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界 人人都有影響力

報導/劉偉瑩、張彩鳳、趙瑜婷、李榮茂、陳玉珊

小朋友透過網路,也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攝影/高修民 

 小朋友,恭喜你登上《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榜!美國《時代》雜誌最近選出今年的年度風雲人物,這個人不是政治人物或名流,而是「你」!沒錯,就是你、我、每個人。因為每個使用和參與網際網路的人,不但推動網路內容的快速成長,更帶動網路的生態改變,已成為驅動現代世界的原動力。所以,小朋友,你也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呵!

 年度風雲人物今年就是「你」!當讀者拿到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時,會看到封面是一個鍵盤和有如鏡子的電腦螢幕,映照出讀者自己的臉。為年度風雲人物選拔拍板定案的《時代》雜誌總編輯史德哲說:「這樣的封面可以反映出,是『你』在改變這個資訊時代。」
  網路世界的力量,藉著部落格、影音分享、社交網絡等媒介,由少數人身上轉移到大眾身上。例如線上影音平臺Youtube,引發影音媒體大革命;許多當紅作家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贏得高人氣後,才由出版社出書;每個人也可以藉由自己的部落格,或利用社群發聲。在網路互動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影響其他人,人人都可以成為主角。

《時代》雜誌選出年度風雲人物,這個人不是政治人物或名流,而是「你」。(美聯社) 

 《時代》雜誌每年會以「最能影響新聞和生活的個人或一群人,無論是好是壞」作為標準,選出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雜誌認為,不論是提供網站內容或使用網路的人,都比任何政治人物或名流更有資格成為今年的風雲人物。
 網路部落格專家李怡志表示,《時代》雜誌選出網路世界的你我,成為年度風雲人物,等於宣告新的數位民主時代,以及網路使用者能改變世界的時代已經來臨。
 他說,網路使用者從過去的閱聽人變成參與者,進而成為提供者,每個人不但可以接收網路訊息,也可以改變事情。例如,高雄的小朋友和南投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在網路上看同一篇文章,或者可以勾選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並且進一步互動,發表意見,甚至影響別人看或不看這篇文章。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名人,還是小孩,不管你住在都市,還是鄉下,每個人在網路平臺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對網路內容的微小貢獻,都會影響其他人的看法。當跨地域、跨民族的觀點能被人看見,將有助於人們互相了解,帶來真正的民主。
 李怡志說,最有趣的是,過去小朋友接觸的主流媒體,價值觀比較單一,但網路上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價值觀,這是小朋友在網路學習時,獲得的最大意義。李怡志提醒大家,在網路世界中的社交網站,有許多機會告訴別人「你是誰」,卻可能帶來危險,未成年的少年、兒童要小心,千萬別在網路上告訴別人自己和父母的姓名、電話、地址、職業 。





編輯臺觀點
 過去我們將網際網路當成一種工具,利用網路學習、溝通、認識整個世界,但是當網路互動時代來臨,每個人參與網路的方式和過去大不相同,網路使用者從被動的接收訊息,變成主動的提供訊息。
 透過網路,偏遠山區、海邊的孩子不但可以跟城市的孩子共享同樣的資源,還可以針對同一個議題表達自己的意見,將在地觀點讓大家看見;這樣一來,每個人在網路上發揮的影響力便一樣大,即使是鄉下兒童發表的意見,也可能影響別人的想法,甚至一件事情的發展,這將改變長久以來由大人物主導世界的時代。
  本週讀報精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消息,希望凸顯「你、我、每個人」,在這個時代都擁有轉動地球的力量。拋開網路,回歸到人的本質,每個人都應該善用這分力量,在社會中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孫若盈 臺北市文林國小
  ■我希望將來能為身心障礙的小朋友設置部落格,讓他們寫下心情故事,讓更多人能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和需要,進而幫助他們。

林怡筠 臺北縣北新國小
  ■我希望號召全校小朋友,把家裡的二手電腦捐給偏遠地區的學校;寒暑假時,再和同學組團去教當地學生使用網路,讓這些教育弱勢的小朋友能具備線上學習的能力。

黃紹軒 臺中市協和國小
  ■將來我要透過網路幫助世人,例如號召大家捐款、捐衣服,幫助非洲貧童,或收集舊書和課本,充實偏遠地區小朋友的閱讀資源。

林智揚 臺南縣信義國小
  ■每個人都可在網路上勇敢的表達心聲,關心周遭所發生的事,為正義做後盾,還可以響應公益活動,讓社會更溫馨。

柯沛瑜 高雄市福康國小
  ■很多人透過網路做公益、創業等事情,但是「不要利用網路做壞事」的觀念應該從小培養,以免讓網路成為犯罪的工具。


讀報講堂
上網注意安全 尊重智慧財產權

陳月珍 臺北市西門國小教務主任
 「網路」在你我周遭如影隨形。課堂上運用資訊科技,在「小組討論」進行中穿插一段「即時通」搶答音訊;在琅琅「誦讀」聲裡加入一段網路「資訊查詢」畫面,都是教學上可以嘗試的。
  網路確實帶給學生「搜尋資訊」、「展現自我」、「社群互動」的快捷和便利。不過,當小朋友搜尋到大量的資料時,要學會辨別資訊的真偽;透過部落格、網頁秀出個人的創意與特色時,不必一味搞怪,而是要秀出自己的特質和正面的影響力;進行「即時通」、「社群串聯」等人際互動時,少了親自見面或對談的真實感,小朋友須謹慎使用網路語言,保護自己。
  網路猶如「民主」的萌芽,初期的特性是「自由」、無所規範,常會濫用和錯用,直到精緻、成熟階段,才可能建立倫理與制度。這是一個學習過程,小朋友使用網路,必須從量提升到質,使用網路資料,必須尊重智慧財產權;上網發表意見,必須尊重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