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面對兒少性侵 你會怎麼做?
|
![]() |
勵馨基金會呼籲,身邊若有人遭受性暴力,要尋求專業協助(上圖)。性侵被害者的心靈創傷,需漫長時間才會復原,如有「重要他人」陪伴,可給予受害者心理支持(下圖,情境圖)。 攝影/陳壁銘 圖/達志影像 |
有藝人在臉書上貼出一則「熟人性侵」的故事,引發社會關注。據統計,熟人性侵的機率占九成,兒童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此外,如果知道了認識的人受到性侵害或性騷擾,應如何幫助他們?
幸佳慧遺作《蝴蝶朵朵》,是國內第一本探討「熟人性侵」的繪本,她曾與該書繪者、勵馨基金會與家扶基金會合編使用手冊。後來勵馨發起「蝴蝶朵朵,傳愛偏鄉」計畫,培訓兩百五十名種子講師,到偏鄉與校園推廣防制兒童性侵。
有藝人擔任這項計畫講師,教導國小學童如何保護自己。日前該藝人在臉書撰寫一則「多年來數次被叔姪侵犯的女孩」故事,屏東縣政府出面澄清,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性侵加害多為熟人
案件比率占九成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性侵案平均每年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件,以二○一八年來說,九成加害人與被害人互相認識,在六歲以下兒童性侵案件中,高達四成七加害者和受害兒童有血緣關係,顯示熟人性侵的嚴重性。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該藝人的文章未揭露個人資訊,因此不違法。但網路社群平臺非通報系統,校園性侵或性霸凌事件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報,也可以打一一三保護專線,尋求社工與政府公權力介入。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洪雅莉表示,被熟人性侵的兒少,往往擔心被罵或害怕家人被抓去關而隱忍不敢講,或是鼓起勇氣開口,卻發現大人態度激動,可能就「縮回去」,因此她鼓勵孩子向可信賴的大人陳述。被害者不願意說的原因很多,尤其是熟人性侵,不僅撼動信任關係,且加害人會給予扭曲信念,讓被害人即使被侵犯,也不敢拒絕或反抗。
自己是身體的主人
不舒服就要拒絕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兒少性侵加害者很多是熟人。兒少應該知道,誰都可能傷害你,身體被碰觸時,只要不舒服或是覺得怪怪的,就要拒絕並求救。此外,國中生生活圈擴大,加害者可能是網友、朋友、同學、男女朋友等認識的人。
黃雅羚表示,熟人性侵的犯案手法,多是讚美或送東西取得好感,製造私下相處機會,之後試探性摸頭、手、背,讓未成年人放下戒心,過一陣子才變本加厲,開始碰觸私密處甚至性侵。因此兒少要知道「自己是身體的主人」,不舒服就拒絕。
尋求信賴大人協助
陪伴同理不責備
勵馨基金會調查,性侵案件的揭露管道,超過百分之六十來自學校,包括教師發現、被害人主動告知教師,被害者友人通報占百分之四點三。
洪雅莉表示,有些被害兒少會向好友傾訴,對學生來說可能無法解決,可尋求「可信賴的大人」協助,尤其是身為被害者的「重要他人」,最重要的是陪伴、同理與不責備。性侵害創傷復原是一條漫長道路,有「重要他人」的陪伴,可以協助受害者往復原的方向前進。
洪雅莉提醒,若想幫助友人,千萬不要以社群平臺揭露,雖然短時間可能引起關注,但輿論可能造成被害人二度傷害,也可能違法。因此如果知道身邊有人遭受性暴力,還是尋求專業協助。
小公民發言臺 |
我看面對性侵會怎麼做 |
經過老師說明,我才知道不僅女生會被性侵,男生也會被性侵;而且性侵絕大多數是熟識的人所為。我們應好好保護自己,如果別人舉動造成自己不舒服,應該勇敢拒絕並立即通報。
陳瑞琦‧雲林縣口湖國小五年乙班
兒少性侵不分男女,如果我面對兒少性侵,除了會勇敢向師長尋求協助,也會直接拒絕加害者,畢竟自己就是身體的主人,勇於表達才能讓自由的身體陪伴一生。
江尚恩‧彰化縣培英國小六年乙班
如果身邊的人被性侵,我會伸出援手幫助他。面對被侵害,是非常大的打擊,應該要協助、關懷他,也要告知老師不隱匿。另外,也要做到保密,不造成被害者二度傷害。
蔡政言‧雲林縣口湖國小五年乙班
讀完本週〈面對兒少性侵 你會怎麼做?〉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呢?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郵局或銀行存摺封面,請在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chunchang@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