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可減稅 有助減少棄養?
報導/阮筱琪

不少民眾把寵物當「小孩」細心呵護,律師鄧湘全日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希望政府給予飼主所得稅減免,鼓勵飼主登記納管。
攝影/高修民

國人飼養寵物的比率越來越多,近期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提議修法,讓飼養寵物的飼主享所得稅特別扣除額等稅賦減免,達到減少棄養的作用;動保團體也將在立法院遊說立委提案;但農委會認為,要減少棄養,最關鍵還是在飼主是否有正確的心態。

不少民眾把貓狗等寵物當「小孩」細心呵護,蔡英文總統養的貓「蔡想想」、「蔡阿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養的貓「陳小米」,以及高雄市長韓國瑜養的柴犬「米魯」,都是大家熟識的寵物。但寵物目前沒有健保或相關保險機制,看病、治療等費用,飼主都必須自費,律師鄧湘全日前就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希望政府給予飼主所得稅稅金減免,鼓勵飼主登記納管。
鄧湘全在提議內容中指出,政府應正視及提升犬貓保護和飼主權益。許多「毛小孩」現在被視為家中一員,如果能在政策上鞏固寵物家庭關係認同,可仿照扶養家屬免稅扣除規定,給予飼養犬貓的飼主每年所得稅兩萬元的特別扣除額,加強飼主與寵物之間在法律上的連結,肯定及獎勵負責任的飼主,也能防止飼主隨意棄養動物。
憂成避稅工具
飼養品質難保障

附議贊成的網友認為,寵物也是家人,列入扣除額很合理;也有網友認為,要把寵物照顧好就與照顧小孩一樣,要花錢、花時間。如果飼主可以照顧好,終養不棄養,無形中也減少政府處理流浪動物的開支,政府應鼓勵民眾善盡飼主責任,並比照提供扶養親屬的扣除額。
反對者則認為,減稅不但無法保障動物,反而會吸引有心人士養寵物乘機避稅,飼養品質難確認;也有人表示,既然有賞,也該有罰,必須充分落實棄養狗貓的法律懲罰機制。
有不公平疑慮
須做出通盤考量

據農委會統計,二○一七年全國的家犬、家貓數量已達到約兩百五十多萬隻,以內政部住宅資訊統計全國家戶數約有八百萬戶計算,平均每三戶就有一戶養寵物。
動保團體、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雖然減免飼主稅賦出發點良善,但目前國內飼養寵物沒有門檻,擔憂政策變相鼓勵民眾飼養,且稅制調整牽涉層面廣泛,或許推動寵物保險是可行的方向。
農委會則認為,針對特定族群減稅,可能有稅制不公的問題。由於一般民眾多認為飼養寵物是經濟上行有餘力的行為,如果對特定族群減免,對不養寵物的人不公平,且臺灣養寵物者對比不養者,相對來說還是少數。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財政必須做通盤的考量,站在動物保護的立場,調整稅收的手段,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觀察國外經驗
調稅制效果有限

觀察國際現狀,有不少國家包括德國、芬蘭、荷蘭等,是向飼主「徵收寵物稅」,將經費投入流浪動物管理;中國也制定《養犬管理條例》,養狗都必須登記,飼主繳交的寵物稅會納入政府稅收。農委會在二○一五年也有類似提案,但增稅在國內引起反彈,九成八飼主都反對,後來無疾而終。農委會表示,依國外經驗,透過增減稅來減少動物棄養的效果有限。
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目前國內寵物保險制度尚不成熟,寵物用品和醫療費用昂貴,相關照護花費對飼主來說確實是負擔,贊成比照親屬,扶養減免稅賦。他也說,動督盟已預計於立法院下個會期遊說立委提出寵物免稅額政策。

圖說:
電影《蝙蝠俠》裡,蝙蝠俠行使正義的方式是將壞人抓給警方,沒有動用私刑。
美聯社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養寵物可減稅


養寵物可減稅與棄養沒有直接關聯,我家養了一隻貓,就算有一天,牠老到走不動了,我也絕不會遺棄牠。這不是因為減稅,而是爸媽灌輸給我的觀念,棄養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應該是教育。
鄭甯予‧臺北市南港國小五年三班

領養寵物減稅是一種獎賞,但也要有相應的處罰方式,避免有心人士領養後不照顧寵物。我建議政府每個月隨機訪查領養人的家,如果沒有善待寵物,須付一百萬元作為懲罰。
柯育翔‧彰化縣培英國小六年甲班

如果養寵物可以減稅,那可能有很多人會為了貪小便宜去認養,衍生更多的問題。我建議發放寵物健保卡,補助寵物就醫的費用,能保障動物,還能更實際的降低棄養問題。
王苡安‧雲林縣口湖國小六年乙班

讀完本週〈養寵物可減稅,有助減少棄養?〉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