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環保 紐約論戰少喝瓶裝水

報導/ 劉偉瑩、陳玉珊、趙瑜婷

瓶裝水的容器不是塑膠就是玻璃,有人認為運送各地除了耗油外,空瓶回收率低,更不環保。
攝影/陳壁銘

 美國最近為了該喝瓶裝水還是自來水,掀起論戰。據聯合報報導,舊金山市長紐森六月以瓶裝水不經濟、不環保為由,嚴禁公家單位購用瓶裝水後,許多大城市相繼效法,引起瓶裝水業者不滿,展開瓶裝水和自來水大戰。MSNBC網站專欄作家卡普蘭最近加入論戰,寫了一篇文章,呼籲關心地球暖化的人,別再買、別再喝瓶裝水。

 卡普蘭的文章主要陳述,瓶裝水在包裝和運送時,會消耗許多能源,飲用完的空瓶還會製造更多垃圾,但在廠商刻意包裝下,許多真相都不會讓消費者看見,包括:瓶裝水的容器,不是塑膠就是玻璃,裝滿水後相當重,在各地運送十分耗油。瓶裝水價格不菲,高檔的一瓶在紐約賣五十五美元(約臺幣一千八百元)。

 卡普蘭指出,美國法律管制自來水的標準比瓶裝水還嚴格,合乎標準的自來水,安全便宜,不傷環境,又不用交通運送,民眾還是別花冤枉錢吧!

 瓶裝水跟免洗碗一樣,有它的發展背景。在美國亨利‧波卓斯基所寫的《小處著手》工業設計書中,提到飲用水最初是從公用水源,共用水杯開始,後來發明免洗紙杯,接著瓶裝水從七○年代在美國風行,大家開始習慣直接用瓶子喝水;有些人認為家裡的自來水不夠乾淨,因此購買工廠處理過的水儲放在家裡,大家都希望能取得最「放心」的水源。在臺灣,瓶裝水很容易購買,很多人覺得買水喝比自備水壺方便。

 瓶裝水雖然方便,但產製過程卻不符環保、省資源的標準。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引用珍古德著作指出,生產一公斤的寶特瓶,要用十七點五公斤的水,製造一瓶水,用掉的水資源比它裝的水還多,非常浪費。

 寶特瓶的回收量只有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九十的瓶子都被丟棄,這些不易分解的化學物質埋在土裡百年不化,增加環境的負荷。

瓶裝水、自來水(開水)優缺點比一比
  瓶裝水 自來水(開水)
優點 省事、購買方便 消耗能源,製造垃圾,水源未必安全衛生。瓶子可以回收,民眾可能肆無忌憚的購買、浪費
缺點 省錢、環保 水中添加氯氣消毒,有產生三鹵甲烷等慢性致癌物質之虞,須煮沸並開蓋讓氯氣揮發。家中自來水管線或水塔不潔、破裂,易使水質遭受汙染。
資料來源/陳修玲 整理/劉偉瑩 製表/趙佩君

 珍古德的觀念,對許多公眾人物產生影響,舊金山市長紐森首先禁止公家機關購買瓶裝水,紐約市、鹽湖城市跟著響應,大家都希望少喝瓶裝水,改喝自來水,協助溫室氣體減量。

 臺灣一年消耗的瓶裝水也很可觀,根據環保署的回收統計,全臺灣兩千三百萬人,平均每人每年用掉一百九十五點六支,幾乎是每兩天就用掉一支。

 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陳修玲表示,每年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瓶裝水,乘著輪船、火車、飛機或是汽車穿越國境,被賣到別的國家。長途運送不但耗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跟溫室氣體也有關聯。

 陳修玲說,從美國瓶裝水問題,可以發現「喝水」這件小事,對地球也會造成重大影響,兒童為了環境和健康,最好自備白開水或杯子加水,減少塑膠的使用,並且珍惜水資源。


編輯臺觀點
 「喝水」看起來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從環保、節能的角度來看,喝瓶裝水還是自來水,對環境造成的結果卻是大不同。今天的讀報精選,探討瓶裝水對環境的影響,也告訴兒童,美國各大城市禁止公家機關購買瓶裝水、改喝自來水的意義及目的。瓶裝水廣受歡迎的原因,多半是基於個人方便,但希望兒童知道,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忽視全球環境惡化這個真相。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趙靜翎 臺北市螢橋國小
  ■人類因為一時的享受,隨手亂丟瓶子,影響環境,都以為和自己沒有關係,但全球暖化效應,證明付出代價的還是自己。有些廠商的作法可以學習,他們用玉蜀黍製作瓶子,不但符合植物環保,也不會讓人喝到塑膠毒素。

粘駿嘉 彰化縣和東國小
  ■如果要大家別常喝瓶裝水,建議政府可以和學校、超商合作,推出積點認證的計畫,只要兒童多拿空瓶到超商、學校,就給獎勵,兌換的獎品可以是環保杯。另外,加油站常贈送顧客瓶裝水,好像鼓勵大家喝,建議最好不要再送瓶裝水。

李軒愷 高雄市福康國小
  ■在學校常看到同學買瓶裝水後,將空瓶亂丟,沒有真正落實環保回收。美國的作法,臺灣也可以效法,不過,最好慢慢調整,例如鼓勵公家單位多提供茶水,大家就比較不會買瓶裝水喝了。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讀報講堂
自備白開水 減少能源浪費

呂洸杰 臺北縣永定國小主任

 美國與臺灣國情不同,臺灣兒童喜歡買飲料來喝,買瓶裝水的比較少,無論是買飲料還是瓶裝水,都會製造垃圾、消耗能源。兒童不妨仔細思考喝飲料好,還是喝水好?喝什麼樣的水比較好?

 兒童可以想一想自己最常喝什麼飲料?電視上的飲料廣告哪裡最吸引你?看看飲料包裝上的成分,有很多人工香料,但是廣告中並沒有把這些成分對健康的影響告訴消費者。在繪本《巫婆的妙方》書中,小巫婆用化學方式調製出各種飲料請大家喝,兒童看過後,可能就不想再喝飲料,改喝水了。

 其實瓶裝水的主要問題,在於塑膠製成的水瓶產製過程會消耗許多能源。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每年消費超過二十億公升的瓶裝水,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國外,製造這些瓶裝水的工廠排放三萬三千兩百噸的二氧化碳,消耗的能源將近二十萬戶家庭的用電。

 兒童也可以上慈濟中和環保站提供的「全球素食網」的各類回收品可節省資源數據表(http://www.vegeworld.com.tw,點選素食資訊/動物環保類),試算自己或全家人使用的寶特瓶,大約耗費多少能源。假使自備白開水或利用飲水機的水,就能減少能源的浪費。

 兒童還可模仿電視廣告,「自拍」影片宣導自備白開水或利用飲水機喝水的好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改變其他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