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種子庫 為末日糧身打造
報導/劉偉瑩、趙瑜婷、張彩鳳、陳玉珊、李榮茂
據外電報導,挪威政府將在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興建一座保存世界所有農作物種子的「末日種子庫」,作為現代的糧食「諾亞方舟」。種子庫保存兩百多萬種全球的農作物種子,確保發生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核子戰爭等災難時,全球的糧食還能繼續供應。
「末日種子庫」的設計都是為確保地球面臨災難,人們還可重新播種,種植穀物。種子庫建在海拔一百三十公尺高的地方,即使冰原溶化,海平面上升七公尺,也不會威脅到種子的安全。種子庫位在凍岩的最深處,利用天然冷凍庫,將種子保存在低於冰點的溫度中,不需要消耗電力也可運作。
芬蘭、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的總理,去年六月共同為「末日種子庫」舉行奠基儀式,預計這個月開工,九月完工,明年冬天開始運作。種子庫耗資三百萬美元,由挪威政府負擔,但挪威只擁有倉庫所有權,種子的所有權仍歸各儲存國。
 |
製圖/美編組 |
地球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或核戰爆發等人為災禍時,沒有糧食生產該怎麼辦?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想到,所以挪威政府匯集各國資源,在北極圈附近建造一個綠色「諾亞方舟」,永久保存人們賴以維生的農作物種子。本週讀報專題,帶小朋友看科學家如何透過科技為人類的生存而努力,也希望小朋友不要忘了,除了未雨綢繆外,現在開始保護生態環境更重要。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種原組組長黃勝忠說:「末日種子庫的建造,好比爸爸、媽媽為小朋友買保險,是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急難做準備。」這項計畫可預防人類的糧食作物,因為核戰爆發、疫病流行或全球暖化而絕種或變成稀有植物。
「挪威等北歐國家重視環保,加上氣候寒冷的自然條件,有利於種原儲存,因為保存種子的要件就是低溫乾燥。」黃勝忠說,溫度每降低攝氏一度,種子的生命可延長六年;種子乾燥後失去水分,酵素會停止作用無法催芽,使得種子繼續維持生命,等到從冷凍庫中取出,種子就會「甦醒」,可以再播種。
許多國家都有種子銀行,保障糧食來源,並透過國際種原交換,收集更多種子。臺灣因外交處境艱困,尚未獲邀參與末日種子庫計畫。
黃勝忠表示,末日種子庫由挪威政府出資建造,各國也捐棄獨占的心態,將資源提供全世界分享,為全球人類的未來共同付出。這說明了地球是個命運共同體,地球所面臨的難題,需要所有人一起面對,而未來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再是巧取豪奪,而是合作與分享。
編輯臺觀點
全球暖化效應持續加劇,為因應毀滅性的災難,挪威政府以「末日種子庫」保存農作物種原,並邀請北歐各國參加,不但具前瞻性,更具備國際視野,因為地球可能面臨的生態問題,也是人類共同的問題,必須不分你我合力解決。
本週讀報精選要告訴讀者的是,科技的發展往往帶來生態危機,如何在科技發展與生態保護間取得平衡,是個棘手的問題;「末日種子庫」結合各國資源,運用科技解決人類的問題,出發點不在追求企業和國家的利益,可說是運用科技造福人類的正面示範。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方儒雅 臺中市忠明國小
■臺灣有很多珍貴的原生種植物,卻因為環境破壞導致瀕臨絕種,幸好有科學家積極復育。我們學校成立原生植物生態園區,由教師指導大家復育魯花樹等植物。
魏婕芸 臺南縣鹽水國小
■很害怕有一天,北極的冰山溶化,海平面上升,使得陸地變成一片水世界。感謝挪威政府預先收集植物種子,為人類的未來留後路。我將在生活中落實環保,並希望末日種子庫能保存我愛吃的稻米和芒果種子。
曾貞穎 高雄市中正國小
■挪威的作法正好給大家一個警惕,以恐龍為例,可能就是因為環境變遷而滅種。希望政府能夠有計畫的針對環保政策,提出鼓勵措施,並懲罰破壞環境的民眾。
童young來fun電 空中讀報
想要探討本週讀報精選的內容嗎?歡迎每週日上午十一點到十二點,收聽由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臺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的廣播節目「童young來fun電」(收聽頻道FM101.7)。參加call in的親子,有機會獲贈國語日報一個月。 |
讀報講堂
全班認養植物 學習合作、分享
高金城 新竹縣大坪國小教師
臺灣早期,在桃竹苗一帶有很多水塘,長滿臺灣野生稻,但隨著人口增加,水塘被開墾成住家和農地,野生稻的物種就消失,最後是到日本取回原來的種子。其實對人類而言,最好、最完整的種子庫,就在大自然裡,因此,小朋友只要守護大自然,種子庫就能繁衍不息。
小朋友首先可實踐的,就是每餐飯都要吃完,不要浪費食物,避免原生種棲地被開發成種植食物的農地;還可多走路少坐車,這種「低碳節能」可減少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和聖嬰現象的乾旱災,穩定農作物的收成。
北歐各國共同經營「末日種子庫」,這種合作和分享的態度,小朋友也可以藉由認養學校植物或花圃的方式落實。如果全班都專注在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會減少人際間的衝突,班級感情更融洽;經過長期的關心和養護,小朋友更會對植物和周遭環境產生認同感。
臺灣也有自己的種子庫,小朋友可以到農委會農試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的網站,搜尋這七萬多份的保存作物,每一種作物保存一千顆種子,並有上千張照片讓小朋友認識作物的樣貌。另外,亞洲蔬菜研究中心也保存全世界五萬多份蔬菜種原。
臺灣在熱帶農作物種類和產品改良技術上,領先全球,具有種原保存和交換的價值,因此臺灣可以提供「末日種子庫」這類的種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