們應該珍惜民主價值。
第三則新聞是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一名韓裔學生今年四月兩度在校園內開槍,校園安全響起警鐘。胡幼偉說,校園安全很重要,國內最近發生許多青少年和兒童在校園內欺負同學、玩危險遊戲、拍照貼在網站等事件,一開始只是開玩笑,最後卻發生意外。因此,兒童必須注意這些行為背後的安全顧慮,除了要懂得保護自己外,也應該有不傷害別人的觀念。
幹細胞研究出現突破性進展,也是值得兒童了解的科學新知。美國和日本科學家小組十一月宣布,他們發明了讓人體皮膚細胞核像胚胎幹細胞一樣運作的方法,可望避開胚胎幹細胞研究面臨的「倫理爭議」,進而推動有關的疾病治療法研究,用幹細胞來治療、取代受損的器官,對付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
幹細胞研究引發倫理爭議的是採用人類胚胎,因為幹細胞從胚胎被抽取出來後,胚胎就會死亡。人權組織和宗教人士反對用這種形同濫殺生命的方法,換取醫療科技的進步。科學家研究出讓皮膚細胞具有胚胎細胞功能,是人類一大福音。
胡幼偉說,閱讀這則新聞,可看出科學家為人類謀求幸福時須尊重人權,並遵守一定的道德和法令規範,才不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
編輯臺觀點
美國《時代》雜誌回顧今年發生的世界大事,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本週讀報專題藉由專家的觀點,分析其中幾項值得兒童關注的議題,讓身在臺灣的兒童,也能知道全球在這一年來發生了哪些大事,了解這些事件造成的影響,希望兒童能進一步透過自己的角度觀察新聞。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何佩儒 臺中市進德國小
■我覺得幹細胞的研究有突破性的進展,是人類的一大福音,尤其目前病人罹患了癌症等疾病,等於是被宣判死刑,也造成家庭的折磨。如果科學家能夠找到治療疑難雜症的方法,可說是一大貢獻。
陳佩瑜 花蓮縣大進國小
■看完美國大學校園槍擊案件後,我想不透的是,凶手為何只為了發泄情緒,而殺害無辜的人呢?美國的學生為何可以輕易擁有槍械?這些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陳玠綸 高雄市獅湖國小
■以前買玩具時,都不會看製造的國家或產地,知道中國玩具可能含鉛過量後,我會比較注意,並儘量避免購買中國製的玩具。政府應該常抽測玩具的材質,以免讓兒童接觸到材質不佳的玩具。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
讀報講堂
多讀報 世界脈動停看聽
陳書民 臺北市文化國小教務主任
日常生活會因為地球的另一個角落發生新的事件而改變,因此,兒童可以從四年級社會課程中,了解什麼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在六年級的社會課程中,學生認識臺灣和世界各國的關係,進而思考在全球化的趨勢中,應該具備的觀念與能力。兒童應該常閱讀報紙、看新聞,了解生活的環境和世界的變化。
從《時代》雜誌評選的二○○七年十大新聞當中,你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有了哪些認識呢?
1.亞洲有哪兩個國家,分別在政治上有暴力衝突、示威抗議,造成社會的緊張和國際的關注?從相關的新聞中,體會到什麼價值是很重要的?
2.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今年刷新全壘打紀錄的球員是誰?他因為什麼事件吃上官司?運動場上應該公平競爭嗎?
3.蘋果公司今年製造的哪一樣新產品,造成全球搶購風潮?
4.英國哪一位作家,以寫「哈利波特」系列叢書而風靡全球?
5.科學家為何從事幹細胞研究?幹細胞研究容易引發的爭議,是哪個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