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應該訂在哪一天?
報導/李琦瑋
臺灣習慣在八月八日過父親節,但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歐亞及中國等地,將父親節訂在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日前有網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父親節應與國際接軌,改為六月份第三個星期日」,希望在邏輯上延續母親節在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的概念,讓民眾能在假日一同慶祝,促進父親節商機等;但有網友認為,八八節諧音保留漢族文化,且每個國家國情不同,未必都要訂在同一天,應保留國家特色。
國際「父親節」是在西元一九一○年,由美國華盛頓州的杜德夫人發起。她在十三歲時,母親在生產中不幸去世,從此父親史馬特「父兼母職」,白天勤奮工作,晚上還得料理家務,照顧他那失去母親的六名子女,經過十幾年的辛苦,終於把兒女拉拔長大,卻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
美國紀念代母職父親
訂在六月第三個週日
一九○九年史馬特辭世那年,杜德夫人在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心想:「世上為什麼沒有一個類似母親節一樣,紀念父親的節日?」於是她在教會牧師的支持下,於一九一○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經過一番奔走,獲得市長和州長的贊同,支持她的提議,華盛頓州便在一九一○年六月十九日舉行全世界第一次的父親節聚會;在一九二四年由美國總統簽署,父親節正式成為全美節日,後來更以史馬特的生日,將六月第三個星期日訂為美國父親節,從此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後來國際上也普遍採用這天為父親節,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紀念節日。
感念抗日戰爭捐軀者
取諧音訂於八月八日
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表示,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身處淪陷區的上海仕紳,內心希望政府能抗戰勝利,也確實看到勝利曙光,於是發起將八月八日訂為父親節,一方面作為懷念祖國的暗示,一方面有感於八年戰爭犧牲了許多軍人性命,其中有不少人是父親,盼能頌揚紀念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當時這個構想得到上海市民響應,熱烈舉辦慶祝活動。
隔年抗戰勝利後,一群上海名流仕紳覺得父親節意義重要,因此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准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訂於八月八日是取「八八」諧音,且字形上將「八八」二字連綴後,正如「父」字,因此父親節又稱「八八節」(爸爸節)。
劉維開認為,對於父親節的訂定,每個國家有不同國情,國際上許多國家是比照美國,我國父親節由來有當時的時代背景,十分具有特色,且已經約定俗成,沒有必要隨著國際、美國修改。
八月八日非國定假日
比母親節較不受重視
推動「爸爸教育」的臺灣家庭第一協會總監陸怡則說,協會長期倡議父親節應與國際接軌,因為八月八日不一定是假日,也非國定假日,因此父親節長期被忽略,比起母親節闔家慶祝,較不受重視;傳統文化因素,導致父親在家庭關係、教養兒女上遇到許多挫折,對於父親一職也承受許多壓力,因此協會教授父親「成為好爸爸」,如果父親節與國際接軌,訂在週日,則能提升父親議題的關注度。
約定成俗的民間節日
須具深遠意義才入法
內政部民政司長林清淇表示,父親節及母親節等是民間約定俗成的節日,都不在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中,必須具有深遠意義並推動相關活動,才會訂定。如果相關部會、主管機關認為某特定節日有訂定必要時,也可以用公告方式。
各國父親節日期
國家 日期
南韓(雙親節) 五月八日
美國、日本、中國、印度、愛爾蘭、墨西哥、荷蘭、英國、土耳其、法國、新加坡等。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臺灣、蒙古國 八月八日
德國 耶穌升天日(復活節後的第四十天)
泰國 十二月五日(故泰王蒲美蓬的生日)
資料整理/李琦瑋 製表/朱淑靜
父親節訂在八月八日很好呀!並不需要和其他國家訂在同一天,和他們一樣就沒自己的特色了。但我希望父親節能改為國定假日,這樣在遠地工作的爸爸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度過節日。
施煜玟‧彰化縣鹿港國小六年戊班
我覺得父親節應該要訂在五月二十八日,因為取國語的諧音是「我愛爸爸」,而且當天說我愛爸爸,感覺既親切又溫馨,爸爸聽到也會很感動。
溫雅芳‧苗栗縣栗林國小四年甲班
父親節八月八日不一定是週末,哥哥們都在外縣市讀書,可能無法回家團聚慶祝,因此我希望可以將父親節訂在六月的第三個週日,不僅全家人能團聚慶祝,也可與國際接軌,是一舉兩得的作法。
蘇亭庭‧雲林縣口湖國小五年甲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