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銀行 扶助窮孩子脫貧
報導/劉偉瑩、趙瑜婷、張彩鳳、陳玉珊
 |
在蝴蝶基金會的協助下,從小儲蓄成為印度童工脫離貧困的希望(上圖)。兒童銀行雖簡陋,但對童工提供很大的貸款優惠(下圖)。
圖片/翻攝自網站http://www.civa.org.uk/、美聯社 |

|
從小儲蓄,成為印度童工脫離貧困的希望。東森新聞報日前報導,印度的蝴蝶基金會和兒童希望工程基金會共同成立兒童銀行,提供無息貸款給童工創業,幫助貧童及早脫離窮困。有趣的是,這家銀行的經理,也是一名十三歲的小男孩。
這家銀行雖然簡陋,但是對客戶提供很大的優惠,存款利息約百分之三點五,還可以接受無息貸款。兒童銀行讓一些兒童生活情況好轉,現在他們也有能力幫助其他貧童。男孩塔利普卡瑪在銀行已存了五百二十五美元(約新臺幣一萬七千元),過去他跟其他貧困的兒童一樣,只能撿破爛維生,透過基金會的幫助,去年他已經成為一家五星級飯店的小廚師。
目前印度有六千四百名兒童在兒童銀行開戶,阿富汗、斯里蘭卡等國也成立兒童銀行幫助貧困兒童。兒童銀行今年九月將在美國紐約開分行,成為國際化的小銀行,幫助更多兒童累積財富。
印度的經濟正在崛起,但社會上的貧富階級仍然懸殊,許多兒童淪為童工,他們的共同心願,都是及早儲蓄自己的財富,脫離貧困。
這些童工每天辛苦工作,卻只能賺取微薄的薪水,想創業,又沒有本錢,怎麼辦呢?「兒童銀行」,就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誕生。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表示,銀行有儲蓄的功能,可以讓民眾把暫時用不到的錢存起來。銀行也有貸款的功能,比如父母需要大筆資金買房子時,可以先向銀行借錢,將來再慢慢還給銀行。
「兒童銀行」的功能,也是讓貧童將一部分賺來的錢放在銀行生利息,累積財富;貧童可以用很低的利息或無息的方式向兒童銀行貸款,創造更多的謀生資源。
吳惠林說,一般銀行是以營利為目標,不喜歡跟窮人打交道;兒童銀行卻有扶助窮人,進而改善整個社會的目的。向兒童銀行借錢的孩子即使身無分文,銀行還是願意借錢給他,不擔心有借無還,因為兒童銀行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這樣的精神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創辦「鄉村銀行」,幫助窮人類似。尤努斯以「小額貸款」方式,用窮人的小額存款,資助窮人創業謀生,形成窮人幫助窮人的循環,協助數百萬貧民脫離貧困。
吳惠林強調,兒童銀行並不是慈善事業,因為孩子借錢以後還是要還,這樣才會珍惜得來不易的資源。兒童銀行不但讓貧童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更教給兒童「互助」、「誠信」的人生價值。
編輯臺觀點
印度的兒童銀行,說明了銀行除了為富有的人服務外,還應該有幫助窮人、幫助弱勢、幫助無依兒童的社會責任,讓最貧窮的人也可以保有信譽和自行創業的機會,開拓一條擺脫貧困的光明之路。學童應該從兒童銀行的精神,體悟誠信、互助、感恩是未來在社會立足的基礎,不論將來的人生是富有或貧窮,都不能忘記這些重要的價值。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張傑叡 臺中縣南陽國小
■社會課中教過有關理財的觀念。印度的兒權團體及兒童銀行注意到這個問題,幫助兒童建立儲蓄的觀念,臺灣也可以仿效印度設立這樣的兒童銀行,幫助國內貧困兒童自立。
黃敏軒 高雄市復興國小
■有時看到同學繳不起營養午餐費,覺得貧困家庭的兒童真的需要關心與協助。兒童其實對金錢並沒有具體觀念,如果有兒童銀行,就可以放心的存錢,也可以從小學習理財觀念。
蔡函穎 高雄市鎮昌國小
■如果臺灣也有兒童銀行,最好是廣泛提供貧困兒童助學貸款或是補助金,讓貧困家庭的兒童獲得協助繳學費,或改善生活,幫助貧困兒童脫貧,等於給他們一個希望和目標。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
讀報講堂
學習理財 認識信用風險
詹婉華 臺北縣中正國小教師
臺灣許多學童生活無憂,看到印度童工的艱難生活,學童可以思考未來如果家裡經濟狀況改變,自己是否有足夠準備來維持生活?從印度設立兒童銀行的新聞中,學童會發現,這些童工年紀雖小,卻有力量改變貧困,這個方法便是存錢。孩童沒辦法賺錢開源,想要儲蓄,可以從節流開始,像買東西前,先想想這是自己「需要」的,還是「想要」的,以此作取捨。
學童還可以想一想,為什麼錢要存在銀行?除了銀行有安全保障外,還可以避免衝動性消費,更大的考量是,銀行會集合大家的存款,透過專業有效能的投資和放款,獲取利潤,例如投資股市、基金,再轉換成利息給我們,讓錢變得更多。
錢除了存進銀行外,學童不妨再收集各家銀行的宣傳摺頁,了解錢還可以有哪些有效應用的方式,以及各種投資的風險。
透過銀行存款功能,學童一方面可以認識並運用不同的理財觀念,像是為了買比較貴的物品,就必須努力存錢;另一方面,看到存摺簿上的數字增加,學童也會有種富足的成就感,而不會亂用。
還可以從銀行學習「信用」的重要,例如孩童在存錢之前,可以試著比較不同銀行的利息,更重要的是要選擇有信譽的銀行。從銀行的放款功能中,學童了解銀行不只可以存錢,還可以貸款給需要的人,前提是要有信用。學童可以體認到,平日累積的良好信用,也可以在危難時派上用場,讓他人信任你,進而幫助你,這其實也是一種「品德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