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諸羅樹蛙 愛鄉愛土
報導/劉偉瑩、李榮茂、張彩鳳、陳玉珊
 |
諸羅樹蛙模樣嬌小可愛(上圖);守護三崁店聯盟舉辦的活動中,兒童透過繪畫認識生態(下圖)。
圖片/守護三崁店聯盟提供 |
 |
「我的家被怪手破壞了,希望大家來保護我的家園……」臺南縣守護三崁店聯盟為了保護臺灣特有種「諸羅樹蛙」,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兒童童言童語的寫下「樹蛙心聲」,道盡諸羅樹蛙面臨的困境。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今年年中,保育人士在臺南縣永康鄉荒廢的三崁店糖廠,發現有上百隻諸羅樹蛙棲息,但地主臺糖公司和建商計畫在當地蓋住宅,樹蛙棲地面臨被破壞的危機。保育人士搶救數百隻樹蛙後,怪手開進糖廠,摧毀樹蛙的家園。
由五十多個在地社團組成的守護三崁店聯盟,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印製六萬份明信片,號召六萬人力量保護樹蛙;荒野保護協會也舉辦諸羅樹蛙攝影展,讓人們貼近樹蛙的生活,加入搶救行列。在這場環保和經濟利益的拔河中,聯盟不斷和政府部門、建商溝通,目前永康市代會已通過暫緩開發案,臺糖和建商也認同生態保育,聯盟希望集合各界力量,為諸羅樹蛙留住一線生機。
翠綠色的身體,白色的肚皮,模樣可愛的諸羅樹蛙,是嘉南平原上的小嬌客。守護三崁店聯盟為了讓諸羅樹蛙有安定的生存環境,最近發起一人一信等活動,很多兒童也紛紛響應。本週讀報專題,帶兒童認識諸羅樹蛙,和牠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性,並了解這項由在地人發起的保育行動,具有什麼象徵的意義。
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種,從濁水溪到曾文溪之間的綠色大地是牠們的家,平原上的農地和竹林,是牠們最喜歡活動的地方。荒野保護協會臺南分會執行祕書陳忠俊表示,近年平原過度開發,樹蛙的棲息地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每個棲息地都只有一兩百隻。
半年前,真理大學教授莊孟憲在三崁店糖廠,發現兩千多隻諸羅樹蛙,是臺灣目前單一面積最大的棲息地,對樹蛙未來命脈的延續非常重要,更是國際上的重大發現。現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已將諸羅樹蛙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國內學者專家也爭取將牠列入保育類物種名錄。
「諸羅樹蛙是生態指標,有諸羅樹蛙的地方,代表當地環境維護得很好。」陳忠俊說,諸羅樹蛙如果消失,不只代表未來再也看不見牠們,關鍵的是牠們的滅絕,也預告了人類環境的滅絕。
保育樹蛙的行動不只是大人出力,還有許多兒童主動響應,有人透過寫生記錄樹蛙的生活,有人到三崁店認識當地的生態,新竹縣上智國小四年級謝博鈞,繪製《小青蛙傳奇》手工書,傳達樹蛙的心境。
謝博鈞從桃米社區保育青蛙的故事得到靈感,他的手工書中,畫了一隻叫「小諸」的諸羅樹蛙,和一隻叫「小莫」的莫氏樹蛙。書中描述,有一天,小諸向小莫哭訴,「有一個大爪子的怪物,把我的家全毀了」,牠非常羨慕小莫,「桃米社區的青蛙都很幸福,因為人人都會保護青蛙」。最後,謝博鈞告訴讀者:「如果現在不努力,以後三崁店的青蛙,都會變成流浪蛙!」
過去部分開發案,說明生態和經濟發展之間可以雙贏,例如,南部科學園區在開發過程中,發現當地保存了一片原生種臺灣水稻;為顧及文史生態保留,特別變更部分設計,創造出生態、生產、生活兼具的成功經驗。
陳忠俊說,能在都市的邊緣發現一處生態綠園,代表著只要留意觀察,生活周遭的環境,處處都是發現生態奇蹟。
編輯臺觀點
保護諸羅樹蛙棲息地活動,是民眾主動關懷家鄉環境的行動表現,告訴我們在地球暖化等環境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的現在,從關心身邊的環境做起,是最好的方式,即使是兒童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關心或響應。兒童從小懂得欣賞生態之美,未來遇到生態環境和經濟開發的議題時,自然也會加入綠色概念,對地球將有莫大的好處。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陳致均 臺中市信義國小
■樹蛙就像是大自然中的綠色精靈,為了讓後代子孫也能夠看到牠們,建議將樹蛙的棲息地開闢成為保育區,提供繁衍的地方,也讓大家可以觀賞牠們美麗的模樣。
蘇逸萱 雲林縣斗六國小
■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的我,從大自然中學到很多事物,我曾到斗六梅林觀察青蛙,了解保護樹蛙的方式。在三崁店糖廠發現的樹蛙,數量比斗六梅林的青蛙多很多,我們一定要盡力保護牠們。
吳基瑞 高雄市瑞豐國小
■如果人類不要汙染河川,不破壞大自然,樹蛙就可以在人類的協助下繁衍。建議保育團體拍攝諸羅樹蛙的生態,提供學校師生和家長觀賞,進一步認識牠們,就可以號召大家響應保育行動,搶救牠們。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
讀報講堂
關注周遭事物 保護環境
黃彥碩 臺南縣永康國小教師
臺灣糖業最盛時期,全臺共有四十二座糖廠,臺南縣占了九座,三崁店就是昔日糖廠所在地。不過,繁華的景象已消逝,只留存神社遺跡、樹林和少數建築物,這個被遺忘的角落,突然因為諸羅樹蛙的發現而聲名大噪,許多人為了拯救牠們而奔走,到現在還持續著。
這整個過程,提醒我們幾件事:你是否了解居住環境的歷史背景?是否留意並關心生活周遭正在改變的各項事物?你認為對的事情,是否能主動關懷或給予協助?
以下有五個問題,你能從上面的文章中找出答案嗎?
一、有諸羅樹蛙的地方,代表當地的環境狀況維護得很好?還是很差?
二、諸羅樹蛙能生存的棲息地不多,臺灣已發現到的諸羅樹蛙最大棲息地,是在什麼地方呢?
三、諸羅樹蛙所生長的環境受到摧毀,有沒有人挺身而出保護牠們?
四、「守護三崁店聯盟」是為什麼議題而組成的呢?
五、當生態保育和各項建設產生衝突時,人類的利益是否永遠比其他生物優先?有沒有成功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