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北市政府為「臉部平權」發聲,以自身人事做起,於四月起移除履歷表照片欄位。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 |
陽光基金會推動應徵履歷表移除照片欄位,希望透過臉部平權運動落實就業平等。今年四月、五月,分別獲得臺南市和新北市響應。臺南市招考約聘僱人員,履歷表不再貼照片;新北市則以地方自治權限,成為國內第一個以法律規定移除履歷表照片欄位的城市。
我國《就業服務法》第五條明定應保障國民就業機會,不得以「容貌」歧視求職者和員工,陽光基金會遊說政府落實具體政策,大多數縣市政府表示,臺灣雇主習慣先以照片篩選,現階段無法硬性規定,必須從宣導做起,避免企業反彈。
履歷表無照片
易被視為不完整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暨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表示,美國移除履歷表照片欄是因種族歧視問題,與臺灣背景不同。一一一一已成立身心障礙專區保障弱勢族群的求職管道,支持不以貌取人,但在臺灣未有統一法令規定前,履歷表未貼照片,易被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視為履歷表不夠完整。
一○四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表示,求職者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要放上照片,但人力銀行建立徵才資料庫,必須最大化包容各種資訊,包括照片欄。她認為,職場歧視因素很多,職場上的互動公平更為重要,而且求職多需要經過面試,取消照片欄是象徵性的主張。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劉曜境也認為,增加面試機會不代表會增加錄取機會,取消照片欄也不會影響錄取結果,且會讓企業面試時間變得冗長。履歷表作為面試的「敲門磚」,空的欄位越多,越不利求職。
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黃良志表示,如果無程序正義,遑論實質正義。照片涉及隱私,原則上履歷表不應貼照片,不過少數職業是例外,例如女性內衣售貨員,雇主需要照片事先判斷性別。美亞電影臺製作總監王建宇也舉例,電影選角必須先以照片篩選是否符合劇中角色設定,與美醜無關。
顏損人口較少
平權宣導不充分
據官方統計,一百零七年度全國約一百一十七萬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約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顏面損傷人口數約四千六百人,約占身心障礙人口數的千分之四。
臺北市蓬萊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吳孟倫觀察到,因顏損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低,政府對於顏損平權的宣導不足,現階段應以宣導代替強制,以免顏損傷友進入面試才被考官刷掉,或任教職卻被家長反對,反而造成二次傷害。
保障面試公平
扭轉社會價值觀
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就業服務員李岱羽認為,顏損教師對學生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去除照片欄的意義重大,能夠保障面試機會的公平性。心理健康管理師林賢明認為,應思考如何積極教育企業,改變臺灣重視外貌的整體價值觀和文化環境,照片欄存廢是末節問題。
王建宇認為,顏面損傷族群的臉部平權,不應是在履歷表上掩飾弱點,應是附上照片並簡要註記傷病史,用大方做自己來消除歧視。律師李仲昀說,形式平等權理論認為,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特質不應列為評價求職者的標準,因而容許以職業別決定履歷表是否要附照片,但投履歷是求職的一環,應基於實質平等權取消照片欄。
陽光基金會倡導組經理莊麗真期待民眾理解履歷表移除照片欄,是保障全民就業平等,她訴求由政府帶動,讓國民意識到就業平等是基本人權。
小公民發言臺 |
我看履歷表移除照片 |
我支持履歷表移除照片的作法,因為這樣能提升顏面損傷者求職時的信心,並降低被公司刷下來的機率。工作講求的是能力,並非外表,只因求職者的臉部缺陷而不錄用,這樣不是因小失大嗎?
邱柏森‧新北市五股國小五年二班
履歷表上要不要貼照片,應該視工作性質決定。例如徵求的是模特兒,外貌和身材就很重要;但如果是一般的辦公室工作,長相就不是重點,能力才是關鍵。
胡芷涵‧苗栗縣建國國小四年一班
履歷表移除照片無助於就業權益平等,因為只會增加面試機會,在考慮錄取時,一樣還是不平等。積極教育企業改變重視外貌的整體價值觀和文化環境,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鍾采蓁‧雲林縣文昌國小五年乙班
讀完本週〈履歷表移除照片 有助就業平等?〉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