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球降溫 親師生學以致用
報導/記者陳玉珊、張彩鳳、李榮茂、劉偉瑩 攝影/記者陳玉珊
 |
屏縣崇蘭國小教師王淑娟(右二)帶領小朋友響應廢棄物減量,小朋友寫下「希望卡」期許自己能做到「溫室氣體減量」。 |
「地球暖化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未來五十年內,全球至少將出現兩億名離鄉背井尋水求生的『氣候難民』!」隨著新的國際研究報告陸續公布,「全球暖化」近來又成為受全世界關注的環境議題。當小朋友得知猶如電影「明天過後」的災難預言,是否也想著:「減緩地球暖化,我該怎麼做呢?」屏東縣有一群小朋友在教師帶領下,用簡單、具體的行動,響應廢棄物減量,希望減少會讓地球愈來愈熱的溫室氣體。他們的作法,值得小朋友了解。
「一人減一噸,還我酷地球!」屏東縣崇蘭國小教師王淑娟,從今年二月起到九月,帶動全班學童和家長響應廢棄物減量活動。學童和家長利用「溫室氣體計算器」(計算每人每月製造多少廢棄物的公式),合作填寫「溫室氣體減量日記」,並一起響應減少家庭耗能、改變交通運輸方式。
面對溫室效應氣體濃度不斷增加,造成地表溫度上升,導致氣候異常變化。王淑娟表示,「福特保育暨環保獎」推出氣體減量構想競賽,但班上二年級學童,電腦資訊能力有限,因此規畫了四項「減量構想」,並配合課程,讓學童從生活與課程中力行氣體減量的作法,並參加氣體減量構想競賽。
王淑娟規畫的「減量構想」,包括改變交通運輸方式、減少家庭耗能、減少廢棄物產量、增加種植綠色植物。王淑娟並利用「溫室氣體計算器」,印製「家庭日記」,讓家長陪著小朋友每兩週記錄一次個人製造多少廢棄物。
「溫室氣體計算器」可計算出個人在交通運輸、家庭耗能及廢棄物產生所製造的溫室氣體量,以月為週期,計算一個人在一個月中所製造的溫室氣體產量。
崇蘭國小的蔡易如小朋友說,參加這項活動後,自己也在家裡開始執行節約能源的活動,例如以前上學都是媽媽騎摩托車載送,現在都是排路隊走路上學;家人如果要前往較近的地方,也都儘量騎腳踏車。林佳萱小朋友表示,響應氣體減量構想後,讓大家更了解「聚沙成塔」的原理,並從自己做起,告知身邊的每個人:盡一己之力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就可以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說,目前全國各縣市學校中,幾乎沒有學校實施全校性的「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他認為,學校要實施這項構想並不難,因為師生不論在學校或生活中所吃的東西、使用的電力等,只要身體力行就可做到減少製造溫室氣體。
葉欣誠表示,目前整個教育體系並沒有大力推行溫室氣體減量的觀念。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將溫室氣體減量的相關主題,作為國中小教材與研究內容,並進行教學,才能有效整合學校與家庭的力量,推行溫室氣體減量。
編輯臺觀點
根據經濟學家研究報告指出:「即使人類現在立即停止汙染行為,現有存在大氣中的碳仍將持續讓地球暖化三十年,海平面持續上升一百年。」這樣的後果,將造成地球上廣大的面積變得不適合人們居住,經濟損失將無法想像。地球暖化也造成氣候變遷,像颱風愈來愈多,愈來愈強;氣溫升高也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可見每個人都無法逃避這個問題,也都有一分責任。
可惜的是,臺灣的教育較少推行溫室氣體減量的觀念,本週介紹崇蘭國小學生透過改變交通習慣、減少家庭耗能、廢棄物產量等方法,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雖然只是簡單的行為,卻能延長地球的壽命,崇蘭國小的小朋友做得到,相信每個地球公民都做得到。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涂倚軒 新竹縣錦山國小
■面對溫室效應,人人都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節能方式包括隨手關電源、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做好垃圾分類,並協助資源回收,讓垃圾變黃金,只要多一點心力,少一點垃圾,就能多一點資源。
劉人豪 臺中市黎明國小
■我是班上的資源回收小尖兵,有一次老師教我們運用回收的牛奶盒和氣球,設計出無汙染的小汽車,我才體會到環保工作其實很有趣,也對資源回收有更新的體認,希望大家重視環保工作,愛護地球。
蔡金廷 彰化縣大城國小
■每個月資源回收時,班上總要回收兩大桶的紙類、鐵鋁鑵等資源垃圾,其實這些資源有些是不必要的,例如只要多喝開水,就能減少鐵鋁鑵、寶特瓶的產生;做好垃圾分類就能夠達到垃圾減量。
林晏立 臺南市龍崗國小
■現代人追求舒適、方便的生活,可是製造出的廢氣汙染卻傷害自己和地球。如果每個人都能儘量走路或騎腳踏車上課、上班,就能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讀報講堂
減緩暖化 從日常節能著手
張英吉(臺中市進德國小校長)
深入了解地球溫室效應的嚴重情況,加上參考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偵測與計算出來的數字,令人怵目驚心,並讓人警醒:再不珍惜環境,地球將面臨重大危機。屏東縣崇蘭國小教師王淑娟發起這項環保行動,令人敬佩,尤其持續推動近半年,指導小朋友在生活中落實環保。
環保工作絕對不是口號,平時的落實最重要。本校小朋友藉由學校規畫的能源教育,自然而然的養成了省電節能的好習慣。首先,學校每學期規畫「能源週」,以一週的時間推出各項省電節能活動,加深小朋友對能源的印象;接著,在穿堂布置「能源生活走廊」,以主題展示,讓小朋友認識各種能源知識。
其實,小朋友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利用寒暑假,每天實施「省電節能」行動,使用各種省電招式,一起記錄力行省電節能的情況。這種親子力行省電節能的方式,不但能夠讓小朋友影響爸媽,也能夠達到環保扎根,擴大環保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