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統一定價 可幫助出版業?
報導‧攝影/阮筱琪

為了拯救圖書產業,文化部自二○一五年起,研擬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概念;今年民間團體也提出「首刷不打折」、「定價最多打九五折」等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維持獨立書店的選書多元性;出版界則以為,應以宏觀的活絡書市為目標,思考更多政策配套工具,才能維持出版社多樣性,並同時兼顧消費者權益,只從定價下手,對整體出版業的幫助不大。

市售新書幾乎都有七九折的折扣,如果新書統一定價,或首刷不打折,可能會影響消費者買書意願。

 今年十月,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研擬「新書售價規範公民建議書」,建議文化部研擬的新書售價規範中,納入「首刷不打折」、「定價最多打九五折」兩項建議,但排除參考書、教科書、國外進口書籍。
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辦公室主任蔡文力說,統一書價的問題討論已久,一般人會認為大型出版社更有能力與經銷商議價,統一書價可能是幫助小書店或獨立書店營運的政策。但事實上對獨立書店影響不大,因為獨立書店有自己進書選書的機制、原則和讀者群。如果統一定價,反而可以讓大型出版社選書更多元,不會再避掉發行冷門小眾書,讀者可看到更多元的書種,讓大、小書店在選書種類上起跑點更靠近。

售價恐影響銷量
國語日報社出版中心主任黃莉貞則質疑統一定價、首刷不打折等建議,是否真能有效拯救出版業。她解釋,站在出版社角度,如果目標是賣一千本書,打折可以刺激消費者購買,依目前市場狀況、讀者購書習慣等,一本書可能完全沒有機會以定價出售,幾乎都以打折價售出,「要是不打折,讓消費者卻步了,這一千本書可能都賣不掉。」
根據二○一四年文化部調查,有五成消費者認為,施行統一定價制度將影響未來買書意願。調查更進一步指出,消費者對於統一定價的因應,有近四成表示會改去圖書館借閱,有兩成的民眾則會等到打折再購買。而文化部在二○一七年一月公布「圖書定價制度研究報告」中,也發現雖然有五成三消費者支持圖書定價制,但只有三成六的消費者不會改變購買新書的行為,出版業界有三成認為推行圖書定價會造成影響。
黃莉貞說,政府要提振出版業,應該從大環境下手,活絡書市,例如推廣各種閱讀活動講座,讓大家愛看書、愛買書才可能有解。黃莉貞更直指,政府在大量採購出版品時,有時甚至以定價的兩折、三折購書,身為國家單位,應帶頭先從採購出版品的價格開始改善。

書本是文化物質
臺北市國語實小教師、作家陳威宏說,目前讀者的思維是把書籍當作商品。但書本承載了文化內涵,是文化資本的展現,不該只著重「價格」,應該把書本當成文化物質,也把這個議題當作「文化議題」,別當作「經濟議題」,同時也要培養民眾閱讀、購書的習慣。
陳威宏說,自己有時會選擇去獨立書店買書,即使沒有亮眼折扣,但與店主的互動及整個書店的氛圍,是網路書店不能給予的,或許新書售價規範可以讓部分讀者離開網路,走進巷弄購書。

各國出版品定價狀況例舉
國家 作法   說明
日本 書價統一 1953年修正《獨占禁止法》,明定出版品價格由出版社決定,任何書店上架時統一以此價格販售,學生組織、書店會員可享有折扣。電子書不適用統一價格制度。
德國 書價統一 國家以法律保護定價,2002年全國書店不分通路,同一本書銷售的價格都一致。電子書適用。
英國 自由定價 英國將1900年起實施的「淨價圖書協定」,於1997年廢除,圖書市場進入自由化階段,導致獨立書店紛紛倒閉;近年有恢復協定的聲浪。
資料來源/文化部 整理/阮筱琪 製表/朱淑靜

小公民發言臺
我看圖書統一定價

圖書統一定價可以讓大、小書店以一致的價格銷售,讓出版業保有基本的營業利潤,也讓讀者看到更多元的選書,達成雙贏局面。但是統一定價的政策,要經過公正的協調,才不會偏向某方。  
林巧雯‧臺北市西松國小三年七班

網路發達,讀者取得知識容易,圖書統一定價恐降低讀者購買意願,對出版業幫助不大。政府可多辦活動,介紹優良、有趣、有創見的書籍,促進讀者購買意願,會更有幫助。
黃芷淇‧彰化縣福德國小五年甲班

統一定價可以幫助出版業,但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有很大改變,很多人在網路上購書或閱讀,政府可以輔導出版業者及書局進行轉型,可能會更有效益。
黃士賢‧雲林縣口湖國小六年乙班

讀完本週〈圖書統一定價 可幫助出版業?〉後,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來信表達看法,文長一百字內,來信記得附上姓名、學校、班級、電話、地址和身分證字號,本週四前寄到電子信箱:yingzuchen@mdn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