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複雜 如何推廣勞動教育?
報導/沈育如

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日前落幕,有人為空服員勇於爭取權益而鼓掌喝采,但也有人認為空服員自私自利而冷嘲熱諷。罷工是勞工向資方爭取權益的激烈手段,社會大眾也應該具備勞動人權意識,但學校沒有專門課程教授勞動教育,勞動部二○一四年提出的《勞動教育促進法》,至今還在立法院,面對日益複雜的勞資關係變化,相關教育是否應該及早彌補其中不足?

國內近年陸續發生南山人壽罷工、中華航空空服員罷工、中華航空機師罷工,到最近的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讓更多人關注勞資爭議,不過卻不免聽到「不爽就不要做」、「貪得無厭」、「雇主一定會秋後算帳」等譴責罷工者與工會的聲音,凸顯我國勞動教育不足,民眾的勞權意識薄弱。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教授謝棋楠表示,臺灣過去是威權社會,邁入民主才二十多年,人民還在學習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不過勞動教育必須從小扎根,可惜現階段的中小學沒有專門的課程教導勞動教育,大學中,也只有三所學校有開設相關系所。像新北市政府這樣願意培訓種子教師,鼓勵高中職開勞動權益課程的縣市也是少數。

融入戲劇表演
培養基本概念

勞動部於二○一四年提出《勞動教育促進法》草案,擬將勞動教育納入高中職以下課綱,教導學生了解勞動意識、勞動人權、就業平等、職場安全與衛生等相關內容。不過勞動部目前還未與教育部達成共識,行政院也要求再評估。
除了提出草案,勞動部也推動其他教育作法提升學生勞動觀念,包括推動校園巡迴列車,邀請如果兒童劇團進入國中小校園展演,把工作價值、勞資關係與職場安全等觀念融入戲劇表演,培養學生基本勞動人權概念。
此外,勞動部也定期邀請勞動與教育的專家學者檢視中小學教科書,作為編修勞動教材的參考。

推出系列教材
鼓勵教師應用

國內教育不論是目前使用的九年一貫課綱,還是今年八月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都沒有納入勞動教育。對此,教育部表示,勞動教育相關內容主要融入在社會科、公民科等科目中,國中小教師也可以自行運用彈性時數教學,增強學生的勞權觀念。
不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在教育部補助下,推動「國民中小學推動勞動教育計畫」,推出了一系列勞動教育教材,其中包括五支拍攝護理師、貨運司機、超商店員等職業的「認識勞動」影片。全教總也號召教師,設計可供不同年級學生使用的教學活動設計及學習單,預計將這次的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納入教材。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近年來,從《勞基法》修法,到勞工走上街頭爭取權益,都顯示勞動議題已被社會大眾重視,但目前教學現場沒有專門教授勞動教育的課程。因此,全教總推出一系列勞動教育教材,陸續在各縣市舉辦研習課程,鼓勵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教材,讓學生熟悉勞工權益觀念。

圖說:
長榮航空罷工事件,凸顯我國勞動教育不足。
圖/美聯社




讀完本週〈勞資關係複雜 如何推廣勞動教育?〉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