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加行動 愛心滾雪球
報導/記者劉偉瑩、陳玉珊、張彩鳳、趙瑜婷、李榮茂
 |
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透過自己的廣播節目發起愛心交換行動。(圖/IC之音提供) |
電影「讓愛傳出去」中的感人情節,在臺灣溫馨上演。前清華大學校長,也是中研院院士劉炯朗,為了讓社會大眾發揮愛心,設計了一個有創意的愛心交換遊戲,他提供三個與他共進晚餐的名額,條件是這三個人必須做出一件有創意、有愛心的善行承諾。經他登高一呼,立刻有許多民眾響應把愛傳出去。劉炯朗表示,希望每個人的小愛心,都可以愈滾愈大,讓社會凝聚一股愛的力量。
今年七十二歲的劉炯朗,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學退休校長。他在卸下清大校長職務後,意外成為廣播人,在新竹IC之音主持「我愛談天,你愛笑」單元節目,最近他偶然間讀到一篇報導,一名加拿大居民用一根紅色迴紋針在網路上以物易物,經過十四次交易,竟然換到一棟價值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的房子,因而有了創意愛心的構想。
「希望每個人的小愛心,都能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劉炯朗透過電臺節目,為這個創意構想提出更有愛心的應用方式,他說:「我希望交換的東西,第一是有創意,第二是有愛心,創意代表科技,愛心就代表人文。」經他登高一呼,立刻有五十幾人提出具體也很有意義的「愛心交換禮物」。
一名黃小姐承諾把自己心愛的德國名琴,捐贈給發展遲緩的孩子。兩名工程師願意利用星期五下班後,一起幫家境清寒、有心學習的國中生課後輔導。文字工作者黃先生想為偏遠地區窮困小孩寫一本專屬於他們的小說,號召更多有志之士到山區傳遞知識。
新竹縣于姓國小教師希望以「一日老師」為交換條件,尋找一個健康的家庭,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陪伴一個父母親不在身邊的女孩,度過充滿家庭溫暖的耶誕夜。
雲林縣一個中學生,願意每天把丟在路上可以回收的垃圾撿起來,洗乾淨回收;臺中市的呂小姐願意以一日的三餐,提供給農村老家鄰居的老年人。還有一名主婦,願意捐出替好友護膚的所得一萬元,作為骨髓捐贈基金。
民眾的愛心承諾最近不斷的湧進新竹IC之音網站(http://www.ic975.com),這項活動到十日截止,最後將由劉炯朗邀請三名民眾和他共進晚餐,表達回饋與感恩之意。
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吳清山表示,劉炯朗校長以創意結合愛心,帶動社會關懷的風氣,深具教育意義,說明創意不能只是耍花槍而已,每個人除了要有創意的想法之外,還更要運用創意來解決問題、幫助弱勢,成為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
吳清山表示,國中小學應該響應這項行動,讓小朋友把愛心的創意拋出來,與同學一起腦力激盪,並將想法化為具體行動,到學校、社區服務及散播愛心,展現創意的真正價值。
編輯臺觀點
一根小迴紋針,透過網路交易換來一幢房子,是創意;一個小小的愛心發想,透過彼此的行動承諾,換來更多的愛心,更是創意!劉炯朗校長的愛心交換行動,引起民眾不斷投入行善行列,使關懷社會的力量如雪球般愈滾愈大,放大了愛心的效應。
劉炯朗校長以自己的社會地位作號召,為創意的愛心行動起了示範作用。過去臺北市明德國小「你讀好書,我做公益」活動,全校閱讀五千本好書,向社區募得十四萬元作為防止兒虐和清寒學生課輔之用。小朋友,如果有機會,你會用哪些創意的作法來引燃別人的愛心火炬呢?
讀報熱線
歡迎小朋友提供讀後感想,寄到newsbox@email.mdnkids.com
金烝群 臺北市西湖國小
■我覺得劉校長設計出這個讓大家自由發揮、表現愛心的方法,大家的參與感會更強。如果可以,我希望發明遊戲給單親家庭的小朋友玩,來傳遞愛心。
李冠賢 新竹縣和興國小
■這個事情讓我相信,愛是無遠弗屆的,是有感染力的。即使有些夢想很難達到,但也許藉由自身小小的改變和奉獻,真的能讓世界改變。
歐千瑜 彰化縣好修國小
■基督徒在耶誕節時會有報佳音的活動,這和把愛傳出去的活動很像,每到這一天,我們全家就會到朋友家報佳音,如果把活動換成是到育幼院,或是到有需要人幫助的地方,相信愛心會擴大,整個社會都會充滿愛心。
蔡宜庭 臺南縣苓和國小
■看到這篇報導,真的有人用「誰來晚餐」的方式鼓勵行善,而且居然也真的有許多人響應,願意共同實現好像不容易實行的希望,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入的。
讀報講堂
從交換善行 擴展愛的力量
王景輝(高雄市立德國中教師)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的創意愛心,不但讓弱勢民眾感受到一群人的愛心溫情,也能讓學生學習這個「愛心部落格」的用意,呼籲更多人用愛心與行善承諾,不斷的主動加入這愛心交換遊戲,凝聚一股愛的力量。
藉由這個實際的「愛心交換遊戲」,教師可利用學習單引導學生省思與實作。比如引導學生在自己居住的社區中,尋找值得學習的善行故事,並比較之間的差異,同時進行分組討論,請學生提出個別具體的善行計畫,並建議學生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愛心與回饋。
在校園裡,常見喝完飲料瓶罐被散置在校園角落,影響校園觀瞻與美感,小朋友不妨透過「愛心善行傳校園」的構想,發起設置「愛心回收箱」,利用下課時間,回收校園中喝完的瓶罐,定期送往資源回收場,所得款項再購置圖書,贈送學校圖書館,並在書籍頁內說明本書的由來,讓借閱者看完後,也提出善行計畫,把愛心傳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