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國人姓名登記 文字可怎麼表示?
|
![]() |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左)上任第一天,希望大家用羅馬拼音呈現她的名字。 圖片/翻攝自Kolas Yotaka臉書 |
新任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堅持名字要以羅馬拼音,卻也引發爭議;有學者認為南島語言發音多,並非都能以漢字音譯,應該尊重原住民的個人意願;內政部則回應指出,考量有的國人對羅馬拼音不熟悉,目前原住民姓名登記還是採「漢字與羅馬拼音並列」,如果只用羅馬拼音,還要再討論評估。
行政院日前內閣改組,原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接任內政部長,職缺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接任,成為國內第一位原住民女性的行政院發言人。不過更引發討論的是,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堅持她的名字,要用阿美族名字的羅馬拼音Kolas Yotaka,而不是漢字的「谷辣斯‧尤達卡」。
發言人:念對名字
堅持發音正確呈現
「請正確念我的名字Kolas Yotaka。」「念對名字是對人的基本尊重。」Kolas Yotaka認為,她的名字用漢字很難發音,尤其是Kolas,從國語字典根本找不到這樣的發音,只有透過羅馬拼音才能正確呈現,因此她堅持名字是Kolas Yotaka,而非谷辣斯‧尤達卡。
過去臺灣原住民戶籍登記以漢名比率居高,自一九九五年立法院通過《姓名條例》修正案,讓原住民身分證可以登記自己的族名,但要以漢字音譯,又有字數限制,因此,恢復族名登記的比率不高。
傳統姓名並列登記
不能只有羅馬拼音
根據內政部統計,到去年八月為止,身分證恢復族名登記的原住民不到三萬人,占原住民人口總數約百分之五點二五,而當中完全揚棄漢名只登記原住民族名的,更不到百分之一。
目前《姓名條例》規定,臺灣原住民、少數民族登記的名字,必須以「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與傳統姓名的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不能只有羅馬拼音單獨呈現。
為了呼籲社會各界重視原住民使用正確姓名的權益,Kolas Yotaka去年就提案修正《姓名條例》,讓原住民身分證上的名字,可以自行選擇要用漢字音譯還是羅馬拼字,不過條例還沒達成朝野共識,也沒有排入立法院審議。
考量民眾無法發音
戶政系統目前禁止
對此,內政部回應指出,原住民、歸化成中華民國籍的外國人如果將族語名字直接翻譯成中文,可能有失焦或是無法發音的狀況,因此採「正體漢字傳統姓名與羅馬拼音並列」方式,為了方便使用,也可以採單獨漢字姓名;但如果只有羅馬拼音,考量很多人無法發音,而且戶政系統運作也有困難,目前禁止。
日前立法院要求內政部檢討這樣的政策,內政部表示,《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已經通過,希望外界能多認識原住民語言,加上行政院積極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讓臺灣更國際化,因此內政部將舉行跨部會討論,研商配套措施,等到時機成熟,相關規定就能鬆綁,讓原住民的名字單獨用羅馬拼音。
各族背景語法不同
尊重差異考慮鬆綁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表示,原住民族的取名方式,不同族群會依照社會形態、歷史背景而有差異,各族取名的語法邏輯也不同,應該尊重各族群的命名差異。
胡家瑜表示,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發音比中文漢字多很多,不是所有的發音都可以用漢字來音譯,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差異,考慮名字用羅馬拼音拼出正確發音。
小公民發言臺 |
我看國人姓名登記 |
原住民和漢人是不同的族群,所以取名字的方式不一樣。我覺得應該尊重原住民的自主權,可舉辦公民投票,決定名字是要用漢字音譯或是羅馬拼音,政府則應尊重他們最後的決定。
詹庭瑋‧臺北市志清國小六年四班
我覺得政府要尊重一些無法使用中文來表達名字的人(例如原住民),雖然他們是少數人,但仍應該讓他們使用羅馬拼音來清楚表達自己的名字,才能真正做到多元尊重。
劉炘穎‧新竹縣上智小學五年忠班
我認為姓名登記應該要注重原住民個人意願,用漢字或羅馬拼音。假如有人不知道羅馬拼音的念法,可以在手機裡裝設字音辨識App,就知道怎麼念,或是由本人念給對方聽。
柯亭伊‧臺南市吉貝耍國小五年甲班